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最近16年來的12月26日,注定是這樣來到韶山?jīng)_:午夜,毛澤東廣場的毛澤東銅像周圍已經(jīng)聚集了本地暨來自全國各地的人群。趕在零點之前,鞭炮、禮花響徹了整個山谷——人們相信趕在這一刻之前燃放煙花,能折使眼前的這尊銅像保佑自己整年升官添財、平安幸福。
禮花的光芒中,有人對著銅像鞠躬,有人磕頭跪拜,口中念念有詞:“毛主席保佑我們?nèi)移桨步】?,人財兩旺……?/p>
這一天,是出生于韶山?jīng)_的毛澤東的生日。從1993年韶山?jīng)_聳立起這尊高達10米的毛澤東銅像起,每年的盛大拜壽活動就從未停止過。零點的煙花,只是持續(xù)整整24個小時的參拜、慶?;顒拥男蚰?。
儀式的漩渦
12月初,孫臨厚已作好了從吉林延邊趕往韶山毛澤東生日現(xiàn)場的準備。這將是孫第4次在這一天趕往韶山。
在北方的中國,與孫臨厚一樣作好準備的,還有騎摩托車前往的河南人楊學利、河南退休干部朱貴山夫婦、山東毛氏宗親會成員等。一家以毛澤東為主題的網(wǎng)站中國韶山網(wǎng)也將組織毛澤東崇拜者、毛體書法家等100多人前往韶山。
一到韶山,心甘情愿前來的孫臨厚,身不由己地被襄挾進入人潮的漩渦:
無數(shù)的人和車輛涌向韶山?jīng)_,擠滿了所有能站人的空間和道路。有人被迫在數(shù)公里外下車步行前往,有人不得不穿過田地,才能接近銅像所在的廣場。
廣場上的人群不斷被人流裹挾著往銅像的方向涌。有人想獻花,卻沒有機會擠到銅像面前。銅像前早已擠滿了成堆成垛的花,工作人員麻利地將先前獻上的鮮花趕緊撤走,好挪出位置。
獻完花的人,按照慣例要繞銅像三國。但實際情況是,由于要繞圈的人太多,每個人都被人流帶著走,由不得你不繞圈或是回頭。孫臨厚心想,如果從空中俯瞰,看上去是整個廣場上的人群圍著銅像、不停繞圈的奇怪景象。
1993年,是毛澤東誕辰100周年,也是毛澤東銅像揭幕的日子。孫臨厚第一次在12月26日這一天來到韶山。
由于來的人太多,旅店根本不夠,12月25日晚上,銅像附近的山坡上、草地上,全部坐滿了人。人們圍著一堆堆篝火,一首接一首地高唱贊頌毛澤東的歌曲。他們一邊唱歌,一邊等著迎接毛澤東誕辰100周年這天韶山升起的紅太陽。
當晚,韶山?jīng)_放電影《毛澤東的故事》,孫臨厚看到放映機旁有一個空著的座位,上面寫著紙條,“毛主席的座位”。
孫臨厚的眼眶濕潤,驚嘆于如此窮山溝,能走出他心目中如此偉大的人物,腦海里不斷地浮現(xiàn)出有關毛澤東的各種事跡。
第二天,孫臨厚目睹了各種對毛澤東的崇拜。早上6點多,韶山村的村民們開始在銅像面前擺上貢品,宰羊、殺豬。有河南老者省吃儉用,買了個生日蛋糕,帶到現(xiàn)場獻給毛澤東。有人激昂地對著銅像高唱紅色歌曲;有人手舉紅寶書,以及毛澤東巨幅畫像的牌子,牌子上毛的巨像兩邊寫著對聯(lián)“飲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毛主席”。
一位前湖南省領導曾在共建會議上發(fā)言說,他親眼目睹了云南來的一個干部團,“從看得到毛主席銅像的頭部開始,每個人手上都帶了一張毛主席的照片,從看到開始就匍伏前進,拜下去再爬上來,等到他們到銅像廣場,每個人膝蓋的褲子都磨破了,而且鮮血淋淋”。
這位領導描述,一位老將軍帶著兒孫到廣場給毛主席鞠躬,老將軍一到廣場就情不自禁地跪下去了。他的兒子看到地下有一層薄薄的水,東觀西望,老爺子站起來,一腳踹過去,說你這免崽子,這樣沒良心,沒有毛主席哪有你父親,沒有父親哪有你,這樣把兒子踢跪下了。
鞭炮、禮花聲從早到晚一連響徹數(shù)天,不停地有從瀏陽開來的大卡車拉著滿車的煙花供人消耗。禮花彈的空盒堆成了小山,濃烈的硝煙中閃著團團火光,整個現(xiàn)場猶如戰(zhàn)場。不敢靠近的人們將點著的整盤鞭炮直接扔進硝煙之中。執(zhí)勤的警察戴著口罩。
煙霧令銅像模糊得難以辨認,天空,人們的鼻孔里、身上全是火藥煙塵。
孫臨厚發(fā)現(xiàn),毛澤東的銅像一天天明顯地被熏黑了。到第二年4月的一個夜晚,銅像周圍搭上了架子,進行了第一次清洗。孫臨厚激動地爬上架子,摸到了毛澤東臉上的痣,以及毛胸前的“主席”牌子。在架子上感覺,銅像比站在下面仰望的還要大得多。
2003年12月26日,孫臨厚又來到了銅像前,同樣的人潮洶涌。孫臨厚發(fā)現(xiàn),老板模樣的人,以及掛“粵”牌照的的小汽車明顯多了許多。他們大多要買貴重的花,并且不問價錢,便宜了還不高興。放鞭炮,燒香,獻花,深深地鞠躬或磕頭,口中念念有詞,然后匆匆離開。
孫感到來參拜的一些人功利性強了許多,與10年前有了巨大差別。祭拜的儀式也鋪張奢華了很多。
銅像前,一群統(tǒng)一穿著唐裝、戴著禮帽的河南人,擺上一張紅色的木桌,木桌上擺著酒菜、碗筷、兩根點亮的大紅香燭。
接著,在領頭人帶領下,整齊地列隊跪下,對著毛澤東銅像的方向磕頭,應著領頭人的口號“一叩拜——二叩拜——三叩拜——”
2008年12月26日,孫臨厚再次來到韶山毛澤東銅像前。這一次,他被嚇了一跳:人群中怎么這么多毛主席?走幾步就能看到一個。原來這一天廣場上聚集了10多位毛澤東特型演員。
這一天,廣場管理者準備的兩塊帶輪子的大牌子成了搶手貨,一塊是入黨誓詞,一塊是黨旗。一批又一批的人等著用這兩塊牌子在銅像前集體宣誓入黨。
一個專業(yè)人員負責“領誓”——上一撥人的誓詞還沒念完,下一撥已經(jīng)在旁邊催促他快點念完。
對于離銅像數(shù)百米的韶山中學學生文東,12月26日是有些冗長的一天。零點前夕煙花點亮的時刻開始,決定了他將度過一個不眠之夜。鞭炮、煙花聲整夜不曾停歇,天空中煙花的亮光不斷地照亮整個宿舍。睡不著的同學們只得圍坐在窗前聊天。白天,天空無數(shù)的禮花彈閃著有些虛幻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