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杜漪婷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畢業(yè)生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學生
采寫: 嚴晨安
不加糖,是不想你嘗到甜頭而忘乎所以,驕傲自滿;也不加醋,是不想你心里酸酸地去眼紅別人的成績,嫉妒自卑;更不加鹽,是不想你聯(lián)想到失敗的淚水那咸咸的味道,緊張焦慮。愿你能了解這一份平常心的可貴。
兩年前,她還在讀高三,天天穿著寬大的校服靠在桌邊奮筆疾書。她是個“不錯”的學生:乖巧勤奮,保持著班上十幾名的成績,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販蕚渲呖?。“不錯”的另外一層含義是:她不是個“拔尖”的學生,在一次次模擬考中,她的名字前面總還是有一長串更加優(yōu)秀的名單。
誰也不曾料到,6月的最后“決戰(zhàn)”,她一鳴驚人,將眾人都比了下去,考了全班第二名。
現(xiàn)在這個女孩正悠然地行走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qū)如畫的風景里,平和地微笑著,白裙飄揚,她,就是杜漪婷。
杜漪婷成了“學姐”以后,時常會有學弟學妹們來討教“超常發(fā)揮”的秘訣。其實考試哪有什么秘訣呢,只有扎實復習才能考好。想當年,她可是老老實實地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看書,一門一門復習學科知識點,一道一道總結(jié)解題方法,一頁一頁反思錯題本上的內(nèi)容,點滴之處皆用功,才能在考試中游刃有余。至于第十名為什么會變成第二名,杜漪婷笑著說:“心態(tài)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相信各位也都聽過不少“前輩”的“傳說”吧——某某高考超常發(fā)揮,成為“黑馬”;某某平時成績一般,高考一下子突飛猛進等。其中的真正秘訣就是在任何時候都要擁有一顆平常心。
對于一些性格本來就外向且充滿自信的同學來說,其實只要發(fā)揮自己不會“怯場”的優(yōu)勢就好。杜漪婷就是這種類型的人,她更是笑稱:“我越到大場合就越是興奮,高考場合多大啊,我覺得既高興又刺激,連什么是緊張都忘記了。”相反地,班上有幾位本來成績很好的同學,卻因為沒調(diào)整好心態(tài),高考的時候患得患失,緊張不堪,
最終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
當然,平常心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很多同學看著倒計時牌上的數(shù)字一天天減小,就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時常懷疑自己的實力到底夠不夠。四月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月,從踏實的復習狀態(tài)變成緊張的沖刺狀態(tài),主要還是在于心態(tài)的過渡。杜漪婷有三條“錦囊妙計”可以幫助大家克服自卑和焦躁的不良情緒。
第一條是要看清高考的真面目。高考不是“老虎”,題目也不會“吃人”,難題只是一小部分,完全沒必要戰(zhàn)戰(zhàn)兢兢、苛求完美地反復去鉆牛角尖。其實大部分高考題都是簡單的,是“等待采摘的蘋果”。
第二條是要了解自己的“真水平”。現(xiàn)在都四月份了,時間不多,不用去管別人的水平是好是差,多一輪復習就多一點進步。只要今天的自己贏過昨天的自己,那就是勝利,就值得高興和滿足。
第三條就是花一點點時間來靜修、冥想,拋開眼前的挫折。想什么呢?你可以想象一下未來——幾年以后,實現(xiàn)了理想,高考就仿佛人生路上一個半大不小的土包,爬的時候有點累,回頭看時也就那么回事——這樣一來,近在眼前的這場“大決戰(zhàn)”就不那么有壓迫感了吧?
也想成為“傳說”嗎?知道怎么做了吧?勝利之光在前方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