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古代王者中興之道

      2009-07-17 05:56:36
      決策與信息 2009年7期
      關(guān)鍵詞:中興

      章 興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fā)展史中,眾多統(tǒng)治者借助智囊人物的治世攻略,書寫出“漢武中興”、“貞觀之治”、“康乾盛世”等治國安邦的輝煌文明。實踐證明,誰能得到更多謀臣的輔佐,誰就能鞏固擴大自己的統(tǒng)治,創(chuàng)造王朝的中興。

      虛心納諫“武丁中興”

      商高宗武?。ü?250~公元前1191年),商王小乙之子,姓子,名昭。武丁善于選拔和任用人才,虛心納諫。在他的身邊,聚集了眾多的名臣。除了傅說以外,還有甘盤、祖己等人。在這些賢臣的輔佐下,開創(chuàng)了“天下咸歡,殷道復興”的大局面,是為“武丁中興”。

      睿智的大臣常常借助自然的異變來勸諫君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一次,武丁祭祀成湯之時,一只野雞飛到了鼎身上啼叫。在王都郊外的一片茂盛森林里,是飛鳥經(jīng)常棲息的地方。野雞飛到太廟中來鳴叫,本應是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武丁卻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害怕會有不好的事情發(fā)生。祖己趁機勸諫武?。骸罢埓笸醪灰獡@,不要害怕?,F(xiàn)在,只要你修好政事,勵精圖治,勤儉節(jié)約,一切不祥之兆自會煙消云散。”當時,武丁用來祭祀的祭品過于豐盛,而祖己擔心他流于奢侈,便勸諫如此一番話。武丁聽后,非常樂意地接受了祖己的勸諫。

      大膽諫言“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西漢統(tǒng)一后出現(xiàn)的有名治世之一。在文帝劉恒(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統(tǒng)治時期,國家政治清明、經(jīng)濟發(fā)展,為西漢王朝的興盛奠定了基礎(chǔ),歷史上把這段時期稱為“文景之治”。

      出于維護自身統(tǒng)治的需要,漢文帝即位后,廣發(fā)求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的詔書,渴望獲得直言良吏來匡輔他治國和修德。在朝中,博士官是漢文帝十分敬重的,他根據(jù)博士的才識、德行的高低來任用。賈誼是當時的博士官,文帝虛心求教,采納賈誼諸多建議,使國家的治理、政績相當出色。

      漢文帝認為統(tǒng)治者如果高高在上,閉目塞聽,臣民們就不敢吐露真言,而只會一味地頌揚,這樣統(tǒng)治者就無法察覺錯誤和過失。在漢文帝即位后第二年,他下詔廢除“誹謗妖言”令,鼓勵臣下大膽進諫。當時的賈山、賈誼、晃錯、馮唐、張釋之等人都曾犯顏直諫過,對于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漢文帝大都虛心采納。

      “漢代名臣”張釋之敢于言事、嚴格依法斷案。一次,高祖廟里的玉環(huán)被盜,拿住盜賊后,文帝勒令重判。張釋之一查律條,應判盜賊死刑,于是按照律條上報文帝。文帝一聽,怒斥道:“這個小子竟敢偷盜宗廟器物,天下還有比這更壞的嗎?我交付廷尉的原意,就是要判他個株連九族的罪,可你僅僅根據(jù)法律條文來處置,這決不是我所要恭敬承奉祖廟的本意!”張釋之立即摘下帽子叩頭,回話道:“根據(jù)法律,犯這種罪這樣處理,算到頂,與罪名相等,也要看順逆程度來區(qū)分處置的輕重不同,要說盜取宗廟器物就判以族誅的話,那么,萬一有更壞的人盜了高祖的墓,皇上又打算用什么樣的刑法加重對他的處置呢?”這話讓文帝連氣也喘不出來,瞪了半天,卻不得不承認有道理,后稟告薄太后,她也認為張釋之做得對。由此,張釋之因公正明察,執(zhí)法如山出了名,反過來,文帝因此被譽為能聽逆耳忠言,按法律辦事的好皇帝。

      招才募能“漢武中興”

      西漢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公元前140年,剛繼位不久就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親自策試。從“賢良文學”以及直接向皇帝上書的文士中選拔賢才,隨侍左右,設立“尚書”,作為審閱公文、謀劃政事、起草詔令的日常工作機關(guān),與侍中、中樞組成“中朝”。在他那里聚集了大批智囊人物,如大經(jīng)學家董仲舒,大政治家主父偃,大史學家司馬遷,大軍事家衛(wèi)青、霍去病等組成最高國家決策機構(gòu)。為了鞏固皇權(quán),最后采用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大一統(tǒng)”理論作為國策。

      漢武帝具有著明確的人才規(guī)劃,他在重用衛(wèi)青時就著手鍛煉霍去病,“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不斷更新和提高人才的戰(zhàn)略思維和整體素質(zhì)。同時,漢武帝還注重引進外部人才,并允許官民上書言政,還下詔表示要將這些“有非常之功”的“非常之人”,破格任用為“將相”或“使絕國者”,即察舉選官制,同時實行公車上書制,允許吏民直接向朝廷上書言事,有才能的人可以毛遂自薦,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才觀,他從牧羊人中提拔卜式,從商賈中提拔桑弘羊,從少數(shù)民族中任用今日碑,再加上蘇武、霍光等,構(gòu)成了一代輔佐之臣、開拓將領(lǐng),出現(xiàn)了“漢之得人,于茲為盛”、“興造功業(yè),制度遺文,后世莫及”的興盛局面。在漢武帝統(tǒng)治的54年里,開言路、納賢士、削諸侯、強軍隊、攘匈奴、拓疆土,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凝煉出全方位成功的“中興”之策。

      謀臣競智三國盛衰

      東漢末年的三國,是一個大動蕩時代。以曹操、劉備、孫權(quán)為代表的魏、蜀、吳三家,為爭奪全國的統(tǒng)治

      權(quán),展開了生死較量?!叭艚ǚ浅V?,必待非常之人”。三國的創(chuàng)立者,他們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一定意義上說,三國的縱橫捭闔、軍事較量,是一場爭奪人才的大戰(zhàn)?!度龂尽の涞奂o》記載“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為維護和發(fā)展勢力,強調(diào)“唯才是舉”。從公元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賢令”,選拔和任用有才能的人。于禁和樂進,是曹操從士兵中提拔起來的大將;張遼和徐晃,是曹操從亡虜中選拔出來的大將。他們作為名將,輔佐曹操成就大業(yè),均立有赫赫戰(zhàn)功。曹操對待人才注重量才而用,知人善任。如崔琰和毛,他們作風正派,清正廉明,曹操便讓他們?nèi)ミx拔官員,果然他們推薦的都是德才兼?zhèn)涞膶⒉?;棗祗和任峻工作任勞任怨,曹操便讓他們?nèi)ヘ撠熗吞镏曝瀼睾吐鋵?,使曹操獲得了豐厚的糧草和鞏固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度蔟S隨筆》的洪邁形容說:“智效一官,權(quán)分一郡,無小無大,卓然皆稱其職”。正因為如此,曹操前期的五位重要謀士——荀、荀攸、程昱、郭嘉、賈詡,都是主動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個人來自曹操對手的陣營,郭嘉和荀是從袁紹那里投奔曹操的。曹操在革新吏制中選賢任能的決策,為盛世江山打下了基礎(chǔ)。

      靠白手起家的劉備(公元161年~公元223年),為了建立西蜀,他尊重人才、禮賢下士。經(jīng)徐庶舉薦,漢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劉備、關(guān)羽、張飛冒著嚴寒,詞謙禮恭,親自由新野到南陽三顧茅廬,拜請諸葛亮,才有奠定立國綱領(lǐng)的“隆中對”,使得劉備得到諸葛亮這個智囊人物,成就西蜀霸業(yè),三分天下。

      孫權(quán)(公元182年~公元252年),字仲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他從兄長手中接手江東,在對江南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統(tǒng)治中,他舉賢任能、寬以待臣、善于納諫,使得其麾下人才濟濟。在他的智囊團中,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闞澤、潘,他們都是年輕有為之士,受到孫權(quán)賞識和提拔,幫助他鞏固政權(quán)。

      寬待輔臣“太康中興”

      西晉晉武帝司馬炎(公元236年~公元290年),字安世。公元265年12月,司馬炎廢黜魏元帝曹奐,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晉,建都洛陽,年號為“太康”,史稱西晉。西晉的建立,完成吞并東吳、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結(jié)束了當時分裂割據(jù)的動亂局面,使人民得到休養(yǎng)生息。太康年間(公元280年~公元289年)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yè),經(jīng)濟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出現(xiàn)一片中興之勢,史稱“太康之治”。為了鞏固政權(quán),增強統(tǒng)治集團本身的凝聚力,司馬炎對待臣民采取了寬容政策,尤其對待大臣的建議,即使他們意見再激烈、態(tài)度再不客氣也不怪罪。

      尚書左仆射劉毅就是個直言敢諫的人。一次,司馬炎率群臣到洛陽南郊祭祀,他問隨行的司馬錄校尉劉毅:“我能和漢代的哪一位皇帝相比?”司馬炎當時以為他一定說出個劉邦、劉徹等英明之人,誰知劉毅的回答卻是:“可以和桓帝、靈帝相比?!彼抉R炎一愣,“怎么會到如此地步?”劉毅毫不掩飾地說道:“桓帝之世雖然賣官鬻爵,但把錢留給了官府,陛下如今賣官鬻爵,卻在中飽私囊。”面對這個耿直的臣下,司馬炎聽后哈哈大笑說:“桓、靈之世,不聞此言。今有直臣,故為勝之?!贝搜宰阋砸娝抉R炎度量之大。

      舉賢為鏡“貞觀之治”

      唐貞觀年間(公元627年~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實行開明的利國利民的政策,使唐朝政權(quán)鞏固,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君主時代最和諧的君臣關(guān)系和最文明的政治環(huán)境,出現(xiàn)了“貞觀之治”盛景。李世民強調(diào)“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用人不分貴賤,一視同仁。他不但任賢致治,而且還善于納諫。為求納諫,他規(guī)定商議國家大事時,諫官必須在場,以便及時發(fā)言,他還告誡中央機構(gòu)官員要敢于提出建議,并虛心聽取、重賞進諫的官吏。有了君王的鼓勵,朝廷上下進諫直言蔚然成風,朝中出現(xiàn)了一批諫臣,如王、魏征、劉洎等人。

      “貞觀之治”呈現(xiàn)唐室中興,與魏征的直諫輔佐關(guān)系重大。他敢向太宗直接提意見,即使太宗生氣,也不退讓。魏征病死后,太宗感傷地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很寶貝這三面鏡子,用來預防自己的過失。現(xiàn)在魏征逝世,失去了一面鏡子。”可見唐太宗重視大臣諫言的程度。

      親拔重臣“武周中興”

      武則天(公元655年~公元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她在位21年,廣求人才,勵精圖治,推動了武周社會經(jīng)濟的進一步繁榮和發(fā)展。

      她下令,朝廷內(nèi)外文武九品以上的官員以及普通百姓都可以毛遂自薦,以免官方薦舉有遺漏。其前后任用的宰相李昭德、魏元忠、狄仁杰、姚崇、張柬之等,都是她親手選拔出來的,他們都為大唐盛世做出了突出貢獻。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她在朝堂之上設立銅匭,鼓勵臣子和百姓上書言事。有人在納諫中直言不諱,甚至勸她退位,或是涉及她的私生活。她都能大度包容,并不降罪,有的還予以獎賞。在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很少有人因為直諫獲罪的,因此直言敢諫在朝中蔚然成風。使得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國勢不斷上升,既發(fā)展了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又為唐玄宗“開元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

      禮賢下士“開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公元762年)在位的開元年間,調(diào)整官員,整頓禁軍,恢復了政局的穩(wěn)定,把唐代的盛世推向高潮。玄宗的首要措施,是精選輔臣,尊重輔臣,構(gòu)建穩(wěn)定的高層決策團體。他將宰相的人選穩(wěn)定為一到三人,明確一人主要負責,使權(quán)力相對集中,皇帝不過多干涉,使宰相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開元盛世的功臣姚崇與宋因此名揚史冊。司馬光稱:“姚、宋相繼為相,崇善應變成務,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協(xié)心輔佐,使賦役寬平,刑罰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賢相,前稱房杜,后稱姚宋,他人莫得比焉。”

      玄宗深知“治民必先治吏”的道理,他執(zhí)政后,廢除了中宗以來的大量“斜封官”。開元二年,他又大規(guī)模地罷免了武后中宗時任命的員外官、試官和檢校官。經(jīng)玄宗大加整頓后,在一定程度上端正了官場風氣。同時,他強調(diào)地方官與京官的交流,重視刺史縣令的選用。開元四年,他親自考察新任命的縣令,“問安人策一道”,把較差的官員遣返回家,貶斥了主持縣令選任的吏部侍郎盧從愿和李朝隱。開元十三年,他又親自挑選了一批中央政府有聲望的諸司長官出任地方刺史,并賜宴賜詩餞行?!缎绿茣ば谭ㄖ尽贩Q:“玄宗自初即位,勵精政事,常自選太守、縣令,告戒以言,而良吏布州縣,民得安樂。”

      知人善任元朝興盛

      元世祖忽必烈時期(公元1271年~公元1294年),以西漢陸賈的警言“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之”為座右銘,并將“開言路、選諫臣”作為重要的政治方略加以貫徹實施?!对贰な雷?zhèn)鳌氛f他“度量弘廣,知人善任使,信用儒術(shù),用能以夏變夷,立經(jīng)陳紀,所以為一代之制者,規(guī)模宏遠矣。”

      在君主高于一切的封建時代,作為絕對專制權(quán)力的必要補充,善于納言對形成一個開啟眾人思考的整體氛圍提供了必要的先決條件,同時可以避免為君者因決策偏頗而帶來的種種失誤。生長在草原的元世祖忽必烈喜歡打獵。有一次到白沓兒行獵,當?shù)孬C人赤不拉金在射兔時誤傷了忽必烈的愛駝。忽必烈盛怒,遂下令處死赤不拉金。中逢大夫、司農(nóng)寺達魯花赤鐵哥上言指出,獵人并非有意,以人償畜怎能服天下人?忽必烈立悔失言,下令將赤不拉金松綁,并告訴身邊的史官,要記下這件事,常以為戒。

      元世祖在位期間,由于善于納言,使許多策劃謀略都被迅速轉(zhuǎn)化到國政方針,大大促進了國家的發(fā)展與繁榮。

      斥佞用賢“弘治中興”

      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年~公元1505年),登基時面對的是一個紊亂的朝政和千瘡百孔的江山,即位之初就著手改革弊政。

      朱佑樘的改革可概括為四個字“斥佞用賢”。他迅速法辦了太監(jiān)梁芳和佞臣李孜省為代表的一批奸佞之徒,罷免了以外戚萬安為首的“紙糊三閣老”,將前朝通過賄賂和溜須拍馬發(fā)跡的官員一律撤換。與此同時,起用了王恕、懷恩、馬文升等在前朝由于直言進諫被貶的官吏以及徐溥、劉健、謝遷、李東陽等賢臣,并且在憲宗平反了于謙冤獄的基礎(chǔ)上為于謙建旌功祠,進一步表彰有功之臣。并且,“更新庶政,言路大開”,形成“朝序清寧”的中興的景象。朱佑樘還重開了經(jīng)筵侍講,向群臣咨詢治國之策,利用早朝與午朝之間的空閑時間,與閣臣們共商治國之道。弘治年間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制官宦,倡導節(jié)約,與民休息,是明朝歷史上經(jīng)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和平時期。被史家稱為“弘治中興”。

      運籌帷幄“康雍乾盛世”

      清王朝從康熙中葉起,到雍正、乾隆年間,國力鼎盛,社會繁榮,史稱“康雍乾盛世”(公元1681年~公元1796年)。清王朝崛起當然也離不開在人才方面進行的改革,史書《康熙政要》記載了康熙如何重視有智人才。在用人上,他強調(diào)“國家以用人為要”。康熙親政后,傾慕漢族文化,重用經(jīng)學之士魏象樞、熊賜履、李光地等人,開一代新風使政風為之一改。

      在“康雍乾盛世”中,雍正皇帝(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雍正認為,“治天下之道惟用人,除此皆末節(jié)也”。這無不體現(xiàn)“國之興亡,務在得人”的思想。他在任用內(nèi)外官員上,除首要考察是否清正廉潔公忠勤慎外,還形成了一套重實際求高效的用人風格。因才用人,力求使官員的才識能力與其職務相當。他認為,“政有緩急難易,人有強柔短長。用違其才,雖能者也難以效力,雖賢者或致誤公;用當其可,則為官者各施所長,政無廢事”。如翰林院侍講學士惠士奇,他才學出眾,十二歲就做得一手好詩,后考中進士,朝廷派他到廣東擔任學政?;菔科嬖诋?shù)刂鞒挚婆e考試“一文不取”,這在當時的考官中實在難尋,故以清廉著名于嶺南。對這樣官聲頗好的有“德”之員,如何提拔晉升,雍正命兩廣總督楊琳詳加考察,因才致用。楊琳奏報說,惠士奇的特長在于舞文弄墨,至于行政管理則顯得能力不足。據(jù)此,雍正將惠士奇召回京師,遷升翰林院侍講學士,專掌論撰文史之事。

      縱觀中國歷朝歷代的中興,智謀人才的佐政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少有志明君正是在一批批高層智士的輔佐下,才得以鞏固封建政權(quán),成為中國歷史上興盛的長命王朝。

      猜你喜歡
      中興
      少康中興
      光武中興
      中興四大詩人: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一)
      中興四大詩人: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二)
      中興微量元素水溶肥在秋洋梨上的應用試驗
      煙臺果樹(2019年1期)2019-01-28 09:34:48
      謝彩霞
      北京愛華中興紙業(yè):夾縫中求生存
      生活用紙(2016年7期)2017-01-19 07:36:38
      西古光通中興而立:下一個30年使命萬類互聯(lián)
      做減法讓中興手機獲得新生
      IT時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40
      中興高達加入PDT聯(lián)盟推出“2+4”寬窄帶融合解決方案
      仲巴县| 闽清县| 桐庐县| 常熟市| 达拉特旗| 静安区| 新乐市| 仲巴县| 乌恰县| 民乐县| 长顺县| 黑龙江省| 瓦房店市| 泊头市| 和平县| 莱西市| 宜川县| 古交市| 青川县| 临猗县| 平原县| 青河县| 石家庄市| 乃东县| 吉木乃县| 神木县| 宝应县| 温宿县| 兴业县| 四会市| 罗山县| 泾川县| 荔波县| 东乌珠穆沁旗| 灌阳县| 尚义县| 白水县| 锦屏县| 新巴尔虎左旗| 雅江县| 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