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暉
1944年6月6日凌晨,英美盟軍準備兩年之久的“霸王行動”拉開序幕,人類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兩棲登陸戰(zhàn)開始了。作為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深知此次行動對于“二戰(zhàn)”乃至人類命運的非凡意義。當他用望遠鏡掃視月黑風高的海面時,內(nèi)心不禁感到一絲不安。
盡管所有的部署都已經(jīng)過周密安排。但戰(zhàn)爭畢竟變數(shù)太多,沒有誰敢確保萬無一失。何況,德軍異常強大。不僅構筑了號稱銅墻鐵壁的防御工事,還由名將隆美爾親自掛帥指揮,真不知又要有多少盟軍官兵裹尸沙場。
不管怎樣,開弓沒有回頭箭。作為最高指揮官,他必須要思考更多、更長遠的問題。眼下最急需的。就是要準備一份新聞稿。本來他想叫工作人員起草一下,轉念一想,還是決定親自來。此時,諾曼底已是炮聲隆隆,血流成河。如前所料,敵軍拼死抵抗,盟軍損失慘重。
艾森豪威爾叫來秘書,遞給他兩份寫好的新聞稿。秘書很是驚奇。分別打開一看。不由得眼眶濕潤了。艾森豪威爾平靜地說:“你知道該怎么做,快去落實吧?!?/p>
經(jīng)過一晝夜驚心動魄的激戰(zhàn),盟軍部隊終于搶灘成功,德軍開始了節(jié)節(jié)敗退的末路。第二天,盟國的廣播里播出了這樣一段激蕩人心的話:“在這歷史上最長的一天。盟軍士兵浴血奮戰(zhàn),英勇殺敵,最終取得了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功勞是屬于他們的……”此后,盟軍勢如破竹,成功地開辟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zhàn)場,加快了二戰(zhàn)的結束進程。
戰(zhàn)后,艾森豪威爾笑著對秘書說:“謝天謝地,第二份新聞稿總算沒有用上?!比舾赡旰?,當諾曼底登陸成為影視劇中反復呈現(xiàn)的宏大歷史畫面時。很少有人知道,滾滾硝煙的背后,隱藏著這樣一件小事。
歷史是不容改寫的,所以艾森豪威爾的另一篇新聞稿被湮沒在了時光里。這篇稿件里有這樣一段話:“我們的軍隊非常地勇敢和盡職。諾曼底登陸之所以失敗,完全是我個人決策失誤,判斷錯誤,我愿意承擔全部責任……”
如果說,第一篇稿件是偉大的,那么第二篇則更加偉大。在事關人類命運走向的關鍵時刻,能夠有如此的擔當,勇氣實在是驚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