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宇
百家講壇推出的《馬未都說收藏》系列,我一集不拉地全部看完,還在網(wǎng)絡(luò)上看了一些關(guān)于他的報道和博客,感覺他的能耐真是大了去了——用報紙包的瓷器,他一摸就知道是乾隆時期的縮腰碗;掃一眼周杰倫的MTV《青花瓷》,就看出其中的贗品……關(guān)于他的故事個個神乎其神。
在馬未都的世界里,故事特別多、特別逗,他的藏品種類豐富,他知識的跨度和深度,都讓藏家們瞠目。我想,馬未都把玩藏品,更多的是在把玩知識、經(jīng)驗與社會閱歷,因此,當金融危機不斷加重并影響到每個人的時候,當我們把目光投向藝術(shù)品收藏的時候,許多人開始醒悟一收藏要學馬未都。
馬未都搞收藏可以總結(jié)為兩個詞:智慧、心境。他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收“老東西”,期間的學習就從未間斷過,他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你就真假不分;沒有足夠的時間沉淀,你就好壞不明,馬未都所講的知識,一部分是收藏的專業(yè)知識,還一部分是社會閱歷,經(jīng)常有藏友拿東西給他鑒定,東西還沒拿出來,說一通收藏的過程,馬未都就說:這東西不真。因為這事聽著就不靠譜。
為什么很多藏友會干不靠譜的事?這就是心境。馬未都說:“戒貪是所有收藏者最需要注意的。不要相信好事,有好事肯定先找我,不會先找你”。越是自以為聰明的人,越是容易上當。那怎么成貪呢?那就是要淡化投資的觀念,把它當作自己的一種愛好和興趣,量力而行。
馬未都說,他搞收藏是出于對歷史和文化的喜好,希望通過這些藏品能與古人對話,并將千年的智慧集合傳承下來。有著這樣的心境,也難怪這位只有小學四年級文化的草根藏家,能成為當下收藏界最熱門的人物。我想,藝術(shù)品應(yīng)該是成人的玩具,在與歷史遺存的交鋒中,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情趣和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