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生
家的感覺在木板房
記憶中最溫暖的家,是父親單位上分下來的木板樓房。最舒服的家具是外公給母親親手做的13抬“陪嫁”。如今。木板樓房早被拔地而起的鋼筋水泥大廈替代,手工打造家具已被機械化流水線生產(chǎn)逼仄,在時下年輕人的心目中,手工家具就是從宜家(JKEA)郵購來一箱箱木方,自己動手將一根根木條、一方方木塊組合成床、柜子、茶幾、書架……真正手工家具的細節(jié)之美與溫暖心思很難再見。
縱然市面上的家具風格萬千,卻常常讓我感覺無從選擇。那些“歐陸風情”的仿意大利、西班牙、維多利亞風格的家具。那種洛可可式繁復堆砌與雕琢粉飾的家具,華麗富貴、金碧輝煌,卻不合我意。不是一夜暴富,不需要向任何人炫耀金錢,假裝高貴;也難以傾心“中國傳統(tǒng)”風格的明清家具,那種廟堂式或士大夫的莊重、凝煉和內(nèi)斂讓人有些沉悶與拘束;以“包豪斯”為代表的現(xiàn)代設(shè)計風格更不能讓我動心,那種不差毫厘的精確計算和冷冰冰的工業(yè)理性并不是家的真正感覺……我對家的感覺或許就留駐在那踩上去“咯噔咯蹬”聲音特別響的木板房了。
邂逅樸風堂
常常心痛于斷壁殘垣中那一點僅存/也許是一塊經(jīng)歷幾十年風雨的舊門板/也許是一根承載幾代風雨的老房梁/也許是一塊已不知雕為何物的老花板/害怕它們隨時灰飛煙滅/于是花很多心思將它們組合/創(chuàng)新成個性原生態(tài)家具/將那份文化與滄桑保存下來/只為喜愛與懂得珍藏的人/等待
無意中,看到這段如詩一般的品牌訴求,于是把“樸風堂”三個字儲存在了腦海里。抽空去樸風堂的賣場逛逛,竟然一見就動了心。那些原生態(tài)家具讓我有一種仿佛被遺失了許久又不期而遇的親切感覺。角落那個用退役的舊木船改造的酒柜,利用船艙原本的間隔做成了開放式的擱架、抽屜、酒架和雙門柜,設(shè)計非常巧妙。船木被海水浸泡、被風吹日曬的古舊痕跡讓其別有一種閱盡人生風浪的滄桑感覺。而這份滄桑讓混跡塵世多年的我心生共鳴。那些用老榆木、老樟木打造出的餐桌、茶幾、柜子、案臺……明漆透亮,木紋如水墨畫似清晰韻致。撫上去,手感舒適,心里還會生出一種別樣的觸感。
老木材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自然風干,其實木性更加穩(wěn)定,比新木材更加堅固,做成家具不易變形。而且,經(jīng)過時光的打磨,樹木粗獷的色澤會逐漸加深,連它們身上的“缺點”——蟲眼、木結(jié),也因為有了歲月的痕跡而帶著一種令人震撼的滄桑美。
“樸風堂的家具是全手工打造,在做工方面,不用一根鐵釘,完全靠合理的榫卯結(jié)構(gòu)相連接。而且在設(shè)計上,也是盡量展示木料本身的形態(tài)和紋理,所以很多都是孤品。”店員的介紹讓我忍不住再一次伸出手去觸摸這些家具。每一件都體現(xiàn)出手工的細節(jié)之美,每一件都帶著木工匠人手的溫度,這正是生活所需要的。
原生態(tài)的家
從樸風堂購置了全套家具,還與老板商量,從他那兒買來老榆木木料,鋪了地板、架了橫梁,做了窗格與門。于是,我的家就真正成了“樸風堂”,具有一種原生態(tài)的拙樸典雅風格。
全是白的墻,不喜歡花里胡哨的色彩。白是一種讓視線與心靈都能獲得純凈舒緩感受的顏色。再用鏤空窗格破其呆板,外面客廳與里間茶室隔而不蔽,與來訪朋友言談甚歡的語音常隨那裊裊的茶香在窗格中來去。充滿現(xiàn)代感的白色沙發(fā)旁邊搭配簡約木雕幾凳與充滿古韻的燈盞。幾凳依次排列,組合成形,對稱放置,富有形式美,來客多的時候,可以取出來,作為讓人坐的凳子,美觀又實用。那張簡潔大方的方幾,桌面光潔、紋理清晰。腿部以球體設(shè)計,將方幾的規(guī)整柔和化,篤實中又透著幾分別致。整個客廳的色彩通過綠色盆栽與藍色地毯的點綴,顯得清雅和諧又生意盎然。相知的朋友說,“這客廳就像你這個人,沒有過多修飾。卻給人很舒服的感覺。”
老榆木橫梁將空間合理分割,巧妙地給白房子進行了一個軟性功能劃分。樸風堂的原生態(tài)手工家具放置其間,和諧自然、恰到好處。每一個角落都是極簡單,又很舒服。
光腳板的父子
兒子最滿意的是老榆木鋪成的地板。他常常光著腳板在屋子里走來走去,上樓下樓?!鞍淹闲┥?,小心受了涼?!逼拮涌偼涣硕撘痪洹_@令我想起二十年前,我與父母住在木板樓房的情景。
木板地板踩上去,“咯噔咯蹬”,聲音特別響,住樓下的該是聽得一清二楚,甚至,稍重點還會抖落些塵埃到他家的飯桌上。母親是個懂得為人著想,很注意鄰里關(guān)系的和善婦人,總是讓我們輕手輕腳,小聲行事,生怕動靜太大,影響到樓下的鄰居。每次考了好成績或者有什么好消息,我都忘乎所以,“略噔咯噔”跑回家,迫不及待地要告訴父母,總是先惹來母親的訓導。假如領(lǐng)考試成績那天,我悄無聲息地回來了,父母便知曉我定是考差了。不過我偶爾也會逗一逗二老。明明考得很好,也不“咯噔咯噔”了。害得他們還以為我考差了,等到飯桌上訓導或者開導的時候,我再拿出成績來給他們一個大大的尷尬或驚喜。
回憶起自己兒時的往事,突然來了興致,也脫掉鞋襪,與兒子一起赤腳,走在斑駁的老榆木地板上,那種走在年輪上的觸感讓我覺得生命與生命之間,有一種溫暖的力量可以超越時空彼此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