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俊
摘要:通過對轉基因生物材料交易機制的探討,重點從經(jīng)濟特性、成本結構、市場結構以及用戶需求特征等方面對這一類特殊產品進行了深入分析,從而為進一步研究此類產品的定價機制和定價方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或許會為此類產品的定價理論開辟一個新的研究視角。
關鍵詞:基因;轉基因生物材料;經(jīng)濟特性;成本結構;市場結構;用戶需求特征
中圖分類號:F014.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09-0037-02
1轉基因生物材料的定義
應用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和開發(fā)而獲得的帶有特異生物遺傳信息的基因、重組載體、轉化體、融合細胞和組織,以及用這些生物材料制備的活性制劑。它們主要是用于進一步的轉基因生物新品種、藥品等的研究。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轉基因生物材料的交易是伴隨著生物技術的發(fā)展逐漸興起的,大多數(shù)是以科研機構以及具有生物技術研發(fā)能力的生物及制藥公司為目標客戶。
2轉基因生物材料的經(jīng)濟特性
2.1轉基因生物材料的可復制性
生物之所以能夠將其特定的性狀代代相傳而不發(fā)生改變,正是得益于帶有其遺傳信息的基因以及與之相關的各類遺傳物質能夠通過一系列復雜的生化反應而進行復制,從某種意義上說,轉基因生物材料最大的價值正是在于其能夠在合適的生化條件下產生復制,并且從經(jīng)濟學上來講,生產這類轉拱因生物材料每單位所增加的邊際成本都非常小,甚至趨近于零,盡管前期研發(fā)投入的資金都非常巨大。轉叢因生物材料的可復制性一方面為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發(fā)展和廣泛應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這類產品的提供商必須在不正當復制的情況具有很大不確定性的條件下,開展利潤最大化的交易和定價決策。
2.2轉基因生物材料使用效用的滯后性
轉基因生物材料的需求方多為大學、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機構以及具有轉基因分子生物技術研究實力的生物和制藥公司,他們應用這些轉基因生物材料可以作進一步的遺傳轉化研究。由于科學研究的巨大風險和不確定性,應用這些轉基因生物材料能否達到預期的科研目的,得山預期的科研成果,不僅僅取決于轉基因生物材料本身,它與科研人員的科研能力,科研設備和輔助材料的選用,甚至實驗室的氣溫、光照等自然環(huán)境都密切相關。
2.3轉基因生物材料的易變性
正如轉基因生物材料的定義中所描述的,基因、載體等材料都是以分子計的微小物質單位,將它們從自然界中分離出來本身并不容易,但是一旦分離出來,它們又很容易被研究人員修改或是重新組合,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中的酶切技術便是專門針對修改或是重組DNA而開發(fā)出來的專門技術。對轉基因生物材料的修改或是重組是進行轉基因研究的需要本身無可厚非,但是這同樣會帶來相關的知識產權問題,畢竟僅僅一兩個堿基對的改變就將前期科研人員的大量工作形成的權益予以否定實在是一件令人難以接受事情。
3轉基因生物材料的成本結構
3.1研制開發(fā)成本高,生產制造成本低
轉基因生物材料生產的一個重要的特征是研發(fā)成本極高但此后的復制生產成本很低,以至于相對于其母本的研發(fā)成本,再增加一個副本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一種轉基因生物材料的研發(fā)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費用極為高昂,而且這些成本大部分是沉淀成本,即一旦這種材料研究終止或是失敗,成本就不能收回。一個基因從分離、測序直到功能鑒定取得成功,研究費用通常需要數(shù)百萬甚至數(shù)千萬美元。但是,一旦這個基因成為穩(wěn)定的材料,則復制它的一個副本就只需要提供特定的生化反應環(huán)境進行培養(yǎng),成本不過數(shù)美元而已。
3.2生產過程中固定成本商,可變成本低
相對于傳統(tǒng)產品,轉基因生物材料類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表現(xiàn)出了高固定成本,低邊際成本的特點。由于
轉基因生物材料的生產一般是在嚴格的實驗室環(huán)境中進行,需要先進的生化反應儀器設備以及配套的生化試劑,在正式復制母本之前需要完成很多前期工作,這些都是作為生產的固定成本投入,往往耗資巨大,而一旦有了轉基因生物材料的母本,多生產一個副本的成本便幾乎為零,增加的變動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與產量水平無關,這樣的成本結構自然而然形成了巨大的規(guī)模經(jīng)濟效益,轉基因生物材料供應商生產得越多,平均成本就越低,如圖:
其成本函數(shù)可以表示為C=C0+cQ(其中Q表示轉基因生物材料的產量,c表示產量為Q時轉基因生物材料的總成本,C0為轉基因生物材料生產的固定成本,c為轉基因生物材料的邊際成本,根據(jù)轉基因生物材料的特點,我們可以得出,這里c很小。
4轉基因生物材料的市場結構
由于轉基因生物材料的生產具有唯一性、獨創(chuàng)性以及特殊的成本結構,因此很容易導致生產者壟斷。一方面,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幾乎不會受到邊際成本MC和平均成本AC遞增的限制,產量很容易擴大到足夠壟斷整個市場;另外由于屬于生物技術研究中上游的產品,轉基因生物材料供應商之間的競爭往往表現(xiàn)為資金、技術及科研實力的競爭,行業(yè)壁壘很高,加上生物材料通常被作為知識產權來保護,市場先人者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后入者只能被動跟隨。由于壟斷程度的不同,轉基因生物材料的市場結構一般情況下分為寡頭壟斷市場和壟斷競爭市場。
(1)寡頭壟斷市場。
在寡頭壟斷市場上存在這樣的龍頭企業(yè),它們的產品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憑借規(guī)模經(jīng)濟享受對較小的競爭對手的價格優(yōu)勢。處于這種壟斷地位的廠家在生物材料投入市場初期,可以利用該產品需求彈性小的特點進行“高價定價策略”。但從長遠來看為維持寡頭壟斷地位,廠家一般一方面采取“限制定價”,即防止其他競爭者受高額利潤引誘而進入該市場,分割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他們會緊跟技術發(fā)展前沿,對原有產品進行更新?lián)Q代,以保持技術的領先性;同時他們會增加產品的“轉移成本”,鎖定客戶,防止客戶的流失。
(2)壟斷競爭市場。
由于生物技術的變革速度,長期在市場中占據(jù)壟斷地位的廠家并不存在,許多潛在的進入者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差異化,從而使產品結構也發(fā)生了改變,從同質產品轉變?yōu)橐粋€差異產品的行業(yè),即形成了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在這個市場中,一個企業(yè)處于有著眾多差別產品的市場競爭中,企業(yè)必須為自己的產品增加價值,使自己的轉基因生物材料和競爭對手有所區(qū)別,即要實施產品差別化戰(zhàn)略。為了給自己的產品制定合適的價格,他們多采取“多重價格定價”策略,即根據(jù)不同用戶的對產品的偏好不同,以至于最大支付意愿的不同來對同一產品進行不同的定價策略,從而獲得利潤的最大化。在生物技術領域存在大量這樣的公司,盡管有的規(guī)模并不大,但是其提供的轉基因生物材料在特定的科研領域內都具有很強的壟斷力量,以此來獲取超
額利潤。
5轉基因生物材料的用戶需求特征
(1)轉基因生物材料的交易多在特定的生物技術知識網(wǎng)絡中進行,產品價格彈性較小。
對于轉基因生物材料的用戶來說,這類產品是屬于他們進行科學研究的“原材料”,應用這些材料進行后續(xù)的轉基因研究對科研人員的專業(yè)知識,科研條件及研究經(jīng)費等都有較高的要求。也就是說,對這些生物材料有需求的人都是處在特定的生物技術知識網(wǎng)絡之中,他們的研究領域相對固定,因此需求具有一定程度的剛性,再加上這類轉基因生物材料大都是針對某一特定的轉基因技術研究領域,相互替代的可能性很小,故其價格對需求量的影響不像傳統(tǒng)商品那樣明顯,呈現(xiàn)出產品價格彈性較小的特征。
(2)用戶需求偏好具有很大不確定性。
轉基因生物材料特殊的經(jīng)濟特性和成本結構使得傳統(tǒng)的定價策略無法為這類產品確定一個最優(yōu)的價格。最理想的方法是根據(jù)這類材料對不同客戶的價值來定價,因為科研機構的實力,科研項目的進度、目標以及項目預算大小、來源,甚至科研人員的學術網(wǎng)絡等等對這些“原材料”的采購決定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同樣的轉基因生物材料,對于上述特征不同的客戶來說所具備的價值可能相去甚遠。轉基因生物材料的供應商能做的就是更多地依賴客戶信息以便根據(jù)偏好來對客戶進行分類,因此,廠商有必要根據(jù)客戶類型進行產品定制和差別定價,因為它們的用途和價值是相對不同的。此時,對于差異化的轉基因生物材料,定價策略是以客戶評價或他們的邊際支付意愿為基礎,而不是生產的邊際成本。
(3)轉基因生物材料用戶具有鎖定效應。
使用特定轉基因生物材料對用戶來說還具有較強的成本鎖定效應。對傳統(tǒng)產品來說,一個產品往往是獨立使用的,采用另外的產品對它進行替代并不需要額外的成本。而由于轉基因生物材料本身的技術特性以及用戶需求的特殊性,從這種材料的開發(fā)伊始,到它供給客戶用作下游的基因轉化研究,都是一項系統(tǒng)的生物技術工程,其中涉及的基因工程、酶工程、試劑配制、設備檢測等等環(huán)節(jié)都可能因為材料的不同而產生巨大變化。
(4)用作免費學術交流工具使轉基因生物材料的有效需求受到隨機干擾。
由于轉基因生物材料實質上屬于生物技術科研領域的“原材料”,應用這些“原材料”進行遺傳轉化研究取得的成果一方面表現(xiàn)為各種轉基因生物的問世以及獲得各種相應的轉基因生物制品,另一方面可以表現(xiàn)為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的發(fā)表。根據(jù)相關論文發(fā)表的規(guī)定,作者必須在文章中注明自己所使用的生物材料。在特定的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學術圈內,科學家們往往會將這些生物材料作為免費的學術交流工具而互相傳播,當然即使是免費使用,按照相關知識產權法律的規(guī)定,他們之間也必須簽訂相應的禁止未經(jīng)許可再向第三方傳播的協(xié)議,但是這種協(xié)議的尊重程度又會因各國制度環(huán)境的約束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由于轉基因生物材料的特殊性質,使它在科學家之間共享成為可能,而用作免費的學術交流工具的可能性往往難以有規(guī)律可循,很多時候是隨機的,這樣就使轉基因生物材料的供應商對有支付意愿的有效需求的估計存在很大困難,進而為價格的確定造成了很大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