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聰
(一)春天的歡歌
春天,是生命的季節(jié),是游動的季節(jié),是孕育的季節(jié)。
草兒綠了,樹枝長芽了,五顏六色的花兒競相開放,蝴蝶翩翩起舞。不知名的各色鳥兒到處歡聲歌唱,構(gòu)成了一幅生機(jī)勃勃的自然諧景圖。這一切,令人心馳神往,令人精神煥發(fā)。
于是,每個人都忍不住跳動的腳步,帶著燦爛的心靈,迎著暖意盈盈的陽光,外出游玩,攀爬,讓囚禁了一個冬季的疲態(tài)和臃腫得以釋放。步伐輕了,心情暢了,天氣暖了,一切又重新開始,重新布局,一年之計在于春,每個人在明媚的春色里,對未來充滿了憬憬。
相比其它季節(jié)癡呆的神經(jīng)和昏睡的心態(tài),春天,每個人的思維也更為活躍,不再是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隨意。在這個充滿歡歌的季節(jié)里,每個人都是什么都想,什么好的愿望都敢祈盼。人的身心如同一只絢麗的蝴蝶,在花叢中飛舞。雖然,未來的發(fā)展和事件的結(jié)局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迷茫性,但這絲毫影響不了人們跳躍的興奮。
一路走來,偶爾吹拂的一縷春風(fēng),雖然還略帶寒意,但在笑臉籠罩的陽光下,這一切似乎可以忽略不計,身子是暖的,心也是暖的,腳也更有力了。
對著陽光,對著草木,對著鮮花,對著曠野,每個人都張開臂膀,奔跑追逐,競相擁抱大自然的一切。大地上到處充滿了人們亢奮的呼喊聲:春天,我愛你!……春天,我愛你!
仿佛,只有把這種亢奮的心情盡情喊出,每個人才覺得身安、心安。覺得全身舒服、通暢。
(二)夏日的悠長
一把搖椅、一把蒲扇、一本薄書、一個院坪、一個陰涼的角落,足以讓人度過一個炎熱的夏日。
陽光使人倦怠,在搖椅上人昏昏然睡去,一縷輕風(fēng)拂過,沁人心脾,昏睡的神經(jīng)尤如一件新衣裳。拂去塵垢后頓覺光鮮。
似睡似醒間,人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不用擔(dān)心著涼,不用擔(dān)心汗浹,一切淡淡然,一切自自然。
清醒時,看上幾頁書,于細(xì)微處斟酌,于精彩處喝彩,于平淡處回歸。忽然間明白。人生的精彩,其實也不過是一個片斷和插曲。平淡才是真實與長遠(yuǎn)。
椅子在動。眼睛在動,眼前的一切事物在動。絕對的動,相對的靜,其實也不是每時每刻都能體味得到的,而身體下的搖椅。恰恰給了讓人體味絕對與相對的便利。誠然。宇宙萬事萬物皆動,唯一靜止的,也許只有人的心了。
夏日悠長,讓人留戀。那把搖椅、那把蒲扇、那本薄書、那個院坪、那個陰涼的角落。是記憶,是享受,也是向往。
(三)秋天的詩意
秋天,給人的感覺是熾熱的,是蕭瑟的,也是豐收的。
田野上的稻子熟了,在陽光下泛著金光,一陣又一陣的疾風(fēng)吹過。大地上立即掀起一層又一層的稻浪。高低起伏。那是稻穗們奔跑的腳步。那是稻穗們興奮的呼喊:我熟了,我熟了!快來收割,快來收割!
樹上的果子也熟了,枯子、柿子、板栗、荔枝……一張張笑臉掛滿枝頭。它們迎風(fēng)飄蕩。在“沙、沙”聲中盡情地歡呼。我們靜下心來,可以清晰地聽到它們激動的心跳聲。對于它們來說,從開花、結(jié)果到成熟,目標(biāo)只有一個。就是把自己的全部奉獻(xiàn)給別人。它們以奉獻(xiàn)為樂。以付出為榮。相比這些自然的果子,人類,特別是那些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的人們,又是何等的渺小!
田野里、果園里、菜園里。到處都是忙碌的人們,在收獲的季節(jié)里,喜悅貼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但秋天的蕭瑟,往往不經(jīng)意也給人帶來傷感。
秋風(fēng)掃落葉,草兒枯了,樹葉落了,河水干涸了,太地一片空蕩,一片蕭條。偶爾天空中傳來幾聲鳥鳴聲,也帶著哀怨。
豐收、喜悅、蕭條,秋天的這一種包容,讓我們有了無限的暢想,有了綿綿流長的詩意。
在這種詩意里,我們每一個人都因而變得成熟。
(四)冬日的陽光
冬日的陽光,是吉祥物,也是稀罕物。于是,每每暖陽高照,一把凳子、一本薄書、一個敞開的空地,便可以度過一個寒冷的冬日。
陽光是干燥的,也是熱烈的,暖暖的陽光包圍著大地上的一切,一個人就像一個烤紅薯,裹著厚厚的衣服,臉蛋被照得通紅。不時吹來的一陣陣?yán)滹L(fēng),卷起層層落葉,漫天飛舞,不經(jīng)意間,給人通亮的面頰涂上了一層反光的薄膜,摸上去顯得僵硬而清冷。
陽光、長凳、一本薄書。往往呆不了多久,人便會疲倦,卻又不敢睡去,唯恐著涼鬧出一場感冒來。于是,只好傻傻地任由陽光照射。沒有感覺,沒有思想,就如同一個樹樁,簡單直白。這種短暫的石頭般的狀態(tài),對一個思想自主活躍的人來說,難得又珍貴。
冬日的陽光,熱烈、簡單、純潔。在它的照射下,與其說人變得癡呆和沒有感覺,倒不如說這是一種忘我的境界。
冬日的陽光,是一種深度。
責(zé)任編輯:吳華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