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曄
隨著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迅速發(fā)展,高職院校在校生人數(shù)比例占居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由于高職教育的特殊性,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面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甚感棘手。因此,探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及其解決對策就成為高職院校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近年來,在整個社會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相繼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這對于幫助高職生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素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從實踐來看,由于我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加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致使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
1.重視不足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引起高度關注和重視,在高職教育各項評估中也沒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列入評估的條目,加之許多升格后高職院校秉承傳統(tǒng)中專教育的作法,教育觀念陳舊、教學內容過時,學校仍然只把知識、技能的灌輸當作中心任務,輕視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素質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的學校領導認為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根本沒有“心育”的地位;有的認為學校應以教學為中心,要抓大事、抓教師和教學質量,學生只要不出大事就行了;有的認為現(xiàn)在學生難管,借鑒部隊軍事化管理模式就行了;有的認為學校有政治課,有政治老師就可以解決學生的這些問題,再搞什么心理健康教育等于是畫蛇添足。
2.師資匱乏
大多數(shù)的高職院校沒有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有心理輔導教師的也不具備執(zhí)業(yè)資格。而國外和香港的大學,平均每1000個學生就有一位專職的心理咨詢醫(yī)生,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職院校開展還很薄弱,制約著高職院校的健康和諧發(fā)展。多數(shù)高職院校缺乏專門的機構和場地,沒有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許多高職院校雖然設立了心理咨詢機構,但心理咨詢師多為兼職教師擔任,他們無法投入大量的精力去關注每位學生的心理健康。
3.手段落后
許多學校僅限于一塊牌子、一張桌子、兩把椅子的水平,數(shù)據(jù)收集和檔案整理完全停留在手工階段,嚴重制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層次發(fā)展,沒有借助于現(xiàn)代化的技術和設備,也沒有科學的理念和技術作支撐。有的學校僅僅依靠“心育”教師自己的主動性,任其自由發(fā)展,有的心理咨詢輔導室僅是一種擺設,對“心育”工作沒有提出明確的目標和計劃等。
二、加強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體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要使其正常有序地運轉,就必須建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體系。首先,國家教育部應正式出臺有關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明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責任,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明確規(guī)定和要求;組織編寫師資培訓使用的正式教材和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及科普讀物。其次,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把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具體任務,各地教育科研部門、高等師范院校也應積極配合,做好專業(yè)指導及師資培訓工作。第三,學校黨委、行政部門應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采取切實措施,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支持。第四,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人員培訓上崗制度,提高專兼職人員的素質,對專兼職人員的崗位要求、職稱待遇做出明確規(guī)定。第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輔導中心等專門機構。
2.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培訓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必須通過培訓使教師掌握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高職院校積極開展對從事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兼職教師的業(yè)務培訓,通過培訓不斷提高他們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備的理論水平、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并且還要重視對班主任、輔導員以及其他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業(yè)務培訓。
3.優(yōu)化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采取靈活多樣、喜聞樂見、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高職院校應該綜合運用各種資源,采用靈活多樣而又被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把心理輔導、心理訓練、社會實踐以及學科滲透結合起來,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有意識的引進、開發(fā)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資源、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普及心理健康常識、培養(yǎng)學生心理健康意識,使學生改變價值取向;開展心理咨詢,把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通過咨詢的方法解決,使每一個學生都健康發(fā)展;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研究學生中一些共性的心理問題,通過講座,澄清認識,糾正錯誤的觀念,鼓勵學生消除自己不健康的心理,樂觀積極地生活。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