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奎
《競選州長》是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馬克,吐溫的一篇杰作。這篇小說寓意尖銳,筆調幽默。敘述引人發(fā)笑,使讀者在憤怒中感到輕松。特別是作品借助了夸張手法來達到諷刺的目的: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抓住描寫對象的某些特點加以夸大和強調,以突出反映事物的本質特征,加強藝術效果。這一藝術特色,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一、“罪名”的夸張
“我”在參加競選之后,被資產階級報刊指控了許多莫須有的“罪名”,其中有些“罪名”與罪狀是不相符的,甚至是荒繆的,離奇的。如:燒毀瘋人院,謀害叔父,生活腐化等“罪名”,有這么多人命案,怎不早吃官司,還能來參加競選?一個候選人有9個各種膚色的孩子,也無法叫選民相信!如果我們拘泥于生活的真實,這樣的描寫當然是不可信的,但作者抓住了資產階級造謠誣蔑,惡意中傷這一特點加以夸張,反而使人感到真實可信。
另外,誣蔑競選對手祖父“因犯盜竊罪”而被處“絞刑”也成不了“盜尸犯”,這是一種幽默、滑稽的夸張??梢哉f明被資產階級收買的報刊為使對手名譽掃地,不惜胡編亂造,這種夸張使人們認識到資產階級競選制度的虛偽。
二、“我”心理的夸張
小說寫對方對“我”進行的一連串的誹謗,迫害時,“我”的反響十分強烈。作品運用大量夸張性的語言描述“我”當時的心理:“我覺得我簡直詫異得要爆炸了”,“于是我對報紙有了戒心……腦子里卻擔心那底下會有一條響尾蛇似的”,“這簡直把我嚇得幾乎要發(fā)瘋”。讀到這。我們同樣不會感到不真實。只會感到對方為達到競選的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給“我”造成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這哪里是競選,分明是人身攻擊和政治迫害!
由此可見。藝術的夸張越是抓住本質的,典型的特征。就越符合生活的真實,它極富表現力的揭示出生活的真理,耐人尋味、發(fā)人深省。這正是《競選州長》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