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訓學
傳染性肝炎是濾過性病毒引起的。在剛起病時,有一部分病人發(fā)熱、飲食減退、惡心、嘔吐,有的還有腹瀉、腹脹、頭痛、頭暈、四肢關節(jié)酸痛或全身不舒服等。即使比較輕的病人,飯量也會有明顯的減少,而且吃飯以后心窩部有悶脹的感覺,一部分病人幾天以后,白眼球及皮膚發(fā)黃,全身瘙癢,小便顏色像濃茶,大便色淡,甚至呈灰白色,如豆腐渣一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更多的病人沒有黃疸現象,這叫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無論哪一種類型,病人的肝臟都有不同程度的腫大,在醫(yī)生檢查時,手觸到肝臟的邊緣,或用拳頭輕輕地捶擊肝區(qū),有疼痛的感覺。
肝炎病早期傳染性最強,在發(fā)病40天左右的時間內,病人的血液和肝臟里存在肝炎病毒。這種病毒主要由膽道進入腸腔,然后隨大便排出體外,從而造成種種傳染機會,一般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傳染:
①與肝炎病人有密切的接觸;
②用了病人用過的東西,如桌、椅、票證和碗筷等;
③吃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例如經過蒼蠅傳播的,或者病人吃剩的食物;
④輸了得過肝炎病人的血液。預防傳染性肝炎的方法是: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干凈的生冷飲食;吃生瓜果一定要用開水燙洗;不喝生水。飲食用具各自專用,并經常用開水燙燙,或放在鍋里煮沸10分鐘;消滅蒼蠅和蟑螂;隔離肝炎患者(一般要隔離40天),并徹底消毒病人的糞尿,在糞便里放些石炭酸溶液、石灰粉等,都有殺死病毒的作用。在肝炎流行期間,如有條件,早期可以注射丙種球蛋白,還可以用貫眾15克,大青葉15克,黃柏9克,連翹15克,慧米仨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一劑。連服三天;或者用貫眾15克,生甘草三克,水煎服,連服三天。
一旦患上傳染性肝炎,首先在飲食上要注意:選用食物要新鮮,不喝濃雞湯、濃肉湯和對肝臟有毒性的酒水和酒精飲料;限制肥肉、腦髓等高膽固醇食物;少食或不食蔥、姜、蒜、辣椒等對肝細胞有刺激的辛辣調味品,更不要吃發(fā)霉花生及玉米等易使肝臟癌變的食物;其它如含鉛和添加化學防腐劑的食品,也應盡少食用,以最大限度來減少代謝,達到保護肝臟的目的。在此前提下,可以用下面的食療方法進行治療:
用雞骨草50-100克,田螺500克,先用清水盆養(yǎng)田螺24~48小時,換幾次水,除盡污泥,然后用剪刀將田螺尾尖剪掉,同雞骨草一起燉湯飲用,對傳染性黃疽肝炎、慢性肝炎有一定療效。
用田基黃100克,雞蛋兩個,加水適量同煮,待雞蛋熟后去掉蛋殼,再煮幾分鐘,飲湯吃蛋,每天一次,連服五至七天,有補陰護肝的功效。
用泥鰍魚幾條,烤爐烘干,研成粉末,每次服15克,每天三次,飯后服食。據報道,用此方法治療急性傳染病肝炎35例,其中黃疸型32例,病程最長者達七個月,通過12-16天的治療,結果痊愈33例,明顯好轉兩例。
國內有報道,急性黃疸型肝炎采用米醋療法效果很好,方法是每日服用三次,每次10毫升,同時配合口服復合維生素B,大多在20天內癥狀消失,肝功恢復正常。
將香瓜蒂做成5%浸出液。成年人每日服兩次,每次三至五毫升,六天后癥狀減輕,黃疸指數降至正常。此外,蘿卜汁有利膽功能,故黃疸型病人不妨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