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 平
小外孫6歲了,每天都纏著我給他講故事。有一天我實在拗不過他,就把龜兔賽跑的故事講給他聽。
這個故事你們肯定也聽過吧。兔子和烏龜賽跑,兔子認(rèn)為自己絕對能贏烏龜,于是跑到一半就睡覺去了。結(jié)果呢?等兔子一覺睡到太陽下山,它才發(fā)現(xiàn)烏龜早就慢悠悠地到了終點。這是最正統(tǒng)的童話故事,每位小讀者都在小時候聽大人為你講過吧,然后他們肯定也會在故事結(jié)束后對你說——不要做半途而廢的兔子,要做持之以恒的烏龜!
可是這個故事在我和6歲的小外孫這里,出現(xiàn)了一個新版本。
小外孫忽閃著大眼睛,對我說:“爺爺,我不要做跑得慢的烏龜,我要做跑得快的兔子。”
“可是兔子很驕傲,所以它輸?shù)袅吮荣?。?/p>
“如果我是兔子,我會一口氣跑到終點,這樣烏龜就不會超過我了?!?歲的小外孫認(rèn)真地對我分析,“烏龜只是僥幸獲勝,它根本沒有跑得過兔子的實力。一旦兔子認(rèn)真,烏龜持之以恒也不會跑贏兔子的。所以它們下次比賽,一定是認(rèn)真起來的兔子贏。”
面對小外孫的這番獨特“理論”,我吃驚得不知道該說什么。
一直以來,這個古老的童話就教我們謙虛踏實、鍥而不舍,就像“鐵杵磨成針”一樣,“龜兔賽跑”也很適用于教導(dǎo)小孩子認(rèn)識到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但現(xiàn)在小外孫卻不認(rèn)為堅持下去就會收到成果,他一定要做有實力也會堅持的兔子,不相信沒實力卻堅持的烏龜能永遠跑贏兔子。
我想了想,又對小外孫說:“這個故事還有續(xù)集,后來烏龜和兔子又比了一次。”
“哦?”小外孫來了興致?!斑@次是烏龜向兔子提出比賽,路線也是它定。你猜誰贏了?”“是兔子?!毙⊥鈱O毫不猶豫?!板e了,是烏龜。因為比賽需要穿過一條寬闊的河流。兔子跑得快,卻不會游泳,烏龜跑得慢,卻可以渡河?!?/p>
“啊?怎么會這樣!”輪到小外孫驚訝了。
“后來,兔子和烏龜經(jīng)過一次次比賽,成了好朋友。它們決定一起參加森林舉辦的越野比賽。兔子扛著烏龜跑,到有水的地方,烏龜就馱著兔子過。這樣的合作使兔子和烏龜拿到了森林越野比賽的冠軍,它們非常開心,覺得這比它們彼此之間的比賽更有成就感。”
“哦,”小外孫似懂非懂地思考著,“沒想到這個故事還有這么多‘后來……”搞了半天,是一個老故事啊可是通過這個重新包裝的故事,你們獲得了什么啟發(fā)?
首先,都是持之以恒的人,有實力的會比沒實力的更早實現(xiàn)目標(biāo)。
其次,班上的同學(xué)有擅長這一方面的,也有擅長那一方面的。如果要找同學(xué)比賽,記得發(fā)揮自己的長處!
最后,合作會使我們實現(xiàn)更大的目標(biāo),這遠比內(nèi)部比賽更讓人有成就感。
瞧,老故事也會有新意哦!
探索財富2009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