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強
一、對楞次定律的理解
1834年物理學家楞次提出了楞次定律:“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利用楞次定律可以分析兩類電磁感應問題:一是磁場不變,導體回路相對磁場運動;二是導體回路不動,磁場發(fā)生變化。
感應電流產生的效果總是要阻礙產生感應電流的原因:
1. 從磁通量角度,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原磁通量)的變化,感應電流的磁場與原磁場方向的關系可概括為“增反減同”。
2. 從相對運動角度,阻礙相對運動,可理解為“來拒去留”;從運動效果上看,可以形象地表述為“敵”進“我”退,“敵”退“我”追。
3. 使線圈面積有擴大或縮小的趨勢,擴大或縮小是為了阻礙原磁通量的變化。
4. 阻礙原電流的變化(自感現象),感應電流與原電流方向的關系可概括為“增反減同”。
楞次定律廣義地表示為: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和相對運動。
那么,如何應用楞次定律來解決實際問題呢?筆者概括為:“一原二感三電流”;方法:“一安二楞三安培”。
例1 (2008年重慶)如圖1所示,粗糙水平桌面上有一質量為m的銅質矩形線圈。當一豎直放置的條形磁鐵從線圈中線AB正上方等高快速經過時,若線圈始終不動,則關于線圈受到的支持力FN及在水平方向運動趨勢的正確判斷是()
A. FN先小于mg后大于mg,運動趨勢向左
B. FN先大于mg后小于mg,運動趨勢向左
C. FN先大于mg后大于mg,運動趨勢向右
D. FN先大于mg后小于mg,運動趨勢向右
分析 當豎直放置的條形磁鐵從線圈中線AB正上方等高快速經過時,穿過線圈的磁通量先向下增加后向下減少,由楞次定律(“增反減同”)可以判斷,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先向上后向下,由安培定則判斷線圈中感應電流的方向,從上往下看先逆時針后順時針,線圈所受的安培力先指向左下后指向右上,故線圈受到的支持力FN先大于mg后小于mg;從阻礙相對運動的角度“來拒去留”來判斷,線圈總有向右運動的趨勢,以阻礙磁通量的先增加后減少。所以,本題應選D。
例2 如圖2所示,通有穩(wěn)恒電流的螺線管豎直放置,銅環(huán)R沿螺線管的軸線加速下落,在下落過程中,環(huán)面始終保持水平,銅環(huán)先后經過軸線上1、2、3位置時加速度分別為a1、a2、a3,位置2處于螺線管的中心,位置1、3與位置2等距離,則()
A. a1 C. a1=a3 分析 銅環(huán)R沿螺線管的軸線加速下落,當經過位置1、3時,根據“來拒去留”和牛頓第二定律知a1=g-,a3=g-,式中F1、F3為銅環(huán)在位置1、3時所受到的安培力,m為銅環(huán)的質量。由于銅環(huán)在螺線管內部運動時,磁通量不變,無感應電流,故有a2=g。銅環(huán)在內部做a=g的勻加速運動,當銅環(huán)離開螺線管時,磁通量變化快,銅環(huán)產生感應電流大,所受安培力大,故有a3 二、楞次定律的四個推論及其應用 1. 動態(tài)規(guī)律 當回路與磁場接近或者回路的磁通量增加時,一定相互排斥或者向減少磁通量的方向運動;反之,一定相互吸引或者向增加磁通量的方向運動。 例3. (2008年四川)在沿水平方向的勻強磁場中,有一圓形金屬線圈可繞沿其直徑的豎直軸自由轉動。開始時線圈靜止,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既不平行也不垂直,所成的銳角為α。在磁場開始增強后的一個極短時間內,線圈平面() A. 維持不動 B. 將向使α減小的方向轉動 C. 將向使α增大的方向轉動 D. 將轉動,因不知磁場方向,不能確定α會增大還是會減小 分析 在磁場開始增強后的一個極短時間內,穿過線圈的磁通量增加,由楞次定律和“動態(tài)規(guī)律”知,線圈應向使α減小的方向轉動才能阻礙這種增加,故選B。 2. 靜止規(guī)律 當回路兩側的磁感線對稱分布,不論向什么方向運動,都不能阻礙磁通量的變化;或者磁通量變化都相同時,回路將靜止不動。 例4. 如圖3所示,兩個鋁環(huán)A和B分別位于通電螺線管左端和正中央,并可以左右自由滑動。試分析:當變阻器滑動觸頭P向右移動時,A、B的位置如何變化? 分析 P向右滑動,電阻增大,電流減小,電流的磁場減弱,A、B中磁通量減少,根據“動態(tài)規(guī)律”,A將向磁通量最大的螺線管中央移動。 而位于螺線管中央的B環(huán)兩側,由于磁感線分布對稱,不論向哪一側移動,磁通量都同樣地減少,根據“靜態(tài)規(guī)律”,B將保持靜止。鋁環(huán)B所受安培力如圖4所示,從左向右看,鋁環(huán)B有縮小的趨勢,這樣才能阻礙磁通量的減少,符合動態(tài)規(guī)律。 3. 因反果同 正方向穿過回路的磁通量增加(或者減少)與反方向穿過回路的磁通量減少(或者增加),引起的感應電流方向相同。 例5. M和N是繞在一個環(huán)形鐵芯上的兩個線圈,繞法和線路如圖5所示,現將開關S從a處斷開,然后合向b處,在此過程中,通過電阻R2的電流方向是() A. 先由c流向d,后又由c流向d B. 先由c流向d,后由d流向c C. 先由d流向c,后又由d流向c D. 先由d流向c,后由c流向d 分析 在M中產生的磁通量變化,通過鐵芯全穿過N,開關S從a斷開,然后合向b,穿過N的磁通量變化,先是某方向減少,后是反方向增加,由“因反果同”規(guī)律知,兩種情況下通過R2的電流方向相同,再由“增異減同”判斷S從a斷開時,通過電阻R2的電流由c流向d,故本題應選A。 4. 零值分界 當感應電流為交變電流時,零值是電流方向改變的分界點,也是線圈的磁通量變化率(Δφ/Δt)為零,磁通量(φ)最大的位置;而感應電流達到最大值時,磁通量的變化率最大,而磁通量卻為零。 例6. 矩形線圈繞垂直于勻強磁場方向并位于線圈平面內的固定軸轉動,線圈中感應電動勢的e-t關系如圖6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 t1時刻通過線圈的磁通量為零 B. t2時刻通過線圈的磁通量的絕對值最大 C. t3時刻通過線圈的磁通量變化率的絕對值最大 D. 每當e變換方向時,通過線圈的磁通量絕對值都為最大。 分析 根據“零值分界”規(guī)律,當e變換方向時,e=0,磁通量變化率,磁通量最大,所以本題只有選項D正確。 可見,利用以上四個推論,可以極為簡捷地分析和判斷感應電流,安培力、導體與磁場相對運動的方向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