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年是一出中國文化的全本戲

      2009-06-15 02:40郭文斌
      北京文學(xué) 2009年5期

      郭文斌

      臘八一過,心里就亂起來,做事不能專注,思緒總是往老家跑,就像著魔一樣。再看新聞,整個中華大地上都在涌動著回家潮。讓人感動,也讓人憂傷,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為此,我寫過短篇《大年》《點燈時分》《五谷豐登》,寫過散文《臘月,懷念一種花》《年是一個憂傷的驛站》《點燈時分》《燎干》,但仍然覺得沒有走進她。因為一個特殊的因緣,今年只能在城里過年,在一種類似失戀的狀態(tài)中,我站在大年的門外,重新打量,驀然發(fā)現(xiàn):大年是一出演義。

      大年是感恩的演義。尋根問祖也好,祭天祭地也好,給老人大拜年,走親串戚也好,都是教人們不要忘本。連同一草一木,一餐一飲,半絲半縷,都在感念之列。《說文》釋“年”為五谷成熟。而五谷成熟之后呢?感恩啊。于是便有了“臘”,《說文》釋“臘”為十二月合祭百神。把一年的收獲奉獻于祖先靈前或諸神的祭壇,對大自然和祖先來一次集中答謝,知恩思感,這便是中國人的邏輯。在享受五谷豐登的喜悅的時候,在品嘗佳肴美味的時候,在沐浴闔家團圓天倫之樂的時候,感念天地化育,感念風(fēng)調(diào)雨順,這便是年了。這種感恩之情,滲透在大年的每一項活動中。而諸如“三陽開泰從地起,五福臨門自天來”這些對聯(lián),則是對天地直截了當?shù)母卸髟~。而每年必請的年畫《孔子演教圖》《三皇治世圖》則是對致力于改良世道人心的圣人的禮贊。

      禪宗有句話頭“因何而來”,是說人因何而來,生命因何而來,我想可能就是為感恩而來。所以我們在最感動的時候,恰恰是在感恩的時候。你看那“感恩”的“感”怎么寫,是“咸”下面一個心,什么意思呢?就是全部的心。而“恩”是“因”下面一個“心”,什么意思呢?心的來頭。事實上如果我們有足夠的細心去體味,我們就可以從一粒米中看到造化的恩情。一粒米它作為一顆種子進入土地到來年變成一株莊稼的時候,我們可以想象,其中包含著多少陽光、地力、風(fēng)之調(diào)、雨之順,包括時間,包括耕耘者的汗水和期待。所以年的意義,就是要讓我們在大豐收之后,回到一餐一飲,回到一粒米,去發(fā)出我們內(nèi)心的那一份感激,對陽光的,對大地的,對雨水的,對風(fēng)的,包括對時間和歲月的。

      真是歲月不盡感激不盡。

      這種感恩之情在最為典型的社火祝詞《十進香》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劉炎昌進廟來雙膝跪倒,經(jīng)爐里點著了十炷信香;一炷香燒與了風(fēng)調(diào)雨順,二炷香燒與了國泰民安;三炷香燒與了三皇治世,四炷香燒與了四海龍王;五炷香燒與了五方土地,六炷香燒與了南斗六郎;七炷香燒與了北斗七星,八炷香燒與了八大金剛;九炷香燒與了九天仙女,十炷香燒與了十殿閻君。

      從中,我們既看到了中國老百姓智慧而優(yōu)美的數(shù)字修辭,從一到十,真是再圓滿不過,再巧妙不過;又看到了中國老百姓全面系統(tǒng)的感恩和敬禮,把這些給了他們無限希冀和美好幻想的古典的意象全部納入歌頌之列,恭敬之列,感謝之列。這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十大關(guān)系。每次傾聽,都忍不住要熱淚盈眶。

      感恩是鄉(xiāng)土中國永恒的話題。它滲透在中國人的每一項活動中,滲透在中華民族的每一個節(jié)日中,包括婚葬嫁娶。且不說葬禮,單拿人們最熟悉不過的婚禮來講,它本身就是一個感恩節(jié)。夫妻雙雙拜天地,拜高堂,互拜,就是最為集中的章節(jié)。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人的成長,包含著多少造化的慈悲,包含著多少父母的心血。只要是一個有心人,女嫁男娶的時刻,他首先應(yīng)該想到的是感謝父母。而在民間比較古典的婚禮上,是必設(shè)一個祭桌的,是必要請祖先來見證我們的誓言,我們的愛情。那一炷香不點燃,是不能結(jié)婚的;那一個頭磕不下去,是不能成為嚴格意義上的夫妻的。所以古典的婚禮,它既是婚禮,也是感恩禮。再說夫妻互拜,那也是感恩的范疇。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數(shù)百萬億的人群中,一男一女能夠相識,相知,相愛,最終走到一塊兒,結(jié)為百年之好,這中間有多少需要我們?nèi)ジ心畹臇|西。所以古典的婚禮其實是一場古典哲學(xué)的演義和教育?,F(xiàn)在都市的婚禮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游戲,一個司儀在那兒不著調(diào)地造一些幽默,引導(dǎo)大家說鬧,然后大吃大喝。但是中國古典的婚禮不是這樣,它是非常神圣的,也是非常莊嚴的,它要讓我們通過它深深地體會一個概念:天作之合?,F(xiàn)在有不少愛情專家鼓吹愛情可以通過他們發(fā)明的公式謀算所得經(jīng)營所獲,假如古人聽到,我想一定會笑掉大牙。天作之合,這個概念,只是想想都覺得奧妙無窮。天作之合,那是一個多么浩大的恩情。想想看,兩個人能夠同時代生到同一個星球,該是一種多大的稀奇多大的恩典;之后又能夠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又是一種多大的稀奇多大的恩典;相遇又能相識,又是一種多大的稀奇多大的恩典;相識又能相知,又是一種多大的稀奇多大的恩典;相知又能相愛,又是一種多大的稀奇多大的恩典;相愛又能相合,又是一種多大的稀奇和多大的恩典。只要我們想想這種遞進關(guān)系中的概率,想想那個時空點的因緣際會,從時間的無量劫分之一,到空間的千百萬平方公里之一,到人頭的百萬億分之一,再到億分之一,再到萬分之一,再到千分之一,再到百分之一,再到二分之一,這其中,該是蘊藏著多少緣分,多少慈悲。只有這樣去推想,我們才能理解什么叫天作之合。既然是天作之合,我們怎么可以不去珍惜她的苦心和成果。所以古人所說的結(jié)發(fā)二字,連理二字,秦晉二字,它的里面包含著多少的期待和囑托。就是說我們不能輕言分手,因為它是天作之合,它是秦晉之好,它是連理之枝。這個恩情,我們?nèi)绾螆蟠鸬昧耍鼊e說蘊藏在兩人身上的“年”。這也許就是民間為什么認為把婚禮安排在“亂歲”(臘月二十三至除夕)期間才大吉大利的真實“內(nèi)幕”。

      大年是孝的演義。孝是中國倫理的基礎(chǔ)?!兜茏右?guī)》里面有一句話“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就是說一個孝子,他做學(xué)生會是一個好學(xué)生,做農(nóng)民會是一個好農(nóng)民,做官會是一個好官,為什么呢?因為任何人生的污點和道德上的缺失,都會使父母不開心,都是不孝。這也就是中國文化把孝作為根本的原因,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萬能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或者說是道德力。而大年則把孝以一種約定俗成的方式儀軌化,又以一系列儀軌神圣化。在古代中國,大年的許多議程,都是在祠堂里進行的,它的核心內(nèi)容是一個孝字。當一個人進入祠堂的時候,就不由得不心存高遠,志在君國。因為只有如此你將來才有資格位列“仙班”,并且讓你的子孫后代沐浴來自你的光榮;否則,一個人如果因為“德有傷”而被從祠堂開除,那對他的子孫后代將是一種怎樣的打擊?為此,每年的祭祖大典,既是感恩,又是鞭策,本質(zhì)是在演孝。再比如,大年初一作為兒孫,我們都要很莊嚴地給祖父祖母和父母高堂磕上一頭,那一刻你會覺得只有那樣一拜才能表達對老人的祝福。當你而且只有當你的膝蓋落在土地上的時候,你才能體驗到那種恭敬和崇敬,才能體會到一種你站著或躺著時無法體會的感動和情義,因為那一刻你變成了一種接近于母親胎內(nèi)的姿態(tài),我想那也是一種孝的姿態(tài),感恩的姿態(tài)。

      單說大拜年,它在故鄉(xiāng)既輕松又莊嚴。大拜年是從哪一戶人家開始的呢?在故鄉(xiāng)不是說誰家的級別高就先去誰家,而是看這個村子里面誰輩分高誰年長,就選這戶人家作為大拜年串聯(lián)的開始,無論窮富,無論性別,人們所尊的就是一個壽,一個輩分。對長者的尊重是中國古老倫理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強調(diào)。如果細細考究,這個大拜年,包含著很多很多的人情在里面。正月初一在村里拜年,正月初二呢,做女婿的就要去岳丈家拜年,這樣的一個次序是符合中國人的邏輯的。在故鄉(xiāng),初二去岳丈家拜年是“法定”的,你娶了人家的女兒就意味著你要承擔(dān)一部分孝道,這也是感恩的要義。

      因此,我是不同意“年”的怪獸說的。如果說真有一種怪獸需要在歲尾年初去驅(qū)逐,那這個怪獸就在人的心里,它是貪婪、自私、嗔恨,包括無情無義,包括沒有感恩心、敬畏心和慈悲心。

      大年是敬的演義。“志在春秋功在漢,心同日月義同天”,這是關(guān)帝廟門的對聯(lián);左秦瓊,右敬德,這是門神。每逢大年,這些句段和意象都不可避免地進入我們的視線,這是我們對忠義的最初感知。因此,借助大年這個必由之路,中國人讓一代又一代的后生一年一度地接受對忠義的懷念和敬仰,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們知道,只有忠義才配享受香火,才配在如此莊嚴和神圣的時刻享受禮敬。

      在古人看來,年一定是神圣的。且別說古人,就是父輩,對年的感情也和我們大有不同。洋蠟問世好長時間了,但父親堅決反對我們用洋蠟祭神,說洋蠟不干凈,而堅持親手用蜂蠟做;洋紙馬出現(xiàn)有些年份了,父親也不讓我們圖省事,還是堅持讓我們自己用印模印;同樣,父親反對我們買機印對聯(lián),堅持手寫;反對我們買機封年禮,堅持手包。元宵節(jié)也同樣。每年在夏天打麥的時候,父親就已經(jīng)準備元宵節(jié)點燈用的麥秸了,挑最正直的,用凈紙包了,放在院墻高處的蜂窩里,以免污穢等等。他之所以如此,無非是想保持一個“恭”,堅守一個“敬”,完成一個“真”。再比如,父親把買灶神、門神像不讓我們叫“買”,而叫“請”;把點香不讓我們叫“點”,叫“上”,則是直接的敬辭了。

      而敬,在更多的時候則體現(xiàn)為一種靜。大年中的一切儀軌,可能都是為了幫助人們進入這個靜,包括社火和爆竹那種動態(tài)的靜。因此,在老家,我們恰恰覺得春晚是一種打擾。為什么呢?除夕的本意是守歲。我們且別去追溯“守”的原義,單看它的會意:“屋子”下面一個“寸”。它告訴我們,屋內(nèi)是一寸一寸的光陰,需要我們一寸一寸地用心去守護。故鄉(xiāng)又把守歲叫“過夜”。我在短篇《五谷豐登》里面寫到我是反對簡化漢字的,但是那個“過”我覺著簡化得非常到位,“走之兒”上面一個“寸”,它告訴你,時間在一寸一寸地移動,當我們回到當下,去一寸一寸地體味時間的時候,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守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過年”。從這個意義上說,什么叫大年?大年就是一寸一寸地享受時間和空間。而這時候的任何喧鬧,或者說任何非自然的喧鬧,它都是一種打擾,何況像春晚那樣人為的巨大的喧鬧。

      為此,假如有一天我們能夠取消春晚,可能會讓年味大增。

      大年是“和合”的演義。和是和諧,合是團圓。一年的奮斗和汗水,只有回到團圓,落實到和諧上才有意義。這,也許就是勢不可當?shù)幕丶页钡木売砂桑烤褪侨藗儾幌奚汗?jié)期間大賺反而付出大量旅途開支歸巢的動因吧?一年是如此,一生也同樣。假如我們的一生不能落實在“和合”二字上,也是虛度,也是錯過。正是基于這樣的理解,才有“和氣生財”“和氣致祥”這些成語。在古代,人們干脆把“和合”尊為仙人,稱為“和合”二大仙。無論是萬里之遙朝發(fā)夕返的“萬回”之說,還是親如兄弟愛如夫妻的“寒山拾得”之說,都不離“和合”二字的本義。每一個上年紀的中國人,大概腦海中都有一個“和合”二仙的模樣,也有一個“荷”和“盒”的意象。

      團圓飯,特別是除夕的團圓飯,它不是簡單的一頓飯,它在更多的意義上是一個倫理上的安慰,或者說是一個倫理上的需求,或者說是一個倫理上的象征。團圓意味著健康,意味著平安,意味著綿延昌盛。這也就是為什么一年的辛苦和汗水只有落實到團圓上才有意義。所以中華民族關(guān)于家,關(guān)于族的理解,它的最為核心的,或者說是最有代表性的體現(xiàn),就是大年除夕的團圓飯,一家人一族人能不能坐在一桌上,它已經(jīng)不單單是一頓飯的問題,而是這個家的圓滿程度,幸福程度,昌盛程度。大年三十,習(xí)慣上我們都要吃餃子,而餃子呢?它不同于面條,不同于菜,它是一種包容,一種和合,一種共享,一種圓融,它象征著團圓、幸福和美好,它本身就像荷花象征著和合一樣。

      團圓之所以如此重要,還因為它是一個憂傷的話題,一個永恒的憂傷話題,因為它從一定意義上講是分別的代名詞,因為沒有分別就沒有團圓。團圓給人們的渴望因何如此強烈?就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分別,而且分多合少;也正是因為分得太久,合才顯得特別甜美。而作為人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奔波是難免的,出游是難免的,為了生計走南闖北是難免的,無論做官做商做工。特別是現(xiàn)代社會,大多數(shù)人事實上都是游子,而游子盼歸,這本身就是憂傷的話題。所以如果我們在喜慶之外,在大紅大紫之外,要給大年再找一個色彩,那一定是憂傷了。過完大年,點完明心燈,我們又要出發(fā)。所以大年它是一個巢,也是一個港口;是歸帆的地方,也是千舟競發(fā)的地方;它是驛站,又是岸;最終是伴隨游子走天涯的三百六十五個夢。

      再說和合??梢宰鳛橹袊吮砬榈哪戤嫛耙粓F和氣”,居然可以讓一個人端居圓中,甚至就是一個圓,真是再智慧不過。而中國人記憶中的經(jīng)典意象“福祿壽”三星,在我理解,和“和合”二仙有著脫不了的干系。他們笑口常開,以八千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經(jīng)百萬億劫不惱不怒,歷百萬億劫無怨無憂。當一個民族以這樣的意象作為圖騰,她,怎么不可以萬古長青?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設(shè)若一個人正在生氣,看到這樣的年畫,他的臉上該出現(xiàn)怎樣的表情?

      什么是福,什么是祿,什么是壽,答案就在他們的臉上。

      在老家,只要人家填了“三代”(在紅紙上填寫的祖宗三代神位,比如我們郭家,就寫郭氏門中三代宗親之神位),大年初一都要去上香的,即便兩家是仇人。在老家,許多冤家就是大年初一這天和好的。人家都能進門來,在三代前上香,在祖宗前磕頭,我們還有什么不能原諒的,于是握手言和。就是再大的仇恨,如果這天你不去人家三代前上香,那全村人都會看不起你;假如你去了,對方不讓你進門,那全村人從此就會不進他家的門。

      正是基于這樣的民間條例,大年成了一個天然的和事佬。包括大年初二之后的“走親戚”,除了體現(xiàn)著感恩、孝和敬的主題之外,還是對鄉(xiāng)村倫理的一種自然維護。

      這種和合還體現(xiàn)在非人間倫理上。你比如,大年期間門神、藥神、土神、喜神、吉神、財神、井神、梯神、路神、場神、車神、水神、牛頭馬祖等等眾神共慶的場面,無不上演著一種和合大戲,也體現(xiàn)著中國文化讓人感動的包容性。再比如,三十的火元宵的燈,每個房間要通明。它是在兩個不同的時空點上,以火和燈演義一種平等性。故鄉(xiāng)的講究是大年三十晚上每個屋子都是不能黑著燈的,無論是牛窯羊圈還是雞棚狗舍,都要給它一盞燈,都要“進火”,不能有一處黑暗,不能有一處光明的盲區(qū),真是天涯共此時,光明共此時。元宵節(jié)的燈也一樣,應(yīng)該分配在每一個層面,包括倉屯、井欄、草垛、磨臺、蜂房、燕窩,甚至桃前李下,都要和人一樣擁有一盞燈,都不能有遺漏,這就是中國人的“眾生”理念、平常心和平等觀,它的背后還是一個“合”。

      大年是“天人合一”的演義。這種演義從“臘八”就開始了。關(guān)于“臘八”的傳說有許多,在我看來,它旨在提醒我們從功利中回來,“難得糊涂”一下,享受生活,享受當下。因為回到當下是對諸神最大的禮贊,也是對生命的最大關(guān)懷。“慈悲”的“慈”,是“茲”下面一個“心”,就是現(xiàn)在的心。古人借之告訴我們,回到當下是最大的慈悲,因為只有你回到當下,你的心才在現(xiàn)場,而只有你的心在現(xiàn)場,你才在“生”之中,才在“人”的“職分”之中,你也才有感恩的資質(zhì),甚至就是感恩的本意。而“忙”則是“心”的“亡”。

      在中國古老的哲學(xué)體系中,無論是儒,還是釋,抑或是道,“天人合一”都是它們的核心指歸。為了達到這種天人合一,我們需要臘八的“難得糊涂”,需要從小年開始的除塵。“難得糊涂”是讓我們從慣性和速度中解脫出來,從功利和世俗中解脫出來;除塵是讓我們從污染中解脫出來,從塵垢中解脫出來,而從一定意義上去講,慣性和速度也是灰塵。我們之所以能夠在井里看到自己,那是因為井的安靜,我們之所以在湍急的河流里面看不到自己,那是因為河流的匆忙。

      人們只有掃凈心靈的灰尖,回到當下,才能走進“天人合一”,才能和諸神溝通,才能和天地同在。

      這也就是古人為什么要讓我們“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

      為此,在大年中有許多具體的要求和程序。

      聽父親講,社火中陪伴議程官的幾大靈官,在上妝之后就不許說話,整個過程,多數(shù)情況下是整整一天。因為在進入“社火”之后,你就不是一個世俗意義上的人,而是一個儺,而儺就意味著天地中介,人神共在,凡圣一體,任何世俗的表達都是不敬,都是冒犯,都是非道,包括世俗的念頭都要警惕,都要觀滅。這種極為強烈的角色意識和純粹的進入,其實貫穿在大年的所有祭禮中。為此,從臘月三十開始的一個個祭禮,無不都是一種走進天人合一的門徑。關(guān)于爆竹,也有許多說法,但在我理解,它既不是為了驅(qū)邪,也不是為了熱鬧,它仍然是喚醒世人的一種方式:通過那一聲聲一串串或脆或鈍的響聲,把我們從迷糊中警醒過來。

      “古寺無燈明月照,山門不鎖白云封”。當?shù)谝淮卧诶霞业纳缴駨R門看到這樣的對聯(lián)時,一種難以言說的美感讓自己心靈戰(zhàn)栗。那種超塵超凡,真是深入人的骨髓。在大年,你會隨時體會到這種心靈的震顫。

      而月圓之夜,點燈時分,則純粹是一種天人合一的方法論。有一年我去逛一個城里的燈會,有煙花,有鋪天蓋地的花燈,心里卻覺得十分的隔,不多時就打道回府了。當我站在陽臺上,向老家張望的時候,有一串火苗就在心里展開,心就一下子靜了下來。多年以來,我都在尋找一個詞去表達心中的那種感覺,卻很難確切。我只能勉強說,它是一種大喜悅,或者是一種大安詳。

      那是老家的元宵,深甸甸的月色中,一桌的蕎面燈漸次亮起。

      就永遠亮在一個游子的夢里。

      點燈時分,它是一個懷念,更是一個引領(lǐng)。借助那些搖曳的燈苗,我們得以走進生命的原初,得以看到釋家所講的那個“在”。

      也許這燈,就是靈魂的形狀,或者說是生命的形狀,或者說是天人合一的形狀。它本身給人一種召喚。我想每一個人在看到燈的時候,火的時候,都會有這種回到自身的感覺。所以我曾在一篇散文中寫到,暖氣片盡管給了我們溫暖,可我們覺得它是冰涼的,而爐火可能提供不了暖氣片那樣的溫暖,但是當我們看到那一束火苗的時候,一種莫名的溫暖就從心底升起。這也就是為什么許多祭禮中要出現(xiàn)火的緣由吧。也許,火的狀態(tài)就是一種當下的狀態(tài),火在點燃之前是沉睡,燃燒之后則進入另一個沉睡,只有燃燒的那一刻是醒著的?而只有亮著燈光的房間,小偷才是不敢光顧的,可是一生中客串我們心宅的小偷何其多也。這也就是元宵節(jié),點燈時分,老人為什么不讓我們心生任何雜念的緣故吧?你比如說,我問父親可以想發(fā)財嗎?他說不可以。我說可以想當官嗎?他說不可以。那干嗎呢?他說你就靜靜地看著,看那燈捻上的燈花是怎樣結(jié)起來的??粗粗覀兙瓦M入一種巨大的靜,進入一種神如止水的狀態(tài)。那一刻,我們的心靈可以說是一塵不染,就像頭頂?shù)囊惠喢髟?。所以讓我敬佩的是?chuàng)造了元宵節(jié)的這個人,他能夠把點燈時分和月圓時分天然地搭配,簡直是一件再高妙不過的創(chuàng)造。你的面前是一個燈的海洋,頭頂卻是一輪明月,那事實上就是你的心了。這一刻,你怎么能夠不天人合一呢?

      而那燈本身就引人思索。一勺油,一根捻,一團蕎面,就能夠和合成一個燈,而且油不盡則燈不滅,而最終讓這燈亮起來的則是人手里的火種,那么,人手里的火種又是誰點燃的呢?

      這難道不是生命和宇宙的奧秘嗎?

      為此,古老的元宵節(jié),在我理解,它是古智者苦心為他的后人設(shè)計的一場回到當下的演習(xí)。

      為此,我寫了散文《點燈時分》,之后又寫了同名小說,仍是意猶未盡。

      相比點明心燈,城里的鬧花燈它事實上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競技,或者說一個規(guī)模性的文化活動。而只有保留在民間的點蕎麥燈,還保存著心靈學(xué)的意義,還保留著元宵節(jié)點明心燈的原始意義。

      如此看來,人們把以紀念釋迦牟尼成道之日臘八作為大年的開始,把元宵夜點明心燈作為“大年”的結(jié)束,有著特別強烈的象征意義。因為在東方人看來,成道、明心見性意味著大解脫、大自在、大安詳、大快樂、大幸福。這些“大”,也許才是“大年”的真正含義,也是人們?yōu)楹稳绱嗣詰佟斑^年”的秘密所在。為此,“五谷”和“豐登”才有了真實的貢獻意義。否則,人生就是浪費,生命就是罪過。所謂“眾生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此生不了道,披毛戴甲還”。何況我們受用著天地造化如此豐厚的饋贈。為此,我們就不難理解孔圣為何感嘆:朝聞道,夕死可矣。

      大年是祈福的演義。無論是年畫,還是社火,還是大戲,還是各種祭禮,包括一言一行?!兑粓F和氣》《連年有余》《五福臨門》《出門見喜》《天官賜?!愤@些年畫,既是公認的中華民族符號,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意象,同時也是人們美術(shù)化了的祈福。而社火則純粹是一種媚神之歌舞,社為土地之神,火是火神。社火中的議程則是赤裸裸的祝福。比如中國人婦孺皆知的《劉海撒錢》:“一撒風(fēng)調(diào)雨順,二撒國泰民安,三撒三陽開泰,四撒四季平安,五撒五谷豐登,六撒六畜興旺,七撒北斗七星,八撒八大金剛,九撒九天吉祥,十撒十方如意?!北热纭稜钤伞罚骸按箝T樓子高院墻,鳳凰落在房頂上,鳳凰展翅人發(fā)旺,輩輩兒孫狀元郎?!北热纭都涝钤~》:“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fēng)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北热纭敦斏耥灐罚骸柏斏襁M了門,入著有福人,福從何處來,來自大善心?!本褪钦f,財神進門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首先要是一個有福人。而福從何來,福從善來。為此,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財神頌》,實事上是告訴我們財神的本意。

      而作為祭祀主體的祭祖,更不必說。兒孫福自祖德來,這是中華民族最為廣泛的因果認同。既然兒孫福自祖德來,托庇于祖先保佑,則是千家萬戶再自然不過的心愿。

      這便是古人對祈福的理解。福是怎么來的呢?福從積德行善來。在古老中國樸素的因果傳統(tǒng)中,它認為一個人做了大官發(fā)了大財不是他自己的能耐,而是祖宗陰德。為此我想,大年期間的祭祖它也是在表達著一種古人對祖先的理解:祖宗是你快樂的源頭,是你財富的源頭,是你顯貴的源頭,祖宗和后代之間有一種深沉的隱秘的邏輯關(guān)系,甚至人們把一切好運的到來都歸功為祖上有德。所以我們怎么不可以不去認真地感謝祖德,去認真地祭祖呢。《朱子家訓(xùn)》有言:“宗祖雖遠,祭祀不可不成”,并且把它置于“子孫雖愚,經(jīng)書不可不讀”的前面,以此呈現(xiàn)一種并列關(guān)系。從這個意義上說,春節(jié)期間的祭祖,他既是感恩,又是祈福,又是教育:你能有今天的健康,今天的平安,今天的榮華富貴,這是因為你有一個大后方,那就是祖宗功德,這就是中國人的因果原理。它告訴我們一個公理,做好事不吃虧,做好事絕對正確。什么叫五福臨門,什么叫出門見喜,什么叫天官賜福,都是一個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zé)的一種比較儀式化的訓(xùn)誡,這才是祈福的本質(zhì)意義。如果說你帶著很強的功利心去求榮華富貴,是求不來的。

      為此,唐五代的馮道說得好:“但凡行好事,莫要問前程?!?/p>

      大年當然是喜慶和快樂的演義。大年的喜慶如汪洋大海。她在香噴噴的飯菜和茶飲里,在紅彤彤的“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財”的句子里;她在排山倒海的爆竹聲中,也在喧天動地的鑼鼓聲中,還在滿山遍野的秦腔中;她在一家人團圓的天倫之樂中,也在孩子們的新衣服和壓歲錢中;她在燈方,在墻圍,在年畫,在門神,在對聯(lián),在社火,更在老百姓的把酒相邀共話桑麻里;她在瑞雪兆豐年的期盼里,也在普天同慶的氛圍里;甚至在《貓吃獻飯》《老鼠娶親》這些窗花里。想想看,雪打花燈,喜鵲啄梅;想想看,熱炕在暖,子孫在繞;想想看,抬頭迎春春滿院,出門見喜喜盈門;想想看,一元復(fù)始,普天同慶。注意,是“普天”,是“同慶”。

      大年的喜慶真是像根一樣埋在大地深處,埋在季節(jié)深處,也埋在華夏兒女心靈的深處,它像莊稼一樣成長,也像華夏兒女的心事一樣成長。

      這大年,就是為生長喜慶而來。

      大年的快樂如汪洋大海。且別說在現(xiàn)場,就是每一次回想,都讓人的心靈為之戰(zhàn)栗。在寫完短篇《大年》之后,我再也沒有經(jīng)歷過類似的享受的寫作流程,那真是一段記憶中的黃金。如果說我這一生還有什么足以讓自己欣慰的地方,那就是我的記憶中擁有著大年這樣的節(jié)日,或者更為深遠一點說我欣慰沒有生在城里,包括豪門顯貴之家,我很欣慰我生在了寧夏西吉縣將臺堡的一個叫糧食灣的小山村,它讓我能夠從童年開始就享受大年所帶來的那種刻骨銘心的快樂,銷魂的快樂,無緣無故的快樂。我曾經(jīng)在《大年》里面寫到過一個細節(jié),當明明和亮亮把新衣服穿上以后,正式的守歲的時候還沒有到來,他們倆就在院子里莫名其妙地跑,從這個屋跑到那個屋,從那個屋跑到這個屋,沒有緣故,就像兩尾魚,在年的夜色的河流里穿梭。那種沒有緣故的快樂,在我人生以后的樂章中再也體會不到了。那種快樂我想之所以讓我那樣迷戀,是因為那樣的快樂是純粹的快樂,沒有任何污染的快樂,沒有任何雜質(zhì)的快樂,它是一種天然的快樂。這個快樂我現(xiàn)在還說不透,它到底為何如此讓人懷念,讓人感動,讓人難以忘懷,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它跟大年有關(guān)。

      也許大年它本身就是童年的,或者說它本身就是人類的童年,本身就是無盡歲月的一顆童心,所以才如此讓人徹骨地懷念和感動。所以大年雖然說它是一個節(jié)日,事實上它已經(jīng)不單單是一個節(jié)日。它是一種類似于母親懷抱的這么一個所在。在這個特有的母親懷抱里,我們的靈魂得以舒展,得以燦爛,得以滋潤,得以狂歡。

      大年最終是教育和傳承的演義。時時處處,都在演教。無論是對聯(lián)、年畫、社火,還是祭祖、守歲、拜年,等等,無不是為了喚醒人們的正知正見,讓人們回到真善美,甚至回到生命本質(zhì)。“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這樣的對聯(lián)自不必說;“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這樣的議程詞自不必說;《朱子家訓(xùn)》《弟子規(guī)》《和氣生財》《和氣致祥》這些年畫自不必說;這種教育,還滲透在大年的每一項活動和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比如短篇《大年》中父親寫錯了一副對聯(lián),很可惜,亮亮說沒關(guān)系的,我們可以送給傻子家。父親就生氣了,他批評亮亮只有小人才欺負傻子。同樣在短篇《大年》中,臘月三十,父親帶領(lǐng)明明亮亮上完自家的墳,沒忘去亂人墳。小時候,我們?nèi)ジ昙赣H都要叮囑,請灶神時,灶君腳下的雞一定要向家里咬,狗一定要向門外咬。問父親為什么呢?回答是一個稱職的狗是不咬自家人的。貼門神時,他則叮囑我們秦瓊敬德一定要面對面。問為什么?;卮鹗敲鎸γ媸呛舷啵槺衬樖欠窒?。比如,在故鄉(xiāng),把初一到初七七天分別名為雞日、狗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人日。問父親為什么把初一定為雞日。回答是雞是“五德之禽”,它頭上有冠之美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報曉不失時是信德。再比如,每家的老人都要叮囑孩子,過年要斷“三惡”修“四好”?!叭龕骸笔菒嚎?、惡行、惡念,“四好”是“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享好?!?。單說斷“三惡”,不“惡口”,不“惡行”大家努力一下也許可以做到,但是要不動“惡念”就很難了,但是古人并沒有因為難,就降格以求。想想看,當每一個人都做到了斷“三惡”修“四好”時,那日子該是多么的祥和。

      在鄉(xiāng)土中國,大年還是一個文化展覽和交流的平臺,在我們老家西海固那一帶,有許多人家藏著一些字畫但平時舍不得掛,他害怕塵土把它染臟,只有在每年除塵之后才把它掛上。比如說最經(jīng)典的《朱子家訓(xùn)》差不多是每一家都要有的,還有《弟子規(guī)》。大年初一,大家在走村串戶拜年的時候,一方面是在拜年,另一方面就是成群結(jié)隊地去巡覽字畫?!袄杳骷雌?,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既昏便歇,關(guān)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些句子就是在小時候大拜年期間識得并潛移默化地記得的。還有一些人家在“文革”期間大著膽子把一些古字畫存了下來,這更讓現(xiàn)在的年輕人稀罕、著迷,大年初一大拜年時,他們往往可以一飽眼福。每年除夕,村里人都有一種習(xí)俗,就是到廟里去搶頭香,在等待子時到來的時間里,大家在干什么呢?在看展覽。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整整一廟墻的對聯(lián),整個一面廟墻上全是紅彤彤的對聯(lián)?!肮潘聼o燈明月照,山門不鎖白云封”這樣絕妙的句子就是在廟門上看到的。在那樣絕塵、肅穆的環(huán)境中,看到這種超凡這種脫俗的句子,你的心靈經(jīng)歷的該是一種怎樣的美的洗禮。

      再比如“保一社風(fēng)調(diào)雨順,佑八方國泰民安”,則是一種怎樣宏大的境界。小的時候不覺得,現(xiàn)在回味,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不但要“風(fēng)調(diào)雨順”,還要“國泰民安”,這就是中國老百姓的胸懷。他祈禱,他祈福,但他沒有說“保我家風(fēng)調(diào)雨順,佑我家榮華富貴”。從這個意義上講你說大年他是不是一種愛國主義教育呢?而“志在春秋功在漢,心同日月義同天”這樣的很文氣的禮贊,你絲毫不覺得他是一個民間的贊美,但是像這樣的句段,都會出現(xiàn)在每一方每一社的廟院里。再比如我們最熟悉的“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是所有的春聯(lián)里面我最喜歡的,因為在它里面包含著一種很大很大的祝福,同時又有一種棒得無法言說的天地倫理?!疤煸鰵q月人增壽”,它的大前提是“天增歲月“,才能“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它的大前提是“春滿乾坤”,才能“福滿門”?!皻q月”在前“乾坤”在前,“壽”在后“門”在后,這就是中國人的邏輯。中華民族她在任何時候都在講“國家”,在講“出家”,在講儒家學(xué)說的核心概念仁,她就是讓我們走出小家,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就是一事當前要能想到別人。那么把這個推理開來,就是這個對聯(lián),就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表達的要義。他首先強調(diào)共體,再強調(diào)個體,我想這也就是為什么四大文明古國中,其他的三個都消亡了而唯獨中華民族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因為她永遠先強調(diào)國,再強調(diào)家,先強調(diào)共體,再強調(diào)個體。他的程序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者是講人,中間是講家,然后是國,然后是天下。每一個嬰孩兒從誕生的那天起,他就在如此的教育體系中,這樣的民族他怎么會不綿延不絕呢?

      而從臘八開始,回旋在村子上空鋪天蓋地的一出出秦腔,則是情節(jié)化了的教育范本。我們在《葫蘆峪》中接受忠義的感染,在《鍘美案》中接受公義的熏陶。在大西北每一位老百姓的記憶中,大概沒有誰不知道“三對面”,請聽這段像陽光一樣照耀和溫暖著一代又一代中國老百姓的唱詞:

      公主:你向秦氏因何故

      包文正:陳世美殺妻害子罪非輕

      公主:你能問他什么罪

      包文正:定赴銅鍘不留情

      公主:當朝駙馬你焉敢

      包文正:龍子龍孫依律行

      公主:我要傳令把秦氏斬

      包文正:為臣在此你不能

      公主:要斬要斬實要斬

      包文正:不能不能實不能

      公主:欺君罔上包文拯

      包文正:理直氣壯為百姓

      ……

      一種大慈大悲的旋律在村子上空回旋,一種善惡分判的節(jié)奏在大地激動,蕩人氣,回人腸,催人淚,熱人血,直人骨,正人髓。那是簡單的音符和旋律,卻是深沉的關(guān)懷和鼓勵。她讓你在心里默默地對那個黑臉紅心的人致敬,向她高懸在公堂之上的天地精神“正大光明”致敬。

      現(xiàn)在,我才發(fā)現(xiàn),大年是一出中國文化的全本戲,是一出真善美教育和傳承的全本戲,是中華民族基因性的精神活動總集,是華夏子孫賴以繁衍生息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暖床,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準宗教性質(zhì)的體統(tǒng)。它是歲月又超越了歲月,它是日子又超越了日子。它帶有巨大的迷狂性和神秘性,這種迷狂和神秘,可能來源于中華民族的精神源頭:巫傳統(tǒng),其核心是“天人合一”。而要達到“天人合一”,“格物致知”是必要條件,“誠意正心”是必要條件,“修身齊家”是必要條件,“治國平天下”同樣是必要條件?;氐酱竽瓯旧恚砀R埠?,祝福也罷,“天人合一”既是目的又是方法論,為此,我們需要不打折扣的誠信和敬畏,需要不打折扣的神圣感,所謂“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吉兇”。這個大年,不就是一個“合”字嗎?和天地相合,和日月相合,和四時相合,和鬼神相合。這種迷狂,這種大喜悅大自在大快樂,不就來自這個“合”嗎?現(xiàn)在再去回想,為什么愛情那么讓人著迷,它也是一個合;為什么闔家團圓那么讓人著迷,也是一個合;為什么天降大雪那么讓人著迷,也是一個合;等等。所以這個“合”字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一個代表性符號,或者說代表性的意象,它所承載的,所表達的,所傳承的文化的指涉,文化的會意,文化的象征,那簡直是無法用語言去描述的,我們也許只能從年的味道里去體味,從那種無緣無故的喜悅和狂歡中去體味。

      正是這種迷狂性,才造成了海潮一樣的回家潮,造成了季節(jié)一樣的春運,才讓人們在季節(jié)的深處不顧一切地回家,像候鳥一樣,不由分說地,無條件地,回家。為此,我說娘在的地方就是老家,有年的地方才是故鄉(xiāng)。

      我們甚至可以說,大年是中華民族的一個無比美好的計謀,她把華夏文明的骨和髓,通過連綿不絕的儀式,神圣化,民間化,親切化,輕松化,出神入化……

      從臘八開始,到二十三結(jié)束,整整四十五天,大年像一個循循善誘的導(dǎo)師又像一個天才的導(dǎo)演,演義著中國文化的無盡奧義。

      懂了大年,就懂得了中華民族,也就懂得了生命本身。

      責(zé)任編輯 王童

      榆树市| 兴业县| 梁平县| 伊春市| 始兴县| 廉江市| 綦江县| 古丈县| 荆门市| 浦县| 乐平市| 刚察县| 德保县| 水富县| 高要市| 彰武县| 衡阳县| 东丰县| 莫力| 东阿县| 正蓝旗| 宣威市| 桐城市| 景洪市| 依兰县| 新龙县| 客服| 青岛市| 黎平县| 旌德县| 万宁市| 霸州市| 山东省| 天柱县| 定边县| 辛集市| 连城县| 湘潭县| 游戏| 河西区| 化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