崔文學
【摘要】新課程語文教學改革在教學指導思想上強調了識字、寫字教學的重要性。新課標規(guī)定第一學段要使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做到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在教學中,筆者深刻地體會到識字、寫字難,識字、寫字教學更難。
【關鍵詞】識字 寫字 方法
新課程語文教學改革在教學指導思想上強調了識字、寫字教學的重要性。新課標規(guī)定第一學段要使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并做到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在教學中,筆者深刻地體會到識字、寫字難,識字、寫字教學更難。
通過幾年的實踐,筆者對于低年級段的識字、寫字教學有以下幾方面的體會:
一、身教重于言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煹谋砺首饔脤W生有特殊的影響,是對他們無聲的引導。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板書、批改作業(yè)的過程中,要注意書寫的姿勢、握筆的姿勢,并安排好字的結構、注意字的筆順,無論何時何地展示給學生的都應該是一個個規(guī)范、端正的字。同時,還要經常走到學生中去,讓他們看著自己寫一寫,或握著他們的手寫一寫。無形中老師就把自己變成了一面鏡子,孩子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寫字“標本”,從而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并形成認真、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
二、快樂識字,跟我來
要想寫好字,識字是前提。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倍W低年級語文教學主要以識字教學為主,識字量大,內容枯燥無味,如果僅用傳統(tǒng)的“拼、讀、寫、記”的方式,孩子就會覺得乏味、厭煩,這樣,教師教得吃力,學生也學得辛苦。在教學實踐中,筆者體會到,采用一些富有趣味的方法,激發(fā)孩子的識字興趣,效果不錯:
1.“講講小故事”。一說講故事,孩子們就會聽得格外認真。根據小學生的這一特點,筆者創(chuàng)設了故事情景,讓他們在故事中識字。例如,在教學“盒”這個字時,筆者就給孩子們講了楊修耍小聰明,把別人送給曹操的一盒酥一人一口地分吃了的故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不但了解了歷史,還牢固地掌握了這個字的結構。孩子們的想象力也很豐富,慢慢地他們就開始主動編故事識字了。如學習“蒸”這個字時,孩子們就編了這樣的故事:“草字頭”,就是用蒲草編織的鍋蓋,“了”就是放饅頭的籠屜,“‘了兩邊的部分”就是籠屜的把手,“一”是鍋臺,“、、、、”是火,這個字就是用火蒸饅頭。聽,多么形象、生動。雖然這個字的字形很復雜,但在檢查、反饋時,孩子們沒有一個出錯。這種辦法把識字教學和口語訓練進行了有機結合,可謂一舉兩得。
2.“猜猜小字謎”。有些生字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謎面,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編一些字謎進行字形教學,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學生也喜聞樂見,識字效率高。如“閃”字,在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字形,并說出“閃”字,外面是個“門”子,里面是個“人”字,然后根據字形特點編成謎語教給學生:大門里面藏小人。學生聽到謎面后,既記住了字形,又記住了“閃”字的特點,即里面的“人”要寫小一點。又如,“午”字,筆者編了“遠看像頭牛,近看牛沒頭,要問是啥字,看看日當頭”的謎語讓學生識記。再如,“喜”字可以這樣說:“上村十一口,下村二十口,兩村合一起,歡樂不發(fā)愁?!贝送猓€有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毯,等等。學生也自編了一些謎語:四四方方一間房,一棵樹木長中央——困;小冬躲在房子里——圖,等等。通過猜字謎,學生學習生字的積極性就大大提高了,對易錯的生字也掌握得更牢了。
3.“做做小游戲”。枯燥無味的識字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勞、厭煩情緒,筆者就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勝心強等特點,設計了各種簡便、活潑的游戲,寓教于樂,使他們在愉悅的心境中識字。例如,“找朋友”游戲——教師把生字的偏旁和部首分別制成卡片,發(fā)給不同的學生,如拿“火”旁的學生邊說邊跑到講臺前:“嗨!嗨!我的朋友在哪里?”拿“丁”的邊答邊跑到講臺前:“嗨!嗨!你的朋友在這里?!眱蓮埧ㄆ推闯鲆粋€“燈”字來,問:“我們兩個合起來讀什么?”全班同學一起答:“你們兩個合起來讀‘燈,電燈的‘燈?!薄罢倚切恰庇螒颉獙W生將制作的卡片放到桌子上,就像滿天的小星星。老師讀哪個字,學生迅速找出那個字舉起來,并用這個字組詞或說話;“當醫(yī)生”游戲——老師出示含有錯別字的詞句,讓學生扮醫(yī)生診治其“病”。孩子們在游戲中激發(fā)了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識字質量,鞏固了識字效果。
4.“當當小老師”。在當當小老師的活動中,孩子們由于好勝心強,都愿意當“小老師”。這樣,他們在當“小老師”的過程中,就會激發(fā)起識字的動力。如我校一二年級實行小組教學,平均六個同學一組。筆者在教學生識字時,讓他們在組內以開火車讀、挑戰(zhàn)讀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比賽,最后,獲勝者當老師。這樣,學生們?yōu)榱顺蔀閯倮?,當上小老師,就會努力地提高自身的識字能力,并在組內形成競爭形勢,最終促使小組內所有成員的能力都得以提高。這樣,每次學習,孩子們都有所收獲,真正感受到了自身的進步,從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并體驗到了識字學習的快樂。此外,他們還在當小老師的過程中,體驗到老師的不易,因而對老師會多一份尊敬。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讓孩子們寫好字,就必須教給他們寫字的方法和技巧。
1.看一看?!安熘呱芯瑪M之者貴似?!苯處熞龑W生觀察田字格中的字,并靜心研究字的筆順、間架結構及主筆位置。如獨體字要看準哪一筆在橫中線、豎中線,以及最關鍵的是哪一筆、最難寫的是哪一筆等。
寫字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在期間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每一步驟都要給學生做示范,讓他們靜觀默察每一筆是否到位,并細細體味每一筆的引筆??傊^察越仔細,范字在腦中的印象就越深,“眼”中字就會變成“心”中字。隨著眼力的提高,學生寫出的字就會越來越準確、順當、美觀。
2.找一找。漢字是方塊字,雖然每個字各有特點,但也有共同點,且有規(guī)律可循。寫好字必須指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運用規(guī)律舉一反三。如左右結構的要左窄右寬;上下結構的字下半部分要穩(wěn),要托住上面,等等。這樣經過指導,讓學生聞一知十,就能逐漸提高他們的寫字遷移能力。
3.寫一寫。寫好筆畫是寫好字的基礎,臨寫時可指導學生先學會六種基本筆畫及其在不同位置上的變化形狀。要注意筆畫的長短、輕重、粗細、斜正、曲直起筆和收筆的方圓、藏露,以及運筆的快慢等。初寫時,學生往往難以掌握結構,就可讓他們先看著范字進行模仿運筆,再在課本上進行筆順描紅,然后用半透明紙“蒙”在田字格上照著一筆一劃地描摹,這樣,經過反復練習,學生就能獲得較豐富的感性認識。但一味地描繪又容易造成依賴性,一旦脫離了范字就會走樣。因此,在寫字教學中應“臨描結合”,在描寫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描寫的生字,掌握結構特點、位置擺放等。隨后臨寫,教師巡回指導,必要時可“下水指導”,手把手地教,以讓學生找到手感。
4.賞一賞。學生臨寫后,應把書寫的字與范字進行比較,并反復揣摩,也可以同桌、小組互評,以在鑒賞評析中不斷地改進臨寫的字,這樣既能提高審美能力,又能培養(yǎng)自己的寫字能力。在每一次寫字中,筆者都要求孩子們專心致志,可以講一些書法家的心得體會,讓他們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靜氣和,在內心深處對字的結構、形體有一個大體的把握,對寫字規(guī)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這樣才能把字寫好,并最終練成一手具有個人特點的漢字。
四、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寫字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關鍵在于持之以恒,并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的習字由課內向生活延伸,要求不管在什么地方寫字都要保持相同的姿勢。同時,還要向家長講明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的重要性,要求他們積極配合,與老師通力協(xié)作,齊抓共管。
總之,識字、寫字是一個系統(tǒng)的、龐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老師應引導學生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帶領用毅力和恒心去敲開寫字這扇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