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培有
【摘要】數學差生的成因很多,有主觀的原因,也有客觀的因素,我們應該從提高學習興趣、改變教法、激發(fā)智力、指導學法等方面轉化數學差生。
【關鍵詞】培養(yǎng)興趣;指導學法;尊重差生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關心和重視差生的轉化工作,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跨世紀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因此初中數學教育中轉化差生工作十分必要和緊要,下面就如何轉化“差生”談一點粗淺意見。
1. 加強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差生對抽象的東西比較難于理解,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能把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達到聲形并茂的特點,帶給學生良好的多種感官刺激,激發(fā)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獲得內心喜悅和享受,也使得學生的注意力更為集中,思維更為活躍。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善于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具體事物去說明數學知識,用數學知識去解答學生感興趣的實際問題.從這些學生常見又感興趣的事物中提出他們沒有想到或解答不了的問題,能有效地激發(fā)求知欲望。老師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創(chuàng)設情境,以滿足不同學生不同的心理要求,使每一個學生充滿強烈的求知欲。如課堂提問,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有針對性地設計,使優(yōu)生高有所攀,差生學有所望。在教學中注重提問的技巧和內容,設計問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且讓差生回答問題不感到吃力,并有規(guī)可循,答對了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答錯了,也盡力引導,啟發(fā)學生自己糾正過來,逐步嘗到成功的喜悅。
2. 改變教法,適應差生的特點
差生認識能力和思維能力差,因此根據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靈活多變.講課時要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盡量降低學習難度,分散難點,給予模仿性練習的機會.還要加強變式訓練,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情況及時得到反饋。講授速度要適合差生的接受情況,必要時應該放慢鏡頭.講課語言應盡量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另外特別應加強直觀教學,凡能利用直觀教具的應盡量利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在課堂上學習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內容;在課外,注重實踐,把課堂上所學所感運用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不僅巧妙地讓課堂知識復現,得到及時的鞏固,而且更大程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體會到數學的意義。
3. 尊重差生,用愛去激發(fā)他們的智力
一般來說,差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經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師對自己”以誠相待“,不歧視,不諷刺,不打擊,不揭短.差生有一個怕遭冷落的心理.有的老師往往過多注意到他們的缺點、短處,經常在辦公室、教室或公眾場所批評、貶低、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學生常受到批評就會對老師產生反感和增恨等逆反情緒,長此以往,學生的自尊會受到極大的傷害。因此,我們教師就更需要用愛去溫暖他們的心田,用愛去開發(fā)他們的智力。只有對差生抱有誠摯的愛,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熱愛學生,融洽的師生感情是轉化差生的思想基礎和前提。比如,在數學課堂上,老師提出問題時,隨之對差生投去一個充滿信任的、親切的目光,一張和藹可親的笑臉等都會在他們心中掀起波濤,此時學生的接受能力最強,教學效果最佳。
4. 降低要求,減輕作業(yè)負擔,幫助差生掌握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
對于數學作業(yè),應以課本為主,不搞偏題、怪題,不搞題海戰(zhàn)術。題量要適中,可以結合學生能力,拉開檔次,不搞一刀切。注意引導學生發(fā)現解題規(guī)律,掌握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數學題目千變萬化,但其規(guī)律和類型都是有限的。引導學生抓解題規(guī)律,用規(guī)律指導練習是搞高質量,減輕作業(yè)負擔的根本途徑。如幾何題目繁多,就其類型來講不過是證直線的垂直和平行、證角的相等和不等、證線段的相等和不等、證比例式和等積式、證三點共線和四點共圓等等。而每類證明題都是有其內部規(guī)律的。
總之,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謹的邏輯性和應用的廣泛性.差生轉化是數學教學中一個長期而任重道遠的工作。在對差生的教育轉化工作中,教師必須了解掌握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從興趣愛好出發(fā),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子女一樣,有愛心,有耐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鼓勵他們積極向上,努力學習,把差生轉化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
收稿日期:20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