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偲邁
每一個游子都是神槍手,故鄉(xiāng)是靶心;無論這靶心多么遙遠,多么渺小,射出的游子的心都不會有絲毫的偏差!
——題記
深夜里,電波中一曲《故鄉(xiāng)的云》牽動著我的情愫,那累積的相思如潮水般涌上心頭。夜不能寐,我臨窗而立。窗外,月光如水,透過迷蒙的月色,在異鄉(xiāng)求學的我仿佛又回到了故鄉(xiāng),站在了令我魂牽夢縈的老橋上……
那是一座在江南水鄉(xiāng)隨處可見的石拱橋:大理石砌成的橋墩,青石板鋪就的橋面,兩側是雕刻著花紋的石欄桿。誰也不知道它有多久的歷史,也許只有橋墩上歲月斑駁了的痕跡知道。
小河的兩岸有身姿婀娜的垂柳。每逢春天,纖細的枝條上,青翠的綠葉間就掛滿了如繡絨似的柳絮。春風吹過,潔白的柳絮在溫暖的春光中隨風飛舞,如白蝶般輕盈。兒時的我與小伙伴在橋上歡呼著,跳躍著,追逐著,去捕捉那飄忽不定、輕盈靈巧的柳絮,然后輕輕地放在手心里,靠近嘴邊,用力一吹,那柳絮便在空中飄呀,飄呀……或落在水上,或沒入開滿油菜花和紫云英的田野里。我們偎在石欄桿上,頭戴散發(fā)著清香的柳條帽,在橋上賽柳笛。清脆悠揚的柳笛聲,滑過指尖,穿過枝葉,掠過水面,回蕩在故鄉(xiāng)的原野……
炎炎夏日,執(zhí)一釣竿,我們靜坐在橋頭綠蔭下。水面泛起美麗的漣漪,我們釣起一串串會心的微笑。晌午時分,我們背著大人偷偷地溜到橋下,叫醒了午睡的河水,激起一片歡樂的水花?;丶液?母親們總是疼愛地看著我們浸得發(fā)白的小手,然后喋喋不休地訓斥一番;而父親們看著我們手上那串串給他們下酒的螃蟹,怒氣已消了大半,寬厚的手掌輕輕地拍在我們的屁股上。我們狡黠的雙眼里會流露出會心的笑。
最令人難忘的還是夏日月圓之夜的老橋。月上柳梢頭,我們依在石欄桿上或躺在青石板上納涼賞月。遠山如黛,綠柳如煙,繁忙了一天的鄉(xiāng)村,此刻正沉浸在如水的月華中,靜謐而安詳。橋下淙淙的流水和田野里此起彼伏的蛙鳴,如一首鄉(xiāng)村小夜曲,輕柔而舒緩。在淡淡的稻花香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喜悅。無憂無慮的我們,用稚嫩的童音起勁地唱著那不知流傳了多少年的童謠“月亮巴巴,肚里坐個爹爹。爹爹出來賣菜,肚里坐個奶奶?!背哿?我們便撲到大人懷里,在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等美麗傳說中酣然入睡?;蚴谴蠹遗d致來了,橋上便熱鬧開了:笛、簫嗚嗚咽咽、悠悠揚揚地吹開了;二胡如泣如訴地拉開了;老人們那清越悲涼的京劇也唱開了……那熱鬧的氣氛、歡快的笑聲,驚羨得魚兒也躍出水面,水鳥也引吭高歌……
“月是故鄉(xiāng)明?!崩蠘?今晚的你又是何番景象呢?何時我才能再回到你身邊,在稻花香里賞那月色,臨那清風,聽那蛙鳴呢?何時我又能偎依在你身邊,去找回童年時留下的腳印,去尋回兒時的串串笑聲呢?
哦,故鄉(xiāng)的老橋,令我魂牽夢繞的老橋,我心中的魂!
點評
本文有兩大與眾不同的亮點:
1.語言優(yōu)美,富有詩意。作者采用長短結合、整散結合的句式,使得行文語言如行云流水、錯落有致、張弛有度;大量使用比喻、排比、對偶、引用等修辭方法,使得文章頗具意蘊,顯示出深刻的思想,展現(xiàn)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
2.細膩生動,感情真摯。作者細膩生動地刻畫了在老橋的生活細節(jié)——捉柳絮、吹柳笛,垂釣、戲水,納涼、賞月。這些都極富生活情趣、詩情畫意,同時,也為作者抒發(fā)對老橋的思念之情張本鋪墊,使情感自然噴發(fā)。
【指導并置評:陳忠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