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慶香
淮北地區(qū)日光溫室越冬辣椒高效栽培技術
史慶香
以前淮北地區(qū)日光溫室栽培多以越冬黃瓜、番茄為主,品種比較單一。徐州農校蔬菜教研組率先進行了越冬辣椒的栽培試驗并一舉成功,取得了較好的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目前正迅速在蘇北地區(qū)推廣。
選用耐低溫,耐弱光的抗病品種,是奪取越冬辣椒高產(chǎn)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據(jù)我們觀察試驗,宜選用微辣型的蘇椒5號博士王、康大301、康大401等。
越冬辣椒實行育苗移栽,培育適齡壯苗,無病苗是高產(chǎn)的基礎。
2.1 適期播種
據(jù)試驗,越冬辣椒的適宜播期為8月底9月初。
2.2 種子消毒
辣椒病毒病是淮北地區(qū)乃至全國近年生產(chǎn)中的重大病害,特別是越冬栽培,育苗期間溫度高,發(fā)病嚴重。播前采取藥劑浸種消毒,即將種子放在清水中漂洗,除去殘花、果皮、枯葉等,浸泡4~6 h后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30 min,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2.3 苗期管理
辣椒播種多用濕播法,出苗前注意保濕,出苗后及時間苗、定苗,保持苗距3 cm左右,3~4葉時,用紙筒法分苗,10月中旬,天氣漸冷,及時在苗床上搭建小拱棚,較強寒流來臨前扣棚覆膜。寒流過后,氣溫回升,要及時通風降溫,低溫煉苗,切忌扣棚后苗床溫度過高,定植前幼苗徒長,降低抗寒性,苗期還應注意防止蚜蟲為害,定植前可用72%杜邦克露800倍液或26%瑞毒霉1000倍液噴霧,防治辣椒疫病等病害。
3.1 定植期
日光溫室越冬辣椒適宜的壯苗標準為:8~10片真葉,帶較大花蕾。苗齡55天左右定植,徐州地區(qū)一般在10月底11月初。
3.2 施足基肥
每667 m2施優(yōu)質腐熟農家肥4000~5000 kg、過磷酸鈣50 kg、尿素40 kg、氯化鉀40 kg。
3.3 釀熱高畦定植
定植前10天,先按照所建日光溫室的開間,確定辣椒栽培畦的寬度,淮北地區(qū)日光溫室的開間一般為3~3.3 m,每間可作成3畦,每畦寬1~1.1 m。然后在栽培畦的正中間按寬50 cm,深40 cm開溝,溝內填麥秸,稻草或樹葉等釀熱材料,用稀釋后的人糞尿打濕踏實厚20 cm,之后將溝覆平,在其上作高15 cm,上口寬60~70 cm的小高畦,每畦定植2行。小高畦作好后溫室立即扣棚覆膜,提高地溫。
3.4 定植密度及方法
小高畦上采取大、小行定植,小行距40~50 cm,兩畦間大行距60~65 cm,株距25~30 cm,每667 m2栽植4500株較為適宜。定植時,可在小高畦上按所定行距,株距,錯位開穴,每穴1株,紙缽面與畦面相平,水穩(wěn)苗栽植。
3.5 地膜覆蓋,膜下澆水
辣椒定植后,在小高畦上兩行辣椒之間開一條寬15 cm、深10 cm左右的小溝(溝土培在辣椒行間形成兩個小壟),用于生長期間澆水。然后用地膜采用破膜掏苗法進行全面覆蓋包括兩畦間的大行走道,地膜破口處用土封嚴,以后澆水時,在高畦北頭溫室走道一側,揭開地膜,讓水從膜下溝中流過。
4.1 棚室管理
越冬辣椒的棚室管理基本同越冬番茄。但在溫度掌握上每階段需比番茄高3~5℃。在嚴寒的1月下旬至2月初,還可在棚內搭建小拱棚,進一步防寒保暖,保證辣椒開花結果對溫度的要求。可根據(jù)溫室的開間,每間用竹片或竹竿搭成一個高70 cm左右的小拱棚,用廢舊農膜覆蓋,每天下午溫室蓋草苫后將室內小拱棚蓋上。上午揭開草苫后將農膜取下,放在走道上,這樣可提高株間的溫度2~3℃。
表1 加蓋小拱棚后的保溫效果(早上7:00)
表2 摘除門椒、對椒側枝生長及開花結果情況
4.2 植株調整
為增加辣椒的開花結果,可采取摘除門椒、對椒花蕾的方法,加強營養(yǎng)生長,促使主莖上腋芽形成側枝。這樣雖然使辣椒的上市時間有所推遲,但由于門椒、對椒的數(shù)量少,價格也較低,對產(chǎn)量和效益影響不大。而側枝的產(chǎn)生,又相當于形成3~4個新株,使開花結果量大大增加,產(chǎn)量和效益顯著提高。
進入嚴寒冬季,外界氣溫較低,特別是遇到連續(xù)陰雪天氣,溫室內溫度偏低,辣椒開花后往往不能完成授粉受精的過程,而導致脫落。采用300 mg/L的2,4-D藥液進行?;ǎ碳だ苯穯涡越Y實,同時也有加速果實膨大的作用。具體操作時,用毛筆將2,4-D藥液涂在辣椒花柄上,注意不要重復,不要沾到辣椒葉上。
4.3 肥水運用
辣椒定植后10天左右可追肥澆水1次,揭開地膜將磷酸二銨溶液隨澆水均勻地澆在高畦水溝中。每667 m2用量10 kg。辣椒坐果后配合澆水重施1次,每667 m2用磷酸二銨20 kg挖穴追施,以后每隔20天左右用尿素追肥1次,每667 m2用尿素10 kg。進入5月下旬生長勢明顯減弱,根系吸收能力降低,應使用磷酸二氫鉀加少許尿素進行根外追肥。防止早衰。進入結果后期要勤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4.4 張掛反光幕
琴弦式日光溫室靠近走道一側,白天光照較弱,溫度較低,該部位的辣椒生長較差。將反光幕張掛在溫室脊柱前,可把原來照射到后墻上的部分光線反射到幕前辣椒行間地面,從而增加溫室內的光照強度和溫度,據(jù)測試,反光幕前的光照強度近幕處增加30%~40%;遠幕處(幕前2 m)可增加5%~10%,幕前一般增溫2~3℃。該項措施對辣椒增產(chǎn)效果明顯,一般可增產(chǎn)15%左右,而反光幕的投資很少。張掛時將幅寬1 m的反光幕用細鐵絲,固定在東西走向脊柱前,離地面30 cm。辣椒定植后即開始張掛至翌年3月底外界光照增強后,可將反光幕撤下,防止造成幕前強光、高溫影響辣椒生長。
4.5 進行二氧化碳施肥
在溫室內釋放氣體CO2,提高CO2濃度是辣椒增產(chǎn)的一項重要手段,在辣椒上應用效果特別顯著。目前,日光溫室內CO2施肥的方法有多種,如鋼瓶放氣法、化學反應法、發(fā)酵法等,各地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選用。我們采用雞糞發(fā)酵法,按100 m2的溫室面積在走道南側放置一個大缸,將雞糞和切碎的豆餅按2∶1的質量比放入缸內,加滿水,幾天后就可發(fā)酵產(chǎn)生CO2。待缸中無氣泡產(chǎn)生時,需要重新加料,發(fā)酵后的殘物是很好的有機肥。
5.1 辣(甜)椒病毒病
農業(yè)防治,選用抗病品種,適期播種,使結果盛期避開病毒高峰;種子消毒,先用清水浸種2~3 h,再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泡20 min,待清水淘洗干凈后再催芽播種;及時防治蚜蟲;藥劑防治,可用Ns-83增抗劑100倍液,分3次防治,定植前10~15天為第1次,定植至緩苗后為第2次,盛果前期為第3次;也可用0.1%硫酸鋅、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防治。
5.2 辣(甜)椒疫病
選用無病新土育苗或對床土進行消毒,用25%瑞毒霉或5%百菌清按每1 m2用8 g加10~15 kg細土拌勻,播前將2/3藥土施入床面,播后將剩余1/3藥土蓋種;加強田間管理,注意通風透光防止?jié)穸冗^大,選晴天澆水;澆水后提溫降濕,避免高溫高濕;及時拔除病株并清除出棚室。藥劑防治,定植后發(fā)病前可噴80%代森錳鋅600倍液加以保護,15天1次。發(fā)病初期可噴灑40%甲霜靈可濕性粉劑2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4%殺毒礬M8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交替防治,每隔7~10天1次,連續(xù)2~3次。棚室中可使用45%百菌清煙劑熏蒸,每667 m2250~300 g;或5%百菌清粉塵劑,每667 m2用1 kg。每隔7天左右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史慶香,江蘇銅山縣農業(yè)局,銅山縣銅山新區(qū)府西路,221116,電話:13852089899,E-mail:jstsygf@163.com
200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