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臻
在中國,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外國人: 他們在中國生活和工作多年,有的能講流利的中文,有的對中國文化格外鐘情,有的在中國找到了另一半……他們有一個特殊的標簽——“洋CEO”。
在“全球化”和“本土化”兩股力量的雙重作用下,一些跨國公司中國區(qū)堅持使用非本地化人才當領導人,而一些渴望國際化的本土企業(yè)亦開始啟用海外人才當CEO。
懂中文不一定懂中國。面對著中國獨特的市場規(guī)則、管理文化甚至特有的人情世故,那些洋CEO如何通過“文化”和“市場”的雙重考驗; 如何把握中國的用戶習慣和市場趨勢; 他們給中國市場帶來了哪些影響?
“土洋”之爭
關于土CEO和洋CEO孰優(yōu)孰劣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
用友曾聘請美籍華人何經華出任總裁; TCL引進了一批國際化高級管理人才; 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yè)務時,斯迪文?沃德成為中國電腦業(yè)中首位洋CEO; 華為任正非欲為自己尋找海外背景接班人……“洋CEO”成為中國企業(yè)不可忽視的現象。
2006年,當英特爾原中國區(qū)的總經理悄然離職,楊敘重返中國時,“洋CEO”的“水土不服”再次被印證。更熟悉市場規(guī)則、與政府部門打交道更自如、與渠道商關系更密切的本土領導人,似乎更適合中國市場。但在全球化的視野、與總部緊密的關系等方面,本土的人才又遜于外國人。
今年春節(jié)過后,兩起換帥再次令業(yè)界嘩然。2月,聯想CEO阿梅里奧下課,楊元慶重回CEO崗位; 3月,宏宣布,賴泰岳正式退休,德國人艾仁思(Oliver Ahrens)空降為中國區(qū)總經理。
“目前,‘洋高管現象又有回流的趨勢。”業(yè)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全球經濟整體蕭條,惟有中國市場一枝獨秀?!按笈蟾吖軣o處安排,又不好裁掉,只得調任到中國區(qū),設個虛職?!绷硪环矫?,一些公司仍然對本土人才不信任,認為國際化的“洋高管”更能夠提升企業(yè)管理能力,讓企業(yè)變得更有效。
“事實上,外籍職業(yè)經理人在中國內地,比在其他經濟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獲得更多收入。”一位資深人力資源顧問告訴記者,“中國的廣闊市場和增長潛力,既為他們帶來了可觀的業(yè)績,也為日后升遷奠定了基礎。”
人事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在中國各類企業(yè)中工作的外籍人員已超過6萬人,這個數字還未包括來自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省的龐大的高級管理人員。
隨著這些洋高管大量進入內地的企業(yè),本土經理人難免有被邊緣化的擔憂。事實上,雖然許多跨國公司近年來不斷提升本土人才在中國公司的地位,但在高層經理職位的任用上,選擇非本土的經理人還是居多。這一點,在日韓和歐洲企業(yè)尤為明顯。
不僅如此,本土一些渴望國際化的民營企業(yè)也開始使用“洋高管”代替本土經理人。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yè)將中高層管理人員的選擇鎖定在外籍和港臺經理人上。尤其在全球經濟危機下,許多中國企業(yè)遠走海外進行“人才抄底”,希望借助聘請洋CEO走上國際化道路。
也許,土CEO和洋CEO并沒有孰優(yōu)孰劣之別,只有誰更適合這片特殊的土壤。
“洋高管”中國化
“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辟囂┰涝谛纪诵輹r表示,不要只看一個人的皮膚和眼睛,企業(yè)運營靠多種綜合要素。華人文化有濃厚的倫理觀念,而洋高管則多為職業(yè)經理人,以業(yè)績和效益為首要目標。
那么,除了“皮膚”和“眼睛”的差別外,洋CEO靠什么招術適應本地市場; 洋CEO能比土CEO更能開拓本土市場嗎?
美國企業(yè)管理大師史考特?派瑞博士在研究了全球7萬名經理人的12項基礎能力后得出結論: 中國本土經理人在管事與認知能力上較佳,但在與人溝通方面較差,尤其體現在國際化方面。而洋CEO在對人和對事能力上差距較小,較為平衡。這似乎為洋CEO的回流找到了合理的注解。
“對于一個全球化的公司,衡量其本土化的成敗,并不在于是否用本地人當CEO?!彼髂幔ㄖ袊┯邢薰究偛糜捞锴缈等缡钦f。
“本土化是索尼長久以來一直考慮的課題?!庇捞锴缈嫡J為,如果市場只局限在本土,本土人才自然有優(yōu)勢,而如果致力于全球市場,就要注重平衡本土和全球。全球化的思維方法和本土化的視角同樣重要,這是索尼一直以來對管理層的要求?!八髂峁倦m然起源于日本,但現在的CEO是一個美國人。”
“其實很難根據背景去劃分群體,這邊是中國CEO,那邊是外國的CEO。”泰科電子高級副總裁、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席Gordon Hwang認為,企業(yè)往往希望員工都能成為一個“國際人”?!耙苋ミm應和理解所有的文化,能從完全本土的文化中擴展出來?!?/p>
事實上,具有母公司背景的“洋CEO”則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公司的企業(yè)文化,使跨國公司全球一體化的戰(zhàn)略更好地落地。而那些敗走中國市場的洋CEO們,幾乎都因為忽略了文化差異所致。
“能夠將國際化戰(zhàn)略的思考和經驗,與在當地良好的執(zhí)行、快速的反應相結合的CEO,就是非常成功的?!敝Z基亞高級副總裁趙科林(Colin Giles)認為,兩種經營管理的高度對接,將大大加強公司策略在中國市場的執(zhí)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