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wèi)華
聽診器是常見的醫(yī)療器械之一,多數看過病或做過體檢的人都見過它,知道它是用來幫助醫(yī)生診斷病人心肺健康狀況的工具。
作為一個很簡單的醫(yī)療器械,聽診器的作用不可忽視。但是聽診器是如何產生的,恐怕了解的人并不多。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發(fā)明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它的發(fā)明說來還有一段故事。
19世紀的某一天,急駛而來的馬車在法國巴黎一所豪華府第門前停下,車上走下了著名醫(yī)生雷內克,他是被請來給這里的貴族小姐診病的。坐在長靠椅上的小姐,面容憔悴,緊皺著雙眉,手捂胸口,看起來似乎病得不輕。小姐捂著胸口訴說病情后,雷內克醫(yī)生懷疑她有心臟病。
若要使診斷正確,最好的方法是聽心音。但是,當時的醫(yī)生都是隔著一條毛巾用耳朵直接貼在病人身體的適當部位來診斷疾病,而這位病人是年輕的貴族小姐,這種方法明顯不合適。雷內克醫(yī)生在客廳一邊踱步,一邊想著新方法。
走著走著,雷內克醫(yī)生的腦海里突然浮現出前幾天見到的一件事情:那是在巴黎的一條街道旁邊,堆放著一堆修理房子用的木材。有一天,幾個孩子在木料堆上玩兒,有個孩子用一顆大釘敲擊一根木料的一端,并叫其他的孩子用耳朵貼在木料的另一端來聽聲音,他邊敲,邊問:“聽到什么聲音了?”“聽到了有趣的聲音?!焙⒆觽冃χ卮稹?/p>
正在他們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雷內克醫(yī)生路過這里。他被孩子們的玩法吸引住了,就停下腳步,仔細地看著孩子們玩兒。他站在那里看了很久,忽然興致勃勃地走了過去問:“孩子們,讓我也來聽聽這聲音,行嗎?”孩子們愉快地答應了。他把耳朵貼著木料的一端,認真地聽孩子們用鐵釘敲擊木料的聲音?!奥牭搅藛?先生?!薄奥牭搅?聽到了!”
想到這里,雷內克醫(yī)生靈機一動,馬上叫人找來一張厚紙,將紙緊緊地卷成一個圓筒,一頭按在小姐心臟的部位,另一頭貼在自己的耳朵上。果然,小姐心臟跳動的聲音連同其中輕微的雜音都被雷內克醫(yī)生聽得一清二楚。他高興極了,告訴病患家屬小姐的病情已經確診,一會兒就可以開藥方。
雷內克醫(yī)生回家后,馬上找人專門制作一根空心木管,長30 cm,口徑0.5 cm,為了便于攜帶,從中剖分為兩段,用螺紋使其可以旋轉連接。這就是第一個聽診器,它與現在用來診察胎兒心音的單耳式木制聽診器很相似。因為這種聽診器的樣子像笛子,所以又被稱為“醫(yī)生的笛子”,雷內克將之命名為聽診器。后來,雷內克醫(yī)生又做了許多實驗,最后確定,用喇叭形的象牙管接上橡皮管做成單管聽診器,效果更好。單管聽診器誕生的年代是1814年。由于聽診器能診斷出許多不同的胸腔疾病,雷內克因此被后人尊為“胸腔醫(yī)學之父”。
1840年,英國醫(yī)師喬治·菲力普·卡門改良了雷內克設計的單耳聽診器??ㄩT認為,雙耳能更正確地診斷。他發(fā)明的聽診器是將兩個耳栓用兩條可彎曲的橡皮管連接到可與身體接觸的聽筒上,聽診器是一個中空鏡狀的圓錐體??ㄩT的聽診器,有助于醫(yī)師聽診靜脈、動脈、心、肺、腸內部的聲音,甚至可以聽到母體內胎兒的心音。
1937年,凱爾再次改良卡門的聽診器,增加了第二個可與身體接觸的聽筒,可產生立體音響的效果,稱為復式聽診器,它能更準確地找出病人的病灶所在??上P爾的改良品未被廣泛采用。近來又有電子聽診器問世,它能放大聲音,并能使一組醫(yī)師同時聽到被診斷者體內的聲音,還能記錄心臟雜音并與正常的心音進行比較。雖然新型聽診器不斷問世,但是醫(yī)師們仍然愛用由雷內克設計、經卡門改良的舊型聽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