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祺
季羨林先生說,他還不到60歲的時候,有人稱他為“季老”,心中頗有反感,應(yīng)之逆耳,不應(yīng)之又不禮貌,左右兩難,極為尷尬。然而曾幾何時,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地聽得入耳了,有時甚至還有點甜蜜感。自己吃了一驚:原來自己真是老了,而且也承認老了。
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鏡中自己的笑容,已不再像從前,額上添了皺紋,鬢角露了白發(fā);你的腳步,已不再像從前,有些慢了……不聲不響中,你步入了老年。
老了就老了吧,只要你愿意,老了又何妨。老時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你老了,兒孫繞膝,給他們講一講故事和童話;和老伴坐著搖椅,把一路上收藏的點點滴滴的歡笑慢慢聊;多一點開心,少一些煩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在人生的伴侶和唯一的女兒相繼離去后,92歲高齡的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她說,“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現(xiàn)在只剩下了我一人。但是盡管這么說,我覺得我這一生并不空虛,我生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拔覀冐怼逼鋵嵤亲钇椒膊贿^的,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們?nèi)齻€或者四個五個不等,只不過各家各個樣兒罷了。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nèi)齻€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歷經(jīng)風風雨雨,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在人生之旅留下的印記的時候,很多人抑或禁不住淚流滿面訴說自己的不易,抑或把每一個酸甜苦辣都付笑談中。
你老了,當有“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的取舍,“眾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的淡定,“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寧靜悠然,“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坦懷,“左牽黃,右擎蒼”“鬢微霜,又何妨!”的超脫,“白發(fā)無情催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的快意和活力……
哲學家康德說,老年時像青年時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曲;老年,好比夜鶯,應(yīng)該有它的夜曲。
當你老了,就繼續(xù)認真過好屬于自己的每一天,去吟唱老年這首如詩的夜曲,讀懂人世間這最后的年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