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汝漢
日子
(1)在災區(qū)的路上。常??梢钥吹饺宄扇旱霓r(nóng)民背著包裹從各安置點返回自己的家園。這是他們自愿的選擇。與安置點吃喝不愁相比。返回家園的生活有著太多的艱辛,然而,這似乎并不能阻止那如鳥歸巢般的渴望。
(2)我們在陳家壩鄉(xiāng)安置點遇到一位叫趙義富的老漢,他今年61歲,個子不高,精瘦精瘦的,眼神很亮,透著一股子倔勁。他的家在大山另一邊的青林村。這個村也叫“紅軍村”,當年村里所有的青壯年都跟著紅軍鬧革命去了。活了大半輩子的老漢,從沒想到他引以為豪的家園有朝一日會毀于一旦。地震后,從廢墟上爬起來的他。拉起老伴,踏著仍在垮塌的山體,一路跌跌撞撞向山下沖去,身后。他喂養(yǎng)了6年的大紅馬仰天長嘯??抟话愕厮圾Q著。老漢心里疼得直發(fā)抖。
(3)在鄉(xiāng)里的安置點上住了兩天,這一輩子不懂什么叫失眠的趙老漢,兩天兩夜合不上眼。他的大紅馬,還有3頭牛、20多頭豬、16只羊……像走馬燈似的在他眼前轉(zhuǎn)個不停。趕到第3天。天蒙蒙亮:老漢再也待不住了,騰地從地鋪上站起身。對老伴說了句:“不行,我得回去給牲口們放生,讓它們自己找點東西吃?!?/p>
(4)老伴哭了:“沒了路,你咋得回去?”
(5)“我爬也得爬回去!”
(6)說到做到的趙老漢真的是爬回去了。
(7)大面積垮塌的山體,早已改變了原來的模樣,所有通往村子的路全沒有了,到處是塌陷,隨處是深不見底的裂縫,踩在松垮的碎石上,根本站不住。走兩步就要退一步。老漢一路幾乎是匍匐在地。手腳并用地往前爬,尖利的石頭在他身上刮出一道道傷口,手指磨出了血。一只鞋在攀爬中掉進了裂縫,整整3個小時,他終于爬回了青林村。
(8)“地震把房震塌了,大石頭把田卷了。我養(yǎng)的豬、牛、羊、馬還在?!?/p>
(9)他走到家畜跟前,由于饑餓和恐懼它們已極度虛弱。那匹大紅馬悲哀地望著他,掙扎著站起來,舔著他的手,他落淚了。他松開馬韁。解開牛鼻子,把豬和羊向一起攏了攏……又在廢墟下翻出一口袋胡豆,灑在地上。然后,找出已經(jīng)砸扁的水桶。用石頭敲了敲,到半山腰的小河溝里取回兩桶水。蹲在地上,挨著個看著它們喝飽了,又回到半山腰,再取回兩桶水放在那里。直到太陽偏西,他才戀戀不舍地起身,離開這個已經(jīng)成為一堆瓦礫的家,依然匍匐在地手腳并用。跋涉整整3個小時,回到山下。
(10)從這天起,每隔3天,趙義富老漢都要像這樣每天山上山下來回爬6個小時回到青林村。給家畜們喂一次水。
(11)老漢一回去,它們就圍著老漢嗷嗷叫,他背不起太多東西,只能喂點水,保住它們。他心里反復念叨的只有一句話:“保住它們!”
(12)望著老漢,我們驚異地說不出話來。他似乎明白了我們的心思,伸出手,一五一十地數(shù)叨起來:“馬喂起來要運輸。豬牛羊價格好了。年底能賣3萬塊錢。雖說家都毀了,可日子總要過下去!”
(13)什么是日子?日子就是一種精神,一種氣概,一種始終奔向明天的希望啊!
(選自2008年7月21日《光明日報》)
回答下列問題
1本文的開頭交代了什么?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請選擇一個角度加以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中,寫“他今年61歲,個子不高,精瘦精瘦的”表明老人________________:說他“眼神很亮,透著一股子倔勁”說明老人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在描寫老人的內(nèi)心感受時都是一筆帶過,而描寫大紅馬時則具體細膩。作者為什么這樣寫?說說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對老人著墨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這些描寫既是前文“________________”二字的具體體現(xiàn),是老人“倔勁”的生動再現(xiàn)。
5文末一段是老人精神世界的真實寫照。用老人的一句內(nèi)心獨自來概括的話,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懷著怎樣一種心情來寫老人的?試從不同的角度概括說明。
參考答案
1為后文作鋪墊:①點明人、事的特殊背景。②暗示老人是農(nóng)民的代表和縮影。③表明災民不靠國家、千方百計自救的精神。④表現(xiàn)災區(qū)農(nóng)民對家園的依戀、不棄與熱愛。(答出1個要點即可)2①年高瘦小(“平凡普通”、說明他完全有理由安享救助)②頑強剛毅(“非凡偉大”、表現(xiàn)出他不善罷甘休的決心)3①側(cè)面(間接]描寫,借馬寫人。②傳達出作者不忍觸及人的種種不幸的那種心態(tài)。(答出第②點可另加1分)4①細節(jié)(動作)②“艱辛”5“保住他們”6①痛心②敬佩(感動)
翩翩堂前燕
(1)漢樂府詩中有“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的詩句。這十個字把燕子飛翔的姿態(tài),秋去夏來的候鳥特征表達得非常完善。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文學的高度概括力。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中道:“須臾千來往,猶恐巢中饑。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备前涯秆嘤r的辛勞躍然紙上。
(2)古人對燕子如此多情①并不是無緣無故的②至今③我國民間還有④燕子來巢,吉祥之兆⑤的說法⑥燕子雖然不會預兆什么吉兇,但它確實是捕捉大量害蟲⑦保護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有益人類健康的有功之鳥。
(3)燕子的種類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家燕和雨燕。家燕是一種典型的候鳥。它們有驚人的記憶力。每年返回故居。重入舊巢的比率極高。動物學家有過統(tǒng)計:老燕回舊巢率為47.1%,頭年幼燕回巢率為16%。有的燕子竟然能連續(xù)四年返回舊巢。所以,每當燕子飛回來時,人們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
(4)燕子春來何處,秋天又飛向何方?鳥類學家研究查明,燕子越冬期間,不僅遍及東南亞,而且遠達澳洲北部。每年2月初,它們飛返我國廣東,3月初至福建、江西,中旬就到了長江下游。4月初飛抵黃河流域。北京可以在4月底前見到燕子。秋季南飛,一般始于8月,終于10月。
(5)燕子的飛行速度很快,每秒達98米。每當長途遷徙,往往成千上萬。合群飛行,每天至少可飛140公里。北京常見的雨燕。樣子雖然很像家燕,但比家燕大,翅膀更尖長,尾巴卻短得多,飛行速度驚人,每小時可達110公里!燕子的飛行速度雖然快,但是每次遷徙遠行。仍然是一個十分艱苦的歷程。它們在飛越海洋時,大多取道島嶼連綿的路線,以便中途歇腳;特別是飛渡浩瀚的南太平洋時。經(jīng)常忍饑挨餓,有時甚至一兩天得不到飲食。有些當年生的雛燕,由于體力不支,在途中夭亡了。
(6)家燕從南洋飛返我國,銜泥筑窠以后,雌燕產(chǎn)下四五個卵,接著孵化半個月,雛燕就出世了。一對燕子每年可育雛兩次,那時的燕子倍加辛苦。一對燕子喂養(yǎng)一窩小燕子,一小時至少喂15次。每天得喂180次,平均每天捉害
蟲450至500只,加上它們自己吃的,總共在600只以上??梢运阋还P簡單的帳;一對家燕和它們的兩窩雛燕,從4月到9月,180天中就能吃掉50萬至100萬只昆蟲,這是多么驚人的數(shù)目!燕子吃掉的害蟲中主要是蚊蠅,還有蝗蟲、螟蛾、螻蛄等農(nóng)業(yè)害蟲。有人計算過,一只小燕子一天能吃掉蝗蟲540只,一只燕子一個夏天吃掉的害蟲。頭尾相接排列起來,足足有一公里長!有人捉住育雛期的雨燕,發(fā)現(xiàn)它又闊又長的嘴里。竟然裝有370只小蟲子,因此,在一個育雛期里,一窩雨燕就吃掉25萬只蟲子。
(7)燕子大量滅蟲,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是一大貢獻。一畝玉米以5000株計算,如果平均每株玉米上有一條蟲子,那么對一家燕與它們的雛鳥,就能除掉200至400畝玉米田里的蟲子。也就是說,一窩家燕的滅蟲本領相當于20至40個農(nóng)民噴藥治蟲的效果。請不要忽視這不要報酬的“義務植保員”啊!還需要說的是,藥物治蟲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不利于人畜健康,尤其對農(nóng)村養(yǎng)蠶、養(yǎng)蜂不相宜。目前世界各國提倡充分利用生物治蟲,利用燕子就是一種很有效的生物治蟲方法。因此,應當教育青少年,不要掏燕窠,不要抓小燕子。每年秋后,燕子南遷,留下的燕窠應當保護好。否則第二年它們只好重新筑窠,得白白浪費十多天時,問,就不利于它們及時繁殖了。
回答下列問題
1給第(1)段中加點的字注音。(3分)
翔()藏()候()
臾()巢()雛()
2給第(2)段的空缺處加上標點符號。(3分)
3上文說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2分)
4從作者的寫作思路看,第(1)(2)段是總說______,第(3)~(5)段具體說明________,第(6)(7)兩段具體說明_____。第___________段在文中有銜接上下文的過渡作用。(4分)
5上文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_。(2分)
6指出下列文字運用的說明方法。(2分)
(1)一窩家燕的滅蟲本領相當于20至40個農(nóng)民噴藥治蟲的效果。()
(2)請不要忽視這不要報酬的“義務植保員”啊!()
(3)一對燕子喂養(yǎng)一窩小燕子,一小時至少喂15次。每天得喂180次,平均每天捉害蟲450至500只,加上它們自己吃的,總共在600只以上。()
答案:
1xiáng cǎng hòu yú chǎo chǜ
2依次為:, , , “” 。 、
3燕子的候鳥特征、飛行和滅蟲的本領以及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貢獻。
4燕子的候鳥特征和捕捉害蟲的習性燕子的候鳥特征和飛行本領燕子的滅蟲本領和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貢獻第(2)段。
5邏輯順序
6(1)作比較(2)打比方(3)列數(sh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