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 丁
劇情介紹
美國動畫片《叢林大反攻》(原名:《Open Season》)的故事,就發(fā)生在美麗的山區(qū)小鎮(zhèn)丁伯蘭。在那里,渾身毛茸茸、體重達到400千克的棕熊布格開心地生活著。它的主人,年輕美麗的護林員貝絲把自己家的車庫改成了棕熊的小窩。在這個窩中,布格有屬于自己的睡墊,有屬于自己的電視機,甚至還有寵物毛線小熊。
這頭從小被人養(yǎng)大的棕熊就這樣優(yōu)哉游哉地生活著,直到有一天,它碰上了麋鹿艾略特……
當時,艾略特剛好遭了殃,它被小鎮(zhèn)上最兇狠的獵人肖開的汽車撞傷,不僅鹿角少了一只,還被肖綁在汽車的前蓋上。當肖把車子停下去喝酒時,布格正好經(jīng)過。艾略特急忙向布格求救,布格雖然有點不耐煩,但最終還是救了艾略特。
當天晚上,艾略特闖進布格的小窩,再三鼓動布格出外樂一樂。
這一樂,就闖了禍。原來,布格和艾略特闖入了鎮(zhèn)上的便利店,它們兩個不僅大吃大喝,而且還把店里的貨架搞得一塌糊涂。警察趕來了,通知貝絲把布格領回了家,并且告誡她,棕熊大了,已經(jīng)不適合再待在鎮(zhèn)上了。
無奈的貝絲只好趁布格熟睡時,用直升機把它帶到了山嶺上。布格一覺醒來,驚恐地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身邊只剩下了艾略特。這里,狩獵的季節(jié)就要開始了,為了保住小命,布格和艾略特這一對奇怪的組合只得相依為命。
制作花絮
團隊——《叢林大反攻》來自專欄漫畫家兼執(zhí)行制片人斯蒂夫·摩爾創(chuàng)作的系列漫畫,當他拿著自己的畫作來到索尼動畫電影公司后,后者當即決定以此為基礎,拍攝公司成立三年來的第一部動畫長片。影片的制作班底可謂超豪華,導演是執(zhí)導過《獅子王》的動畫大師羅杰·艾勒斯,編劇是參與過《怪物公司》、《蟲蟲危機》和《玩具總動員》的吉爾·庫爾頓。
三維——本片創(chuàng)造性地把傳統(tǒng)的二維動畫與最先進的三維動畫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導演們希望這部影片呈現(xiàn)出的是二維動畫優(yōu)美的線條、陰影和景色的縱深,同時又希望能體現(xiàn)出三維的質感。索尼動畫公司專為這部影片研制了新的工具。
毛發(fā)——《叢林大反攻》里所有的毛發(fā)加在一起,數(shù)以億計。麋鹿艾略特的毛最多,約有350萬根;棕熊布格有160萬根;貝絲有150萬根。技術人員開發(fā)了新的“動態(tài)毛發(fā)系統(tǒng)”,可以讓毛發(fā)一綹一綹地動,同時還依然保持每一根毛發(fā)移動的獨立性。這是使毛發(fā)獲得質感的關鍵技術。
叢林居民
棕熊——又稱灰熊或馬熊。是大型食肉動物,體長180~200厘米,體重超過200千克,毛色為棕褐色或棕黃色。主要棲息在寒溫帶針葉林中,在高山草甸也能生活。多在白天活動,行走緩慢,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平時單獨行動。食性較雜,喜吃蜜、螞蟻、蟻卵,或挖洞捕食鼠、兔、旱獺等。
麋鹿——又名四不象。生活在沼澤、灘涂地帶,群居,喜水,善游泳。以野草、水生植物等為食。曾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后野生種群滅絕,現(xiàn)存的多為人工飼育的品種。因麋鹿角似鹿非鹿,頭似馬非馬,身似驢非驢,蹄似牛非牛而被稱作四不象。
海貍——又名獺貍。原產(chǎn)于南美中南部一帶的巴拉圭、智利和巴西等地。海貍的毛皮較珍貴,其皮色澤華麗、輕便保暖、雍容高雅。海貍體形肥大,成體體長50~65厘米,重5~10千克。性情溫順,習于群居,常棲息于水生植物較多的溪流和湖沼地帶。善游泳,能潛水。
臭鼬——體形大小如家貓,生活于林地、溝谷和耕地四周,性情溫和,以奇臭的腺體分泌物作為防衛(wèi)武器。如果敵人靠得太近,臭鼬會低下來,豎起尾巴,用前爪跺地發(fā)出警告。如果這樣的警告未被理睬,臭鼬便會轉過身,向敵人噴出惡臭的液體。絕大部分掠食者如美洲豹等,一般都會避開臭鼬。
觀影啟示
這是一家新公司的第一部動畫片,雖然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讓人看到一半時就能猜到八九分,但是全片充滿了可愛的細節(jié)和溫暖的情緒。
影片的高潮部分出現(xiàn)在最后一段,也就是森林里的動物們團結起來,運用智慧和力量來對抗兇狠的獵人的片段。在這個有趣的過程中,麋鹿扮演起了向獵人沖鋒的騎兵,海貍們成功破壞了獵人的汽車,臭鼬用自己噴出的惡臭液體讓獵人四處奔逃,而豪豬則不忘用身上的長刺讓獵人痛上好一陣子……
于是,看似弱小的群體戰(zhàn)勝了強大的對手,動物們不僅保護了自己,恢復了大森林的寧靜,而且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團結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