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濤
《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of Happyness)是哥倫比亞影業(yè)在2007年出版發(fā)行的一部影片,故事取材于美國著名投資專家克里斯·加德納的人生經歷,由黑人明星威爾·史密斯和他的兒子主演。講述的是一個名為克里斯·加納的醫(yī)療器械推銷員,盡管他很勤奮努力,卻總沒辦法讓家里過上好日子。妻子琳達終究因為不能忍受養(yǎng)家糊口的壓力,離開了克里斯,只留下他和5歲的兒子克里斯托夫相依為命。事業(yè)失敗窮途潦倒,還成為單身爸爸,克里斯的銀行賬戶里甚至只剩下了21塊錢,因為沒錢付房租,他和兒子不得不被攆出了公寓。
克里斯好不容易得到了在一家聲名顯赫的股票投資公司實習的機會,然而實習期間沒有薪水,90%的人都沒有最終成功。但克里斯明白,這是他最后的機會,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唯一路途。沒有收入、無處容身,克里斯唯一擁有的,就是懂事的兒子無條件的信任和愛。
他們夜晚無家可歸,就睡在收容所、地鐵站、公共浴室,一切可以暫且棲身的空地;白天沒錢吃飯,排隊領救濟,吃著勉強果腹的食物。生活的窮困讓人沮喪無比,但為了兒子的未來、為了自己的信仰,克里斯咬緊牙關,始終堅信:只要今天夠努力,幸福明天就會來臨!皇天不負苦心人,克里斯最終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專家。
在對克里斯對幸福鍥而不舍的追求而感嘆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影片中出現(xiàn)許多“盒子”的身影:克里斯攜帶的掃描儀,流行的玩具魔方,乞丐眼中的時光機器及孩子手中的畫筆盒。這些“盒子”不但豐富了電影情節(jié),也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對于幸福的追求。
盒子形式之一——便攜式掃描儀
影片中最醒目的莫過于克里斯手中的“盒子”,一種醫(yī)用的便攜式掃描儀,影片中三分之二的情節(jié)里這個盒子都不離克里斯左右,這些每個重達40磅的“盒子”花費了克里斯的全部積蓄。從表象上看,這些盒子是一家人維持生計的經濟來源,為了供房租、供兒子上幼兒園,克里斯每個月至少要賣出兩個,而為了交納罰金,他有時必須多賣出一個,而實際上,這些盒子是克里斯對于幸福的最初期盼,它裝載著對于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通過對于盒子由來的短暫回顧,我們可以看到帶著幸福笑容的克里斯夫婦在“盒子”前面合影留念。但事與愿違,盒子的推銷并不像想象中那樣,醫(yī)生對其的評價是又貴又毫無價值,克里斯不得不為賣出這些盒子來維持生計而奔波,奔波中盒子幾次失而復得,對流浪歌手的追逐、對流浪漢的追逐,克里斯追逐的不僅僅是失去的掃描儀,而是失去的幸福。當克里斯用賣血的錢修好失而復得的盒子,盒子在黑夜中散發(fā)出炫目的光芒,預示著幸福的來臨。
盒子形式之二——時光機器
時光機器,或稱時光機,是一種虛構的或者理論上用來進行時間旅行的裝置或載具。影片中,一個流浪漢認定克里斯手中的盒子是時光機器,向車上乘客宣稱克里斯擁有一部可以回到過去的時光機器,并開始了他對于時光機器的追逐。從某種意義上說,時光機器可以使人脫離目前的困境回到以前的某個幸福的時光,流浪漢想回到他夢寐以求的16世紀,克里斯何嘗不想借助時光機器找到幸福的時光。當父子二人坐在車站的長椅上不知去往何方時,克里斯借助“時光機器”和兒子一起回到了遠古時代,在這個“時代”里父子二人需要的僅僅是一個能夠安身的“洞穴”、一個暫時的幸福歸宿。克里斯手中的盒子雖然不是時光機器,但是正如前文所說,在克里斯修復“盒子”后,盒子發(fā)出了我們在其他電影中常見的白色光芒,這種光芒把克里斯帶往了幸福的未來,也激勵克里斯為了將來而努力奮斗。
盒子形式之三——魔方
克里斯的最初生活就像他妻子送給兒子的禮物——魔方一樣,混亂無序,但正如在出租車里克里斯對公司的管理人員所說:“It looks like it worksaround a swivel so the center pieces nevermore.”“So itsyellow in the center thats the yellow side.”對于克里斯來說,魔方的中心軸就是他對幸福的期盼,而生活的無秩序則是魔方各個面上的混亂的方塊,正是對于幸福的執(zhí)著追求,激勵他為了這一目標而奮斗并最終成功地實現(xiàn)了他的目標。
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克里斯。魔方不僅象征了克里斯最初生活的混亂狀態(tài),也給他的生活帶來了轉機。魔方是當年(大概1981年)最新、最流行的成人玩具,在影片中可以看到電視里的宣傳,上自公司白領階層、下至藍領階層的出租車司機都熱衷于此,克里斯的妻子也把魔方作為禮物送給了兒子。很多人因為困難而放棄,但克里斯卻憑借執(zhí)著、善于觀察思考,成功地將混亂無序的魔方恢復到最初的有序狀態(tài)。影片中,克里斯想到一家非常著名的證券公司工作,但又很難有機會和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交流,一次難得的機會,使他有幸和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同乘一輛出租車,而對方正為如何拼好魔方而費神,克里斯成功地抓住了這次機會,在短時間內將魔方拼好,給對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也預示了他將來的成功。
盒子形式之四——畫筆盒
影片中,我們常會看到克里斯的兒子手里拎著畫筆盒去上幼兒園,但是鏡頭里他手里的畫筆盒卻從未開啟過,這是為什么?因為根本不需要思考,畫筆盒就是用來畫畫的,這種接近于本能的認知,往往會被忽視,正如近在身邊的幸福往往也會被人們忽視。
克里斯追求幸福的根源在于對孩子的愛,這份愛并沒有華麗的詞藻,也不轟轟烈烈,但是我們卻能感到父子之間那份濃濃的愛,那種彼此感受到的幸福感,而這種幸福正是容易被忽視,并被我們認為當然。
克里斯28歲才見到父親,可以想象缺少父愛的克里斯的童年并不幸福,因此他決定做一個負責任而又充滿愛心的父親,希望自己帶給孩子應有的幸福。在同妻子爭奪孩子時,克里斯堅信自己能給孩子帶來幸福。他確實做到了,在救濟所兒子睡覺時對他說:“你是個好爸爸?!笔菍死锼棺詈玫幕貓?,這種幸福洋溢在父子彼此心中。雖然父子二人生活上窮困潦倒,但是他們從不缺乏幸福,這份幸福不需要更多的色彩來修飾,卻能感到濃濃的幸福感圍繞在身邊,這是克里斯,也是影片所追求的真正的幸福。
影片最后,父子二人一起走在街上,克里斯手里不再是掃描儀——曾經的幸福,而是兒子上幼兒園帶的畫筆盒——濃濃親情帶來的幸福。
剛看到電影名《The Pursuit of Happyness》的時候,我們會以為出現(xiàn)了拼寫錯誤,但是克里斯說的一句話:Theres no “y”in happiness,but an給出了答案。這是克里斯從兒子的幼兒園出來之后,向打掃衛(wèi)生的人指出墻上標語的拼寫錯誤時說的一句話,而這句話正是這部影片的點睛之處,“y”音同于“why(為什么)”,而將“i”理解為“I(我)”,這樣一句不經意的話就是電影的主題:幸福是沒有理由的,關鍵是其中要有“我”的參與。當幸福來敲門的時候,你準備好了嗎?
參考文獻:
1.潘薇:《當生活的魔方被打亂——試析<當幸福來敲門>的主題》,《電影評介》,2008年(19)。
(作者單位:衡水學院外國語學院)
編校:鄭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