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月江
共和國的“搖籃”
離開江西贛州,在去石城的路上,路過于都和瑞金。
于都是“長征源”。縣委縣政府大樓前廣場正中立有“長征源”紅色大字的巨石。在西門外,有“紅軍第一渡”的大橋。在邊上,還可看見東門外的“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
當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的所在地葉坪,位于瑞金市區(qū)東北邊,是一塊青山環(huán)繞的美麗盆地。從當年作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辦公地點的祠堂,以及領(lǐng)導人居住的民房可以看出,葉坪是一個比較富裕的小山村。其間,千年古樟隨處可見,房屋星羅棋布,有的毗連,有的獨院。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的郵政局、出版社、印鈔房、銀行、電臺、政治保衛(wèi)部等,分別設(shè)立在那里。草坪一角有一個小土臺,名“列寧臺”,是紅軍檢閱臺。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那座不大的祠堂里,召開了第一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工農(nóng)兵代表大會,通過《憲法大綱》《勞動法》《土地法》及經(jīng)濟政策等重要決議,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選毛澤東為主席。祠堂東西兩廡用一人高的木板隔成簡陋的小間,容納下軍事部、外交部、土地部、財政部、內(nèi)務(wù)部、工農(nóng)檢察部、教育部和國家政治保衛(wèi)局等十個部、局。一個不大的祠堂,居然變成了整個“國務(wù)院”!從紅色根據(jù)地到紅色中國,只短短18年光陰——這就是誰也阻擋不住的歷史潮流啊。
花30元錢,我買了一張《1936—2006 紀念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郵卡,以作來過“共和國搖籃”之紀念。
贛州文廟剪影
贛州文廟位于老城區(qū)東南,厚德路東段北側(cè),建在高臺上,氣勢恢宏。這一帶自宋代以來就是贛州的宗教文化區(qū),至今仍是贛州人文景觀薈萃的地方。文廟東側(cè)的慈云寺,現(xiàn)為一所小學的校區(qū),高聳的舍利塔已修葺一新;西側(cè)是武廟,清代建筑關(guān)帝殿還在,已淹沒在贛州一中校區(qū)的現(xiàn)代化新樓之中。
贛州文廟的舊址是唐代的紫極觀,宋代改為大中祥符宮,于皇祐年間創(chuàng)立縣學。文廟原占地10000平方米,整個建筑群分三組,采用平行軸線方式布局。目前絕大部分建筑為清乾隆年間建造,均保存完好,主要有大成門、大成殿、崇圣祠、魁星閣、節(jié)孝祠等等。其中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筑。高15米?,F(xiàn)存建筑物總面積3000平方米,占地約7000平方米,整個建筑群仍不失當年殿宇宏敞、氣勢雄偉的風貌。
贛州文廟是贛南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木結(jié)構(gòu)建筑群,也是江西省目前保存最好的古代縣學校址,整個建筑群山墻多為曲線且變化有致,明顯是受嶺南建筑風格的影響。大成殿的木構(gòu)件中采用異形雕花木拱,具有顯著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大成殿的屋面采用瓷質(zhì)高溫黃綠釉瓷瓦,并配以彩瓷寶頂和青花瓷屋脊及吻獸(即鰲魚),僅見于江西的部分地區(qū),且就目前保存的情況來看,在全國亦屬孤例。這樣一組保存基本完好,又具有明顯地方風格特色的清代建筑群,不失為我國古代建筑中的珍貴遺存。
郁孤臺憑吊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边@是辛棄疾憂國憂民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詞。
郁孤臺位于贛州城區(qū)西北部賀蘭山頂,東南向,山坡上是繁花如錦的花園,名“郁孤臺公園”,有寬闊的石階通向鶴立于山頂?shù)挠艄屡_。
郁孤臺得名于“坐落于山頂,以山勢高阜、郁然孤峙”,與望名生義的“心情郁悶”、“孤芳自賞”毫不相干。清同治《贛縣志》記載:“郁孤臺,在文筆山,一名賀蘭山,其山隆阜,郁然孤峙,故名。唐李勉為州刺史,登臺北望,慨然曰:‘余雖有不及子牟,心在魏闕一也,郁孤豈令名乎?乃易匾為望闕。”宋紹興十七年恢復舊名郁孤臺,并在臺北增建望闕臺。清同治九年重建,1983年6月,再次重建,并由著名書法家舒同題額。
郁孤臺是贛州最叫得響的名勝古跡,臺四周環(huán)境優(yōu)雅,花樹繁茂。倚在三樓北窗眺望,心曠神怡。寬闊的贛江自西北緩緩流來,對岸的工廠、民居,西北邊的高高的跨江大橋,記錄著贛州在現(xiàn)代化大道上行進的步伐。
關(guān)于郁孤臺的詩詞除了人們耳熟能詳?shù)男猎~《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之外,還有南宋咸淳十年任贛州知州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郁孤臺》詩:“城廓春聲闊,樓臺晝影遲。并天浮雪界,蓋海出云旗。風雨十年夢,江湖萬里思。倚欄時北顧,空翠濕朝曦”。以及蘇軾的《過虔州登郁孤臺》詩:“八境見圖畫,郁孤如舊游。山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日麗崆峒曉,風酣贛江秋。丹青未變?nèi)~,鱗甲欲生洲。嵐氣昏城樹,灘聲入市樓。煙云侵嶺路,草木半炎洲。故國千峰處,高臺十日留。他年三宿處,準擬系以舟。”有歷史文化知識的外地人,凡到贛州,郁孤臺必是他們首先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