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屹峰
和諧作為當今社會的主題,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成長,無疑成為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身體力行去探索和實踐的工作之一。作為教學一線的地理教師,結合自身的教書育人實際,從以下三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和諧師生
教師只有深入研究學生心理,適應他們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地理教學才能充分發(fā)揮它的魅力。
1.教師教的主體是學生。微笑作為最好的交際工具,教師與學生溝通最好的橋梁。課前,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面帶笑容進課堂,學生的臉就是一面鏡子。你對他們微笑,他們自然也會對你報以笑臉,而微笑會使學生因為喜歡你的人而喜歡你所教的學科,所以說做好教師的前提是學會對學生微笑。
2.創(chuàng)新: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課的一開始創(chuàng)設一定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特長,在教學每個環(huán)節(jié)力求創(chuàng)新,給學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以導入為例:視頻導入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例如在《自然災害》教學時,可以用南方的冰雪凍害的視頻導入。面對災害帶給我們生活的種種不便,面對在災害面前全國人民的眾志成城,首先在學習之前就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當然導入方法很多,但只要創(chuàng)新,只要是學生喜歡的形式,那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想學、樂學、善學就不難得以落實。
二、和諧生活
學生終身學習的理念一直是我從事地理教學以來所追求的目標,現(xiàn)代的學生的可塑性強,思維活躍。因此,老師要善于汲取生活中的養(yǎng)分,把生活中的知識提煉為地理知識,把生活世界提供給學生理解和體驗,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讓學生知道,地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生活處處是地理”,讓他們認識到學習地理的非常有用的。
有這樣一個例子,面對沉迷網(wǎng)游的問題學生,不妨說“我來玩玩你的游戲”。當你以100%的正確率完成其中益智任務的時候,你可以想象一下結果。雖然只是一個個案,但也能從一個側面給我們以啟示,只要我們留心生活,把知識和生活有機的結合,就能真正感受到和諧的氛圍和愉悅。
教無定法,學無止境。只要我們在時代的大潮中,勇于探索,適應完善自己,就一定能獲得成長。
作者簡介:學校地理學科帶頭人,1998-2004年連續(xù)7年擔任高三文綜地理教學,教學經(jīng)驗豐富,成績優(yōu)良。青海省西寧市第二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