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棣
日歷翻到了2009年。別了,2008年。身處在圣彼得堡的深冬,看著窗外漫天飛舞的白雪,感嘆著時間的飛逝,我手中拿著自己心愛的DV,打開視屏,回憶也隨即打開。
在這些記憶的碎片中,最豐富的當(dāng)然是屬于那段在北京做奧運志愿者的經(jīng)歷。打開第一段影像,它記錄了我第一次拿到志愿者衣服時候的喜悅,那是一種主人般情感的寄托,那一刻感覺自己承載了太多的使命。激動、榮耀、興奮,隨著新服裝的換上,變成了一段歷史旅程的動力。
隨著錄像的畫面,我的思緒回到我們演習(xí)時候。那是為了應(yīng)付真正比賽的來臨,我們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演習(xí)。我當(dāng)時是扮演一個喜歡挑毛病的觀眾,面對志愿者的服務(wù),我們總要拼命找茬。我們瘋狂地問作為志愿者的戰(zhàn)友一些很傻的問題,弄得他們很無奈。這時我旁邊一個朋友給我出主意說,你用俄語去刁難他啊,他不懂俄語的啊。我一聽,心領(lǐng)神會。我也不管做志愿者的伙伴怎么解釋,我就只用俄語跟他說話,他都快急哭了,最后悄悄對我說:你要再這樣,我就要你請客吃飯了。于是我才作罷,放他一馬。當(dāng)然,這種小小的捉弄讓我們的關(guān)系變得更加融洽了!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隆重開幕了,全中國人的熱情在這一刻得到了釋放。那種夢圓后的感動總是讓人有些懷疑自己感覺的真實性,幸好我記錄下了這一切,現(xiàn)在看到這些場面我總是很激動,很驕傲。中國給世界留下了一次無與倫比的奧運會記憶,而奧運會也留給了中國自信、驕傲和自豪。
第一天在奧運會曲棍球場上崗的日子是值得記錄的??吹疆?dāng)時的自己,覺得特別神氣,明明前一夜還有太多的惶恐和不安,但只要站在工作崗位上,馬上顯得精神十足,因為我知道,這一刻,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當(dāng)然,錄像還偶然地記錄了這樣一刻,作為一名來自俄羅斯的海外志愿者,我被那群英語幫“打壓”得很厲害,因為我是從俄羅斯來的,英語我有些忘記了,而在場館見的外賓多是用的英語,所以我見到外賓,有的時候干脆就叫身邊其他的志愿者去回應(yīng)。
那天,我還是像平常一樣站在崗位上,很程式地看著周圍的人來人往,而輪崗休息的朋友用我的DV盲目地拍著什么,突然又來了3個外國人,希望從我左邊的一個區(qū)域經(jīng)過,可是比賽的時候那個區(qū)域是用鐵絲網(wǎng)隔開了的,是為了防止觀眾進入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區(qū)域。我向他們走過去,說了一句“closed”,他們聽了有點疑惑,想再問問,可是又沒說出口,然后他們相互之間說了幾句。突然間我覺得他們說的單詞好熟悉,啊,原來是俄語!那種感覺有點他鄉(xiāng)遇故知的意味?!澳銈儠f俄語?”我馬上用俄語問道。他們聽到以后也很驚奇,連說:“對、對!你也會說俄語?”然后馬上用俄語向我咨詢了一些問題。當(dāng)時說得很開心,畢竟對于彼此都是一個驚奇。
我從沒想過會在這個場館遇到俄羅斯人,因為俄羅斯人眼中hockey代表的是冰球,對于曲棍球,還不是很多人知道。我的很多俄羅斯朋友聽說我在曲棍球場為奧運會工作的時候還很驚奇,以為夏季奧運會開設(shè)冰球項目了。后來通過交流,我發(fā)現(xiàn),向我問問題的是哈薩克斯坦奧委會的幾個官員,看著他們得到答案后滿意地離開,我感到很欣慰。原本以為自己在曲棍球場俄語就要禁聲了,沒想到在那一刻還真用上了。我周圍的幾個志愿者朋友看到我說俄語還特意鼓起掌來,說:“看,說了你有用吧!”
視屏記錄最少的是離別的時候,因為我不喜歡離別的滋味,就像看到奧運圣火緩緩熄滅的那一刻,我感性的思維總是不忍面對這種理性的畫面。最后一天,我們在場館大聲唱歌,瘋狂拍照,紀(jì)念和宣泄我們心中喜悅與傷感的情緒,而那一瞬間,依稀發(fā)生在昨天……
突然耳邊傳來了一個熟悉的旋律:“有一個夢,由我啟動……”這是北京奧運會期間我們聽得最多的《志愿者之歌》。它讓我沉醉于回憶,忘卻此時我還身在俄羅斯,并且告別了2008。
曾聽人說過,有回憶的人是富有的。這一刻,我更加體會到了回憶的價值,感謝2008北京奧運,留給了我這些珍貴的記憶……
神州學(xué)人2009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