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敏 劉 闖
拜年的“代言人”
“阿姨,我是滔滔,祝您新年快樂!”滔滔從媽媽手中搶過電話爭著給大家拜年?!皨寢?,快給李叔叔撥電話,我要給他們?nèi)野輦€年!”“還有王伯伯、鄭老師……還有……”打完電話之后,滔滔得意地說:“今年我是咱家拜年的‘代言人!”
典型表現(xiàn)
剛進入社會規(guī)范敏感期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逐漸減少,與他人交往的愿望及主動性增強,孩子越來越懂禮貌、善交際,言談舉止像個小大人。在社會交往中,逐漸將社會規(guī)范內(nèi)化為自己的行為標準,并用它約束自己及他人的行為。
孩子的社會規(guī)范敏感期發(fā)生在2.5~6歲,這一階段是孩子認識、理解以及形成社會規(guī)范行為的最佳時期。
發(fā)展階段
階段 :剛剛進入社會規(guī)范敏感期,孩子開始喜歡與同伴交往,但其行為具有很強的自我中心的特點,沒有意識到社會規(guī)范的存在,自己喜歡做什么就做什么。
這是我的,你不能碰
2歲多的涵涵到靜靜家串門,靜靜看到小伙伴來了,高興得不得了!可高興歸高興,玩她的東西是不允許的。涵涵對靜靜的圣誕帽愛不釋手,靜靜發(fā)覺后,一把搶過來,撅著小嘴說:“這是我的,你不能碰?!?/p>
這一階段的孩子喜歡和他人交往,但行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能理解他人的需要;不愿意將自己的玩具和食物與別人分享;經(jīng)常將他人的玩具占為己有。在這個時期,他們還沒有形成社會規(guī)范的概念,所以做任何事總是從自身需要出發(fā)。在這一階段,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嘗試與同伴交往,因為良好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階段:交往的欲望增強,能與別人分享自己的物品和食物,愿意幫助別人,但這些行為具有情境性和不穩(wěn)定性。
換禮物
過年的時候,瑤瑤得到好多小禮物:海綿寶寶、黑白豬、奧特曼……今天,她特意把自己喜歡的奧特曼帶去和好朋友達達一起玩。玩著玩著,她喜歡上了達達的福娃,于是,她和達達商量用自己的奧特曼換她的小福娃,達達同意了。可是要回家的時候,瑤瑤卻后悔了,哭著嚷著想換回來。
3~4歲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逐漸減少,有時能主動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與別人分享,但在分享的同時又怕自己的東西被別人占有,失去對玩具的控制權(quán)。面對孩子的心理沖突,父母要告訴孩子分享的意義,例如,和小伙伴一起分享玩具,每個人都能玩到更多自己沒有的玩具。隨著幼兒分享行為的增加,父母還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東西可以分享,什么東西不可以分享。例如,牙刷、手帕、內(nèi)衣褲等不能與小朋友分享;而食物、玩具、書籍等則可以。
階段:能意識到社會規(guī)范的存在,并能在權(quán)威人士的要求下遵守社會規(guī)范,但還不理解這樣做的真正意義。
我等,哎——
賣年貨的小市場人山人海,媽媽和4歲的姍姍正排隊買糖果,姍姍早就被各式各樣的糖果吸引住了,排了一會兒隊她就等不及了,一下子就沖到了隊伍最前面,媽媽大聲說:“好孩子是要排隊的!”姍姍想了想,不情愿地挪到媽媽身邊,嘴里嘟囔著:“我等,我等,哎——”
這一階段,孩子的行為開始服從社會規(guī)范,但他們不能以自己的價值標準來判斷是非,沒有真正認識到社會規(guī)范的意義和必要性,只是出于對長者的敬畏和依賴而做出某種規(guī)范行為,所以行為是被動的、盲目的,也是不穩(wěn)定的。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父母要告訴孩子遵守社會規(guī)范的原因,比如,排隊是為了維持秩序,這樣大家就能更快地買到東西。
階段:在公共場所,能主動用社會規(guī)范約束自己以及他人的行為。
紅燈停,綠燈行
正月出門,大街小巷里行人絡繹不絕。6歲的妞妞和媽媽一起出去看扭秧歌。過馬路時,對扭秧歌著了迷的媽媽沒有注意紅綠燈,拼命往前趕,妞妞忙拉住媽媽,指著紅燈說:“媽媽,媽媽,紅燈——停!等綠燈亮時才能過!”
在這一階段,孩子把社會規(guī)范作為行為準則,遵守社會規(guī)范成為幼兒內(nèi)在的需要。他們開始能夠理解社會規(guī)范的意義,而不是盲目被動地服從權(quán)威;他們開始知道自己怎么做是對的,怎么做是錯的,應該怎么做。
社會規(guī)范敏感期
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越來越密切,從家庭成員到親朋好友,再到同學、老師以及日后其他方面的人際交往,這就要求兒童必須依據(jù)社會公認的行為標準來行事。2.5~6歲是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社會規(guī)范行為的關(guān)鍵時期,父母應該讓孩子多與小伙伴一起玩,讓孩子接觸更多的人和事,這有益于他們的身心發(fā)展。這個階段,禮貌教育也開始提上“議事日程”了,家長應該鼓勵孩子主動跟別人打招呼,使用文明用語,遵守各種社會規(guī)范,讓他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逐漸認識、理解社會規(guī)范,學會處處遵守社會規(guī)范,這對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爸爸媽媽的功課
○跟我學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引導孩子遵守社會規(guī)范。新年見到親戚朋友,拜個年,送去一聲問候;家里來客,熱情招待,迎來一份喜悅;公交車上,主動給老幼讓座,獻上一份愛心;走路看到垃圾,順手撿起,還環(huán)境一份清潔……總之,家長要以身作則,處處做孩子的好榜樣。長期如此,孩子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大家唱
短小而押韻的兒歌簡單易懂,深受孩子歡迎。父母可以通過與孩子一起唱關(guān)于社會規(guī)范的兒歌,加深孩子對社會規(guī)范的理解和認識。例如,走路學小貓兒,沒有聲音靜悄悄,公共場所要做到,人人夸我好寶寶!
行動起來吧
◇待客
目的:
1.學會表達新年祝福。
2.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3.學會接待客人。
準備:
糖果、茶水、小禮物。
過程:
1.告訴孩子日常禮貌用語(您好,請,謝謝,再見……)的用法以及拜年時的基本禮節(jié)。
2.家長扮演親戚或朋友來做客,讓孩子作為家里的主人接待客人。
3.告訴孩子當看到有客人進門時,要立即起身熱情問好。如“叔叔/阿姨新年好”。進屋后要給客人讓座,邀請客人喝茶、吃水果。與客人帶來的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食物、玩具,還可以送給小朋友禮物??腿俗邥r要告別,說聲:“再見,歡迎下次再來!”
4.家長與孩子還可以互換角色,父母做主人,孩子做客人,讓孩子學會做客之禮。
◇買年貨
目的:
1.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2.培養(yǎng)文明購物的好習慣。
3.鍛煉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提高幼兒的生活能力。
準備:
購物清單、購物袋、適量的硬幣。
過程:
1.告訴孩子存包時主動與存包服務員打招呼:“您好,麻煩您存一下包!”存完后說:“謝謝,再見!”
2.與孩子一起排隊取購物籃。
3.購物時引導孩子選擇家人需要的物品,送給他們作為新年禮物。告訴孩子在購物時不能吵鬧,不亂扔紙屑,看過的商品放回原處,保持商場內(nèi)的安靜與清潔。
4.按次序排隊付款。
5.取包離開時有禮貌地說:“謝謝您,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