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艷雪
摘要:本文根據雙語教育概念的內涵,結合“信息技術與應用導論”課程雙語教學的實踐,分析了成功實施雙語教學的思路、階段劃分和教學方法。
關鍵詞:“雙語”教育;詞匯滲透;雙語穿插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信息技術與應用導論”課程的內容覆蓋了計算機領域中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專業(yè)名詞、術語,是計算機專業(yè)同學必修的一門專業(yè)引導課程。該課程采用“雙語”教學可為計算機專業(yè)后續(xù)課程做好理論準備和學習引導,為學生在以后學習中查詢科技資料、閱讀科技文獻打下良好基礎。
國際通行的一般意義的“雙語”教育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使用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體,使學生在整體學識、兩種語言能力以及這兩種語言所代表的文化學習及成長上,均能達到順利而自然的發(fā)展。這其中包含兩層涵義:
首先,第二種語言是教學的語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學的內容或科目。雙語教學不是英語教學,它有不同于英語教學的本質上的差別:英語教學以掌握英語這門語言為主要目的;雙語教學則是利用第二語言代替母語作為工具來傳授知識,以達到提高學生對兩種語言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知識這兩重目的。這種本質的不同決定了雙語教學和英語教學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技巧和技術上的差異;
其次,雙語教學需要加強師生互動。在雙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動性,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滿堂灌的方式,學生只是被動接受,就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英語思考能力,雙語教學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基于對雙語教學的以上理解,以筆者在“計算機科學導論”雙語教學中的實踐為例,對雙語教學中應用的一些教學思路和方法來進行探討。
1教材的選擇和教學內容的確定
“雙語教學”必須使用原版教材,否則,“雙語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信息技術與應用導論”雙語教學中,我們選用了由Sarah E.Hutchinson 主編的《Computers,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作為基準教材,翟中編寫、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科學導論》作為主要參考書。本著面向實踐、面向應用的原則,將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并部分更新后確定為十個部分;制作了“信息技術與應用導論”英文電子講義并打印分發(fā)給學生。
由此,整個教材構成了三位一體、互為補充的體系;課前,學生可以中文教材為基礎進行預習;課上,教師以電子講義為主用雙語講授涉及內容;課后學生又可詳讀英文教材和英文講義,將課上內容進一步擴展。
2滲透式教學與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正如前面提到的,雙語教學的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考能力,如果仍延續(xù)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將很難達到這一目標。因此,我在“計算機科學導論”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交叉使用的滲透式教學。也就是將本課程的教學過程分成了三個階段:詞匯滲透階段(12學時)、雙語穿插階段(24學時)、完全雙語階段(12學時),每個階段穿插使用不同教學方法。
在詞匯滲透階段,課堂講解專業(yè)知識以中文為主,滲透入相關英語詞匯。例如:講解信息系統(tǒng)的六個組成部分時采用類似的語句:“信息系統(tǒng),也就是information system,包括六個components,分別是hardware(硬件),software(軟件),data/information(數據/信息),人(people),Procedure(步驟),communications(通信)?!睂I(yè)詞匯的英文定義請同學朗讀,鼓勵他們用英語專業(yè)詞匯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在此階段,同學們可以逐漸習慣采用英語表達專業(yè)詞匯,但對母語仍有一定的心理依賴性,每次見到英語詞匯潛意識里便要翻譯成漢語,同時缺乏足夠的英語表述能力,因此,在此階段主要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和以教師講解為主的課堂講授。
經過12學時的滲透階段學習,同學們逐漸習慣在內容講解中滲入英語關鍵詞匯,從而進入到24學時的雙語穿插階段。在此階段,教師有意識地把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穿插于課堂教學,英語講解比例逐漸放大,逐步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例如講解什么是輸入/輸出設備時,先用英語描述輸入設備的定義:“Input hardware consists of devices that translate data into a form the computer can process.”,對之進行翻譯講解。然后輸出設備的定義“Output hardware consists of devices that translate information processed by the computer into a form that humans can understand.”,便可以直接用英語講解。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專業(yè)知識并逐漸接受了小篇幅的全英文講解后,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英文表述能力,可在課堂上組織專業(yè)詞匯猜詞游戲。游戲過程應采用全英語模式。
經過詞匯滲透階段和雙語穿插階段的學習,同學們會逐漸接受英語授課方式,英語表述能力將有較大提高,此時可全部英語講授課堂知識,同時要求同學們以全英語回答問題。教學方法上,為了培養(yǎng)同學們的英語思維能力,宜采用討論式教學方法。將同學分組并給出討論題目,讓他們以英語在課堂上討論學習內容,教師對討論方向加以引導。
采用上述方法,一方面活躍了課堂氣氛,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循序漸進的提高了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或者說是提高了他們的英語養(yǎng)成。
3多樣化的考核方式
由于雙語教學強調學生的參與和自主學習,因此應采用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將學生課堂教學中參與教學活動的表現與期末試卷的考核結合起來,綜合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
通過精心選擇教材、結合多種教學方法的滲透式教學、采用多樣靈活的考核方式,同學們從最初的懼怕雙語課變?yōu)榉e極主動的參與到雙語課堂活動中,從開口即為漢語變?yōu)榱晳T用英文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過程中,提高了他們的英語養(yǎng)成。在期末“計算機科學導論”課程問卷調查中,有86.7%的同學反映能夠適應本課程的雙語教學,有82.3%的同學反映雙語教學模式激發(fā)了自己的學習興趣,證明本課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翟玉慶.“雙語教學”與國際化計算機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J]. 計算機教育,2004(6):11-12.
[2]劉騰紅,徐曉璐. 雙語教學在計算機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J]. 計算機教育,2008(10):12.
[3]趙艷紅,邵定宏. 計算機專業(yè)課程雙語教學探究[J]. 中國大學教學,2007(11):36-38.
Bilingual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ONG Yan-xue
(College of Information, Linyi Normal University, Linyi276005,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bilingual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bilingual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 analysis of how to achieve bilingual education successfully, such as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curriculum, the division of the, phase the teaching methods, is sho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bilingual education; vocabulary Infiltration; bilingual inser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