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花妮
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們發(fā)現,課堂上教師若有充沛的情感,再加上幽默風趣的語言,巧妙的啟發(fā)引導,對學生恰當和真情的鼓勵,學生就會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課堂上自然是師生身心愉悅,精神飽滿,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教學任務。那么,如何增強教師的情感力量呢?
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扮演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學生閃光點的發(fā)現者,并且要善于向學生學習。實現了這種新課改倡導的全方位的教師角色定位,就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逐步提高心理素質和專業(yè)素質打下了良好基礎,也會有效增強教師情感、提高教學效能。
要努力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這是推進新課改、提高教育教學實效性的關鍵。為此,一是要切實加強直接為推進新課改服務的教師培訓;二是要著力推進以教師為主體的校本研究和以教師繼續(xù)教育特別是新課改培訓為主要內容的校本培訓。毫無疑問,這種研究和培訓有利于提高教師素質,有利于達到“基于教師的教育教學,通過教師的教育教學,為了教師的教育教學”的目的;三是要積極倡導教師自學,在自學中不斷接受新信息,吸納新知識,這是提高教師自身整體素質的最基本的途徑。
要注重教師的心理健康。教師具有健康的心理,這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重要條件,也是增強教師情感、構建和諧教育的基礎。這不但影響到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和學生性格的形成,還直接關系到能否落實新課改以人為本的理念。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能夠始終把育人放在首位,注重學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養(yǎng)。同時,還應善于觀察了解學生的心理,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疏導,讓學生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
教師要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保持平和、陽光的心態(tài)。教師不健康的情緒狀態(tài)和暴躁乖戾的性格,往往會造成學生的心理障礙。有調查表明,90%的學??謶职Y都是由于教師的非正常教學行為引起的。美國全國教育聯合會在一份《各級學校的健康問題報告》中提出,考慮到“情緒不穩(wěn)定的教師對于兒童的決定性的影響,就不應該讓他們留在學校里面。一個教師若有不能自制的脾氣,嚴重的憂郁,極度的偏見,不能容人,諷刺刻毒或習慣性謾罵,其對于兒童心理健康的威脅,猶如肺結核或其他危險傳染病對兒童身體健康的威脅一樣嚴重”。的確,教師不健康的心態(tài)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甚至人生觀和世界觀。
作為教師,我們誰也難以保證自己不會產生不良情緒,但卻不可以隨意向學生發(fā)泄不良情緒。要知道,很多情況下,教師不良情緒對學生的傷害是極其嚴重的,你也許再付出十倍的精力也難以消除學生的不良情緒記憶和不良情緒體驗。教師也許改變不了教育的整體環(huán)境,但可以改變自己;也許改變不了教育的嚴酷現實,但可以改變自己的情感和態(tài)度;也許無法改變學生的過去,但可以改變學生的現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心。你不能改變別人,你只能改變自己。教師應做到:喜歡月光,卻不為其清幽而感到蒼涼;喜歡流星,卻不為其短暫而感到悲傷;喜歡夜晚,卻不為其黯然而含淚;喜歡雨雪,卻不為其墜落而感到無望。
改變自己應從控制自己的情緒開始。修煉一份溫文爾雅的性情,養(yǎng)成一種平和陽光的心境,對任何一個希望有所成就的教師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有的教師只要看見學生犯錯誤就氣不打一處來,就控制不住自己,就要發(fā)脾氣訓斥學生,甚至走向極端。其實,極端的情緒于教育毫無益處。因為,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是一種等待的藝術。教育需要等待,需要耐心,需要平和、平實,需要溫和、溫情。
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并不僅僅是一種學問關系。教師表現出怎樣的情感和信念,學生就有可能培養(yǎng)起相應的情感和信念,進而鞏固認知的成果,實現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反之,學生就難以培養(yǎng)相應的情感和信念,甚至會消減前期的認知成果。
教師要遠離虛情假意,做個“多情”“善感”的人。在現代信息化、學習化社會里,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已經無限多元化,傳授知識不再是教師唯一的天職。所以,與其說教師是用語言來教學生知識,還不如說是用情感來培育學生心靈。一個少有情趣和情致的人,難為人師;一個虛情假意的人,難以動人。作為教師,需要用真情去感動學生,打動學生。
教師真情的流露,會在學生的心靈上投射出真情;教師假意的表白,會在學生的心田上留下拙劣的形象。當你在學生面前表達感動的時候,眼角沒有絲毫的濕潤,學生會感動嗎?你不動容,怎能動人?
教師應該是個情感豐富的人。麻木不仁、鐵石心腸、無動于衷、機械刻板,不是一個稱職教師應有的性情和品格。教師的“多情”中,更重要的就是熱情,教師不可以冷漠麻木,不可以成為情感荒蕪的機器。教師要有溫情,要充滿愛心,愛學生,愛教育,愛生活,愛真理,崇尚美好,追求理想。教師要有激情,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時時給學生的心田投下思想的光芒!
(責 編 辛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