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菁菁
摘要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過程中自組織的生成對于建立良好的學生管理組織系統(tǒng),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促進高職院校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自組織不能自我生成,需要經過一定方式的被組織的過程才能達到。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自組織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
組織是人類活動、思維、認識、行為的存在形式,人類把組織作為自己的存在方式。按照事物本身如何組織起來
的方式,組織可劃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組織方式,一種是被組織方式。在學校教育的系統(tǒng)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方面。教育活動的對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系統(tǒng)“作為社會系統(tǒng)的子系統(tǒng),本質上是自組織的”。①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組織是指對思維認識、教育活動、社會實踐進行安排向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演化的過程。按照認識、思維、活動、行為本身如何組織起來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方式也可劃分為自組織和被組織兩種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自組織”是通過教育主客體自主的活動、自發(fā)的思維、自主地走向認識、自主進行行為組織的過程。思想政治教育“被組織”則是教育主客體的活動、思維,走向認識、行為的組織過程均需要在外部動力的驅動下進行,通過灌輸?shù)雀鞣N方式實現(xiàn),而非教育主客體自身的自發(fā)、自主的思維、活動過程。
學生管理工作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高職院校中心工作之一,其過程也應當自組織。學生管理工作要取得成效,建設一支高素質、能力強的學生干部隊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通過選拔培養(yǎng)好學生干部,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使學生干部能夠組織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對于促進高職院校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符合高等職業(yè)教育以培養(yǎng)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能復合型人才為根本任務,特別強調學生在工作一線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育人目標。
在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過程中,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組織,使得學生干部認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并且承擔在學生管理過程中與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相聯(lián)系的一系列工作、任務,建構起信息順暢、反應迅速同時運轉有序的學生管理組織系統(tǒng),對于高職院校育人目標的實現(xiàn)有著直接的重要關系。
首先,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的選拔應當重視自我推薦、自我考察。學生干部崗位確實需要有能力有特長有責任心的人才能做好,因此在選拔學生干部之初就應該采取學生自愿報名的形式,結合班主任、輔導員、任課老師、班級同學等各方面意見,將其放在學生干部隊伍的適當位置,通過一段時間的實際工作,使其對學生干部需要承擔的責任和工作有切身的體會,對自己是否適合該崗位乃至是否適合承擔學生干部工作進行自我考察,結合老師的綜合評價,決定其是否能夠繼續(xù)留在崗位上擔任學生干部。
第二,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應引導學生干部進行自我約束、自我定向。自我定向能力要求學生干部具備根據(jù)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需要選擇指向性行為的能力,也就是說要使學生干部首先能夠和努力成為獨立的,自我定向的學習者、管理者,通過行為的自我校正和意識的自我強化,成為能夠給廣大同學率先垂范,踐行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榜樣和楷模。在現(xiàn)實中,這樣的學生干部一般都會成為學習刻苦,成績優(yōu)秀,自律能力好,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在學生中有較高威信的榜樣和楷模,會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第三,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應促進學生干部自我鍛煉,自我培養(yǎng)。結合高職院校學制短的特點,一般都為三年,因為相比本科院校來說,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的流動性明顯增強,這就要求學生干部組織能夠進行自我鍛煉、自我培養(yǎng),同時在工作中注重盡早發(fā)現(xiàn)“接班人”并且盡早熟悉工作,通過自我培養(yǎng)和學生干部“老帶新”,逐步將其培養(yǎng)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獨立工作的學生干部,將學生干部過快流動對于學生管理工作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四,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過程中應當設計自我規(guī)劃,及時自我調整。學生干部隊伍作為學生組織中素質較高、地位重要的一支隊伍應當使自身明確發(fā)展目標,結合所在高職院校發(fā)展目標進行自我規(guī)劃,并隨之進行不斷調整以實現(xiàn)發(fā)展目標。如,結合各類高職院校的特點,比如藝術類需要頭腦靈活,特長突出的學生不斷充實到學生干部隊伍中去,在營造校園活潑的藝術氛圍的同時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醫(yī)學類則需要吸引態(tài)度嚴謹,規(guī)則意識強的學生加入到學生干部隊伍中去,使學生組織各方面管理更加規(guī)范從而營造認真嚴謹?shù)膶W風校風。
最后,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過程中應當加強控制機制的建立。高職院校生源層次從總體上來說不如本科院校(非民辦類),從個體層面上來說,更要求培養(yǎng)高職院校學生干部個體能夠很好地進行自我控制,在學習和生活的各方面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主體意識,從而拓展個體表率作用發(fā)揮的范圍。從整體層面上來說,高職院校整個學干隊伍也應當能夠輻射和影響其他學生自組織,如社團等,及時掌握這類學生組織的動向,對這類學生組織的核心成員有控制和影響能力,將學生管理工作有效地滲透到這類學生組織中去,并且作用于其成員,實現(xiàn)學生管理的目的。
當然,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的上述自組織過程并不是學生干部隊伍本身能夠自我生成的。在其尚未形成的情況下,還需要一段時期的被組織過程,被組織過程是自組織的必經階段。
其一,需要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加強對學生干部隊伍的調查研究。針對各高職院校特點,要認真總結對學生干部培養(yǎng)的經驗和學生干部工作中的具體情況,結合新形勢下學生干部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和當代高職生的新特點,結合當前社會發(fā)展的狀況,加強調查研究,采取多種形式摸清學生干部隊伍的思想動態(tài),并通過他們其他學生組織中成員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如全球金融危機條件下,學生更關心對于就業(yè)問題的影響),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進一步增強學生干部隊伍組織過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其二,需要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對學生干部隊伍予以指導。各級黨團組織、學生管理部門都要高度重視學生干部隊伍建設,要經常給予學生干部工作上的指導,鼓勵他們獨立開展工作,放手讓他們干,工作中不能管得過多、過細,不然就限制了他們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但也不是甩手讓他們自己干,該過問的要過問,該鼓勵的要鼓勵,該阻止的要阻止;在管理最開始的階段就要依照本院校管理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給學生干部提要求,并督促檢查其工作的效果,使得學生干部的規(guī)則意識從一開始就樹立起來,為以后實現(xiàn)自組織打下基礎。
其三,需要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不定期對學生干部進行教育培訓。教育培訓是提高學生干部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培訓既要結合實際,又要體現(xiàn)時代特點。要結合當下技術發(fā)展、理念更新的動態(tài),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確定培訓的內容和培訓目標,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學生干部的理論修養(yǎng)和政治素質,澄清價值觀,強化責任意識,幫助他們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生干部隊伍素質過硬,有條件進行自組織的目標。
總之,學生干部源于學生,貼近學生,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應結合高職教育的育人目標,有目標有步驟的進行。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自組織的形成,是一項循序漸進的系統(tǒng)工程,有一定周期,需要在科學的調查研究,教育培訓的基礎上合理建立學生干部隊伍機制并予以指導,才可能使其逐步形成自組織體系,推動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持續(xù)發(fā)展,進而對整個高職教育起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