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霏
沿長安街一路向東。京通快速路邊上,誰都不會無視那兒矗立著的一片規(guī)模宏大的仿明清建筑。這便是中國紫檀博物館,我國首家國字頭私人博物館。它坐北朝南、氣勢恢弘,由有“中國第一富婆”之稱的陳麗華投資兩億多元興建,是北京市向建國50周年獻禮的重點工程。
多次路過紫檀博物館,對高懸的匾額上的三個大字“紫檀宮”印象深刻。這座“宮殿”,和它的主人一樣,給人一種財大氣粗的印象。在民間博物館普遍步履維艱的當下,似乎沒有誰會擔心它的生存,雖然它一個月的門票收入僅有一萬元,還不足以支付整個博物館的水電費。
紫檀宮對自己是這樣介紹的:“中國首家規(guī)模最大,集收藏研究、陳列展示紫檀藝術(shù),鑒賞中國傳統(tǒng)古典家具為一體的專題類民辦(私立)博物館,填補了中國博物館界的一項空白?!?/p>
而紫檀宮的功用,絕不僅限于博物館一項而已。它的劇院和客房,經(jīng)常幫政府完成一些接待任務(wù),它的總統(tǒng)套房還接待過德國前總理科爾。僅就其與政府的良好關(guān)系而言,已讓其他民間博物館望塵莫及。
總體上,紫檀宮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紫檀博物館,即對公眾開放的部分。第二進院落為“麗華閣”,由會客廳、劇院、陳列室、秘書工作室等組成。其中三樓到六樓是客房。六樓到九樓是陳麗華和先生、兒女們的居所。第三部分為紫檀國際藝術(shù)交流中心。
而陳麗華,這個住在“宮”里的女人,她被財富和傳奇包圍著,像一個謎一樣生活在公眾的視線之外。
財富之謎
其實,陳麗華首先是大地產(chǎn)商,然后才是私人博物館的擁有者。然而每當我們提起地產(chǎn)大腕,想到的往往是潘石屹、任志強等媒體上的熟臉兒,很少會一下子想到陳麗華。
并非陳麗華和她的富華集團不著名,她的名字與長安俱樂部、金寶街這些風水寶地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但她和她的一子二女處事極為低調(diào),極少主動曝光公司的投資情況,也絕少在鏡頭前露面,因此,一提起陳麗華,人們難免有神秘之感。而她最引起轟動之事,又是與《西游記》中唐僧扮演者遲重瑞的老少配婚姻,這就越發(fā)加重了人們對她的好奇和揣測。
陳麗華常被稱作港商,而她也的確是香港富華公司的董事長,但她又是著著實實的老北京,皇族,致富之路也寫滿傳奇。這些背景材料,與上述一起構(gòu)成了陳麗華的謎之語境。
關(guān)于陳麗華的出身和致富,坊間廣為流傳的版本是這樣的——
陳麗華,滿族,正黃旗,那拉氏后裔。1941年出生于北京頤和園,并在那里長大。因家境貧寒,讀到高中便被迫輟學。1977年,為生計所迫的陳麗華做起了家具修理生意,由于她頗具生意頭腦,待人又熱誠、講信用,生意做得紅紅火火。1982年,靠著多年的積蓄及祖上留下的遺產(chǎn),陳麗華移居香港,進入房地產(chǎn)行業(yè)——在比華利山莊購買了12棟別墅,低價買入,高價售出。如此幾個回合,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立了富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80年代后期,陳麗華回到北京,拿到了毗鄰天安門廣場的一塊地,開始籌劃她在內(nèi)地的第一個房地產(chǎn)項目——長安俱樂部。
90年代的亞洲金融風暴據(jù)說對陳麗華沒有絲毫影響,因為早在80年代末她便開始進行戰(zhàn)略轉(zhuǎn)移,在澳洲以及東南亞諸國進行了多項地產(chǎn)投資。
90年代,陳麗華在王府井周邊陸續(xù)拿到了一系列令人艷羨的黃金地段,先后投資5億元興建了麗苑公寓,總投資20億元建設(shè)了利山大廈,在東部邊緣地區(qū)建造了56萬平方米的富華園小區(qū)。
進入新世紀,陳麗華又投資逾60億元完成了金寶街的拆遷和重建。
陳麗華現(xiàn)在還沒有上市的打算,她說富華龐大的現(xiàn)金流,完全有能力完成自我供血。不玩資本的陳麗華玩上了紫檀,她把自己的大部分身家都投入到紫檀的收集和制作中,對此陳麗華的解釋是:這是“財富的回歸和升華”。
紫檀傳奇
紫檀作為木中極品,素有“百年寸檀、寸檀寸金”之說?,F(xiàn)在被公認的紫檀僅指小葉紫檀,主要產(chǎn)于偏遠的熱帶雨林,生長極其緩慢,每百年才長粗3厘米,非千年不能成材。而且即使成材,也是“十檀九空”,大料極其稀少,因而價格昂貴。
在各種硬木中,紫檀木質(zhì)最為細密,分量最重,入水即沉。它堅硬,木性穩(wěn)定,是制作家具和樂器的極品之材。用紫檀制作的器物經(jīng)打蠟?zāi)ス夂蟛恍杵嵊?,就呈現(xiàn)出緞子般的光澤。紫檀還是一味名貴的中藥,《本草綱目》記載其能止血、止痛、調(diào)節(jié)氣血。
在我國,紫檀自古便受到特別的重視。早在公元三世紀,就經(jīng)晉崔豹作為珍貴木材寫入《古今注》。明王佐《格古要論》又將紫檀定為“異木”,意即“珍異之木”。
紫檀家具以明清為大發(fā)展時期。因紫檀的名貴和難求,大多為宮廷制造。就其實用功能和審美價值而言,明清的紫檀家具達到了一個巔峰,其中尤以乾隆年代為甚,是紫檀家具制作的鼎盛時期。
“弘歷帝耽愛器物陳設(shè)。能工巧匠殫精竭思,歷時數(shù)十載才制造出數(shù)量可觀,在歷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所謂‘貢作紫檀家具?!痹跒殛慃惾A出版于2006年的《麗質(zhì)華堂》一收所作的序中,王世襄如是說。
同樣在這篇序中,王世襄這樣稱贊陳麗華:“紫檀家具是中華的瑰寶,民族的驕傲。陳麗華女士對此有深刻的認識,由衷的愛好,故以繼承、發(fā)展這一傳統(tǒng)工藝為己任?!嗄陙砑泄そ硵?shù)百人,營建廠房幾十楹,制成精品逾千件,規(guī)模成就除乾隆內(nèi)府外,可謂絕無僅有?!?/p>
“規(guī)模成就除乾隆內(nèi)府外,可謂絕無僅有。”也就是說,陳麗華紫檀宮中的紫檀器物,已可媲美宮廷。
據(jù)陳麗華說,她與紫檀的緣分來源于兒時的記憶。從小,她便被紫檀和黃花梨的家具所包圍。父親告訴她,這些家具都是極有價值的東西。陳麗華結(jié)婚時,長輩們?yōu)樗郎蕚涞募迠y就是精致的紫檀家具?!拔母铩睍r,陳麗華和母親將實在舍不得處理的一些紫檀家具埋到了豬圈旁的地下。10多年后挖出來時,她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些家具竟然沒有絲毫腐蝕和損毀,擦拭后仍然光潔如初。就是在對這些舊家具進行修補的過程中,陳麗華受到啟發(fā),開設(shè)了她最初的家具修理廠。
此后陳麗華涉足地產(chǎn)界,離開了家具行業(yè)。但上世紀80年代的一天夜里,陳麗華怎么也睡不著,凌晨三點把兒子女兒都叫了起來,跟他們講,“我想把資金投到做紫檀家具上,你們有意見沒有?”孩子們說:“我們都聽您的。您喜歡您就花吧,我們有機會再做別的生意掙?!?/p>
從此,陳麗華開始接續(xù)她與紫檀的緣分。
近百年來,很多學者都認為真正的小葉紫檀早已絕種。直到1996年,有人在印度洋島嶼的密林中重新發(fā)現(xiàn)了紫檀木種,并購回國內(nèi)請故宮博物院的明清古典家具專家鑒定,被確認是明朝時使用過的老紫檀木,從而否定了紫檀早已絕跡的說法。
為了尋找紫檀,陳麗華以一介女子之身,攜巨款,冒高溫,率助手八赴印緬的深山老林,遍嘗艱辛。原始森林中,人跡罕至,野獸出沒。她坐過電瓶車、摩托車,騎過驢;在路邊的洞里,蛇的目光咄咄逼人,她膽戰(zhàn)心驚,避讓而行;小吃店緊挨著露天廁所,端著碗?yún)s聞到陣陣臭氣,她忍著惡心把飯吃下去;還有一次,汽車在深山密林里穿行,差半尺就摔下了懸崖……
最險的一次是遇到“七里蜂”,據(jù)說這是一種能追人七里不罷休的馬蜂。陳麗華和助手倉惶惶逃回了車上,但成群的馬蜂還是把車叮得當當作響。跟進車里的4只馬蜂,把所有人的臉都蟄腫了。只好聽當?shù)叵驅(qū)У脑挘偷匦”?,然后把尿拍在被蟄的地方。拒絕拍尿的司機,臉腫成了皮球。走出去沒多遠,陳麗華看到一個小孩躺在溝里被蟄死了,渾身覆滿了馬蜂。這是陳麗華最可怕的記憶之一。
紫檀有了,陳麗華的目標是向故宮看齊,一切都按傳統(tǒng)宮廷家具的規(guī)矩來。為此,陳麗華把地產(chǎn)業(yè)務(wù)逐漸交給了兒子和女兒,自己則全副身心撲到了紫檀上。揣摩木料,研究工藝,向?qū)<仪蠼?,潛心制作明清式樣的家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評價她的紫檀宮:“人們從博物館的精品陳列中,可以看到雕作技藝的高超,這些傳統(tǒng)技術(shù)終于后繼有人而不致湮沒無聞,實為文化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