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勤
張喆是龍川縣實驗小學四(6)班班長,龍川縣2007—2008年度優(yōu)秀少先隊員,《廣東第二課堂》小記者,她有3個“S”,說來饒有趣味。
1. Stay at home
Stay at home就是“在家里”的意思。在家里,張喆是個乖乖女。張家四世同堂。每天,她都要和曾祖母(他爸爸的奶奶)說說校園內(nèi)外有趣的事,讓老人家足不出戶,也能夠開開眼界開開心,知道一些外面的新鮮事。老太太逢人就夸曾孫女懂事、孝順、有禮貌。此外,她還會幫助父母做家務(wù),例如洗菜洗碗什么的,你看,張喆這身行頭,袖套圍裙“打扮”起來,是不是很像一個愛勞動的家政服務(wù)人員呢?唉,誰叫她爸爸媽媽都是忙碌的上班族呢?爸爸媽媽那么忙,她能不幫一下嗎?
當然,張喆自己在家里也很忙。她要趕在中央電視臺“智慧樹”節(jié)目播出之前,做完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yè);在看完姚明、易建聯(lián)“神投”之后,和老師同學們QQ聊一下天,分享一下看球賽的快樂。她覺得和老師同學們在網(wǎng)上聊天,很有意思!
2. School
在學校,張喆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同學們學習的好榜樣。小學生當班長,看起來很風光,其實“很累很難當”(張喆語錄)。連老師都說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難管了,何況一個小小的班長?我問她,班上是不是有刺猬型的同學,很牛很倔強?她說當然有了。“假如他們不服你管,故意出難題,你是不是馬上報告老師呢?”我又問。我認為報告老師是撒手锏,只有取得老師的支持與指點,班長就好當了。誰知張喆淡淡地說:“不能什么都往老師身上推。難管的,慢慢管!”真厲害!
在學校,張喆學習認真,學習成績總名列前茅。她還參加了奧數(shù)班、繪畫興趣小組等第二課堂的學習,去年被學校評為“優(yōu)秀特長少年”。而作為《廣東第二課堂》的小記者,她還非常關(guān)心身邊的新人新事,采寫了不少好稿件,有的已經(jīng)在校外報刊發(fā)表。她說將來如果有可能的話,她還要做大記者!當她在《廣東第二課堂》發(fā)表作文后獲得30元稿費時,她決定把錢捐給市紅十字會。
3. Society
Society的核心意思就是“社會”。對張喆來說,社會是個五彩繽紛的“迪斯尼”。她家樓下,有條大馬路,商販占道經(jīng)營,馬路被分隔成南北兩半,成為縣城一景。她經(jīng)常和媽媽去那里買東西,從中了解社會萬象,看到蕓蕓眾生為了生活起早摸黑地干活,她深有感觸。
此外,郊游和遠足,也是張喆了解社會的重要途徑。郊游方面,她曾到過位于龍川縣佗城鎮(zhèn)的“龍川學宮”游覽,在這座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間的歷史古跡里徜徉,拜謁孔子塑像,感受孔子被稱為“萬世師表”的榮耀,體驗家鄉(xiāng)博大精深的歷史底蘊,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激勵自己好學上進,“很有收獲”,張喆說。在遠足方面,她去過香港,到過海洋公園,在星光大道上和“李小龍”握過手,為“迪斯尼”的精彩絕倫感嘆不已,為“一國兩制”給香港帶來的繁榮、穩(wěn)定和現(xiàn)代化而自豪萬分。她甚至有將來到香港讀大學的念頭。
“我要像古人那樣‘讀萬卷書,走萬里路,做一個現(xiàn)代小學生!”張喆在日記中寫道。當我要她這個小記者說一句最想對《廣東第二課堂》小讀者說的話時,她笑了笑,說:“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責任編輯 張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