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劉喜明
病例:
老李是位老糖友,患糖尿病十余年,近半年來深受耳鳴、耳聾的困擾,開始出現(xiàn)蟬鳴聲,后來是金屬的敲擊聲,同時聽力下降,而且越來越重,有時候需要別人喊話才能聽到。于是老王來到耳鼻喉科門診就診,經耳鼻喉科醫(yī)生仔細檢查后確診為神經性耳聾。
老李想不通自己怎么會惹上這惱人的神經性耳聾,難道跟血糖控制得不理想有關系?醫(yī)生告訴他,他患的是糖尿病所致的感音神經性耳聾?!疤悄虿∵€能導致耳鳴、耳聾嗎?”老李感到很困惑。
解讀:
耳的功能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聽覺,一個是平衡覺。有的病友在聽收音機或者看電視時把聲音調得很高,或者與他人說話時老打岔……這說明其聽覺可能受損了,需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另外,還有的病友可能會出現(xiàn)頭暈,看周圍的東西暈,或者感覺自身在旋轉,伴有惡心、嘔吐,這時可能是內耳的平衡覺出了問題。因此,當病友突然出現(xiàn)聽力下降,或者眩暈時,一定要及時就診,一旦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可能就很難再挽回聽力了。
近年來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并發(fā)神經病變者高達60%~90%,主要累及周圍神經系統(tǒng)和自主神經系統(tǒng),也可累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資料表明,當糖尿病所致的周圍神經病變損害第VIII對腦神經時,可直接導致感音神經性耳聾。這種感音神經性耳聾多為雙側對稱性,其病理學基礎可能是(糖)代謝紊亂所致。
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可并發(fā)血管病變,尤其是營養(yǎng)神經的小血管(包括小動脈、毛細血管及靜脈內膜上皮的肥大增生及脂質沉著)病變,導致這些小血管管腔的狹窄或閉塞,從而引發(fā)神經的缺血性改變而損傷神經,繼而出現(xiàn)神經功能障礙。其受損的神經組織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發(fā)現(xiàn)有血小板的聚集或纖維素的沉積,這種改變進一步加重了血管的狹窄或閉塞。當此類病變發(fā)生于耳蝸。前庭等部位時,必然引起相應的癥狀,如耳鳴、耳聾、眩暈等。國外有學者把糖尿病患者出現(xiàn)的這種耳部癥狀稱其為“代謝性耳病”。
對這種代謝性耳病(神經性耳聾),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我們傾向于采用綜合治療方法——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方法。但首先要進行嚴格的血糖控制與糖尿病管理,在此基礎上進行中醫(yī)辨證施治。如輔以高壓氧療法、針灸療法可能療效更好一些。代謝性耳病在臨床上治療難度較大,多屬不可逆性病變,常逐漸加重,病情嚴重者可嚴重影響病友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等,故應及早采取措施(如進行嚴格的血糖控制與糖尿病管理),來保護病友的聽力。
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如果錯過了治療時機,一旦發(fā)展成耳聾是不可逆的,目前還沒有辦法治療。但在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接受正規(guī)治療,尚可部分保留聽力。當耳聾極重的時候可以考慮安裝人工耳蝸,但費用很高。目前最有效的一個康復方法就是佩戴助聽器。
另外,需要提醒病友的是:因為耳聾患者很痛苦,也很難治愈,所以社會上就有很多虛假廣告說可以根治耳聾,這種廣告都不可靠,是以騙錢為目的的欺詐行為。因此,希望合并有耳聾的糖尿病病友一定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