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懿凡
二三十年前,對孩子而言,沒有飾物比雞尾的花羽毛更為美麗,也沒有事比假扮售票員更為快活。很多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自然而然失去它們原有的意義,但純真的回憶依然存在。
那個年代,雞被當(dāng)作奢侈品,吃雞是大事。一般只有到了年底,家里有了結(jié)余,全家人坐在一個大圓桌上共進晚餐、同賀春節(jié)時,大家才能嘗到鮮嫩的雞肉。而此時各家孩子們手上常常握著一把五彩斑斕的雞尾羽,匯集到大院子里,把最美麗的雞尾羽拼湊在一起,再尋寶似的找到生銹的薄銅板,找來廢棄的塑料管,做成一個雞毛毽子,作為接下來整一年的玩具。
那時,孩子們最大的理想是成為公交車的售票員,腰間挎上軍綠的帆布包,在車上最為擁擠時仍有自己的專座。院子里的孩子拾來各式各樣的廢紙,再將大大小小的紙片撕成條狀,寫上“兩分”“五分”“一角”的票值。接著,有權(quán)威的大孩子讓別的小朋友乖乖排成隊伍,再以極其驕傲的姿態(tài)把“車票”一張張發(fā)出去。
陽光明媚的日子,母親極愛這樣向我描繪她兒時的種種快樂。原以為她的童年暗淡如海洋中的一點微光,沒想到會如此有趣。我想每個人的童年都不會因歲月的流逝而漸行漸遠,它會成為一段純真的回憶,藏在每個人的心底。即使沉甸甸的夢想在繁花時節(jié)破碎,童年的記憶仍將會被完整保留。傷心和幸福,也許會映在別人眼中;而童年的一顰一笑,卻是刻在自己心里。
每天都是不同的一天,每晚都做不同的夢,為自己譜寫歌謠,為自己誦讀詩篇。只要生活得純粹,童年就永遠存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