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小洪
在追索流失國寶的進程中,韓國“經(jīng)驗”值得借鑒。
近日,中國獸首在法拍賣風波演繹得沸沸揚揚。其實,在我們的鄰居韓國,也經(jīng)歷了眾多類似的文物追討苦與樂。
據(jù)韓國文博部門統(tǒng)計,被列強掠奪及流落海外的文物共達74434件。長期以來,韓國政府與民間聯(lián)手,致力于追討流失海外的文物。
1909-1945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被日本搶奪的文物也最多。流失海外的7萬多件,其中34331件收藏在日本。近年來,韓國曾成功從日本追討回兩件珍貴的歷史文物。
先是索回47冊《朝鮮王朝實錄》。這是朝鮮時期的重要歷史文獻,以日為單位詳細記錄了朝鮮王朝從建立到滅亡的724年歷史,現(xiàn)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朝鮮王朝實錄》共有數(shù)千冊,分別收藏在朝鮮半島4處。其中有47冊在1913年被日本掠奪后收藏在東京大學。
從2006年3月起,韓國佛教界、市民團體和政界人士成立了“收回《朝鮮王朝實錄》委員會”,同東京大學進行了多輪談判。東京大學開始時實施拖延戰(zhàn)術,韓國“回收委”則口氣強硬地指出,日本1913年將760冊《朝鮮王朝實錄》運到日本,違反了國際法,如果不歸還,韓國民間不排除向國際法庭起訴的可能性。
2006年,適逢首爾大學建校60周年,韓國“回收委”建議東京大學作為學術交流合作,“捐贈”那47冊《朝鮮王朝實錄》給首爾大學。2006年7月7日,離開了93年的《朝鮮王朝實錄》終于回到了朝鮮半島。
其次是追回北關大捷碑。朝鮮半島曾爆發(fā)壬辰倭亂(1592-1598年),朝鮮義兵在咸鏡北道(現(xiàn)在朝鮮)大敗倭寇。1709年,咸鏡北道地方官為紀念這場勝利,在咸鏡北道的吉州郡臨溟村立了“北關大捷碑”。1905年,日俄戰(zhàn)爭時期,日本掠奪了此碑,一直放置在東京靖國神社內。
2005年3月,韓國佛教界與日本靖國神社商討返還“北關大捷碑”一事。后者將此事推給了日本政府,要求韓日兩國政府磋商,只要日本政府同意,靖國神社不阻攔。但日本政府又以此碑取自朝鮮、而日本與朝鮮沒有外交關系為由,企圖拖延歸還。
在韓朝佛教界推動下,韓朝文化部長取得了聯(lián)系,共同向日本政府提出了返還“北關大捷碑”的要求。2005年10月20日,此碑離開百年后終于回歸了。
不過,韓國在向法國索還“奎章閣圖書”時沒有成功。
1866年,法國艦隊以保護法國傳教士為名,入侵朝鮮江華島,火燒王室圖書館奎章閣,將大部分圖書焚毀,余下的297卷被掠奪回法國,長期保存在法國國立圖書館。
據(jù)韓國媒體報道,這297卷圖書詳細記載了朝鮮時代國家和王室禮儀程序,是濃縮朝鮮時代文化精髓的文化遺產(chǎn)。其中63卷是絕版,在韓國也沒有復本。
從1991年開始,韓國各界就開始為索回奎章閣圖書作出了不懈努力。
1992年,韓國政府正式要求法國政府交還奎章閣圖書。適逢韓國開始建設高速鐵路,向外國公司招標。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參與了競標。為使法國公司在競爭中勝出,1993年,當時的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訪問韓國,送給金泳三總統(tǒng)的禮品竟是一卷奎章閣圖書。法國總統(tǒng)還承諾,“以永久租賃或文化遺產(chǎn)交流方式”返還其余的296卷。
結果,法國公司在競標中勝出,韓國高速鐵路采用了法國技術。但由于法國國內反對聲浪過高,密特朗回國后并未能履行諾言,余下的296卷也就沒有了下文。
2001年7月,兩國政府代表曾達成協(xié)議,以雙方相互租借、對換等價圖書的方式,即法國返還奎章閣圖書,韓國向法國提供相應的文化古籍。然而,此議遭到韓國文化界強烈反對,認為韓國還要付出提供另外文物的代價,等于是“承認了法國的掠奪行為”。
2006年7月,法國主動提出,在當年9月,將那296卷圖書在首爾展出,并掃描成數(shù)碼復印件,供韓國民眾在網(wǎng)上閱覽。然而,韓國文化界認為奎章閣圖書在首爾展出并不代表歸還韓國,并擔心那些圖書做成數(shù)碼資料后,法國更有理由不肯返還那些圖書。
后來韓國以日本歸還了47冊《朝鮮王朝實錄》為例,再次敦促法國返還奎章閣圖書。法國代表則說,“奎章閣圖書現(xiàn)在是法國的國有財產(chǎn),根據(jù)法國的國內法律,根本不可能轉讓”?,F(xiàn)在,是否返還奎章閣圖書成了韓法兩國之間最大的問題之一,也成了韓國人心頭的痛。
與韓相比,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數(shù)量更多,無價之寶數(shù)不勝數(shù),在追索流失國寶的進程中,韓國“經(jīng)驗”值得借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