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宏
摘要:閱讀是語文學科的生命,閱讀就是積累,是學生吸取前人認識生活、認識社會、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精華,然后再化為自己的營養(yǎng),課外拓展閱讀是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活水之源,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擴大積累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終身學習的需要。那么如何進行拓展教學是我們每一個教師需要思考和期待解決的一個課題。
關鍵詞:語文教學;拓展閱讀;反思與困惑
閱讀是語文學科的生命,閱讀就是積累,是學生吸取前人認識生活、認識社會、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精華,然后再化為自己的營養(yǎng),課外拓展閱讀是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活水之源,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擴大積累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終身學習的需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有的放矢地組織學生拓展閱讀,讓學生從大量的課外閱讀中,汲取養(yǎng)料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下面筆者就拓展閱讀教學中的思考與困惑寫下來,與同仁共同探討。
一、實踐中的反思
1. 對新課標下拓展閱讀教學的感受
從開學初幾篇課文上完后,自我感覺良好,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我所任教班的一個班主任向我反映,有學生在周記里反映語文課放得太開,有些內(nèi)容與文章中心沒關系,尤其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盡管新課標已實施幾年了,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還在禁錮著他們的頭腦,他們還不敢主動大膽地實踐、參與,還缺乏開拓和創(chuàng)新意識,所以,我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學生對學習語文越來越感興趣了,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那位班長還主動找到我并告訴我:“現(xiàn)在的語文課真好,我們學到了那么多的知識,并且我們膽子也大了,還敢主動發(fā)言,參與課堂的實踐活動……”一學期之后,學生不僅變得活躍了,而且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可見,新課標理念正在學生的頭腦中“開花結果”,廣大師生受益無窮。
2. 拓展閱讀教學要有中心
一位老師曾這樣講《春》這篇課文,先聽音樂,再看畫面,而后朗讀,最后討論,教學似乎到這里也就結束了,但接下來就是拓展了。老師說:“其實,描寫美好春天的不只是朱自清先生,還有巴金、魯迅,中國、外國,古詩、散文、小說;還有電影、電視、流行歌曲、舞蹈;還有春天里的民間習俗……”然后帶領同學們再看圖片、聽音樂、朗誦詩歌、唱《北國之春》和其他流行歌曲,直到下課。下課后教師的教學總結是:“現(xiàn)在不是要推進拓展型課程嗎?我用較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拓展,自我探求,自覺領悟,最后達到自我創(chuàng)造的目的?!?/p>
這節(jié)課本來是想加強課內(nèi)外銜接 ,結果卻導致“畫虎不成反類犬”,在課堂上游離課文主旨,肆意發(fā)揮,無端延伸,沖淡了文本解讀,分散了教學重點。
3. 拓展閱讀教學的數(shù)量要適中
當前的拓展閱讀還存在著一哄而上、拓展無度的現(xiàn)象。有些課堂上,忽視對課文的閱讀理解而過多過早補充內(nèi)容,結果導致一堂課下來,學生連課文中的句子都沒有讀熟;有的教師沒有很好地理解與應用文本所承載的文化內(nèi)涵,卻任意拓展延伸。如筆者近日聽到一個教師教《錢塘湖春行》,只花幾分鐘的教學時間,要學生朗讀并背誦課文,而后就補充了顯然是未經(jīng)剪裁的近2 000字的有關錢塘湖的傳說、風景介紹等,對于文質兼美的原教材是如何用簡練的文字刻畫出如畫美景的,則不再研讀、品味,課文的語言特色幾乎完全被忽略,這顯然是有悖于語文課初衷的。
4. 拓展閱讀程度要得當
以前有一個教師這樣教《安塞腰鼓》,上課時先讓學生聽錄音,然后讓學生“拓展”:“請同學們說說課文錄音的配樂都使用了哪些樂器?你還知道那些樂器?”大多數(shù)學生面無表情,只有少部分在凝神苦想,但始終沒有一個學生回答出,最后只有教師自己唱獨角戲,教師就大講特講樂器的種類:樂器分為西洋樂器、中國民族樂器、管弦樂器、敲擊樂器……以及不同的場合應該選擇不同的樂器等,然后,又放了幾段音樂,讓學生進一步辨認樂器,最后匆匆結束課文。
這節(jié)課先讓學生聽聽錄音是有必要的,讓學生了解一些樂器及樂理知識也是應該的,但是作為主導者老師應該把握好時機與程度,不能漫無邊際,隨意拓展,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二、實踐中的困惑
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不可取的,因為它禁錮著學生的頭腦,使學生缺乏開拓創(chuàng)新的意識;而新的教學理念確實讓廣大師生受益匪淺,但是,在具體實施拓展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可能還遇到很多困惑:
1. 教師方面
(1)一篇文章何時拓展最好?
(2)是不是每篇課文都要拓展?
(3)不同題裁的文章怎樣拓展?
2. 學生方面
(1)怎樣才能讓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拓展閱讀?
(2)怎樣才能讓學生進行拓展閱讀時更“到位”些?
(3)怎樣才能提高學生拓展閱讀的能力?
這些問題都有待于進一步的探索,我相信只要我們時刻想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一切為了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我們一定能做得更好。
總之,一句話,只要是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較大幫助的形式我們都可以選擇。這樣不僅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把在課堂上獲得的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在生活中得以拓展和延伸。學生在博大的生活課堂中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體驗到語文真正是一個施展才華和體驗人生的大舞臺。
(灤縣高坎學區(qū)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