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旸
余旸,1977年生于河南信陽,曾就讀于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現(xiàn)為北京大學現(xiàn)當代文學博士。獲2007年劉麗安詩歌獎。
父子倆
我回家時,他們自得地坐在沒封
籬的場院前
腿毛緊挨野草;
草尖上暮色收攏的暗團里;
蚊針偷戳著血肉
好像他們并不是坐待著晚班的母
親回家做飯
倒是魯莽的猿人
踞箕在火堆的焦燼里
休憩地失了神
此時,椿樹都干瘦地癲狂
刺客般頂著蓬冠。
太陽,急惶惶地落下
他們落拓的胡碴子
好像野草胡亂蔓上了臉;
掙斷了草莖、膝間黑暗
他們慌張地浮起,
緩擺到了我面前——
而坎下灌叢里的
昆蟲:蚊子、蛾子、青蛙
突然焦渴地歌唱;
速生速死地奔赴高潮。
過年回家
深冬,入黑。
土屋迫近。零星的燈火看過來,
又模糊了
他們的臉色嚴肅得可怕;
門口趴著的黑狗不見了。
雞群瞎子樣抱攏成一團。
豬圈空了。死寂盤踞在半掩的木
門后。
行李箱落在凍地上。
我,朝著空蕩蕩的黑暗,喊叫著,喊叫著
慢騰騰地,茅廁伸出父親那顆常年多病的
白頭顱。
手里,正系著合不攏褲縫的布條子褲帶。
啊,燈火大亮。黑狗、雞、豬,晚餐
依序邁入堂屋。
2060年的野草頌
它們順雨而長,從頭蓋骨里抬起身;
它們廢了常年干涸的河道,讓兒時獵捕的
魚群。
棲息在它們發(fā)達的根毛里(不怕,我們暫
時有電瓶打魚)。
它們搶占了被荒廢的農(nóng)田。
它們還在長,鋪延漫漶。
一陣陣熱雨召喚它們東征。它們侵入了
帶鎖的臺階。瘋長著,它們包納了更多的
家禽。
把狗進化為狼,讓豬長出獠牙,尖尖的。
可是還不夠,它們還在長。
它們聚集著,召喚出曾被人制服的天災,
來威唬人;
把村莊覆蓋為原始草林。
農(nóng)人們黑手拿起了鼠標,掉頭向南時,
瘋草就在背陰處唱歌奔跑。
去小學校的款款小路,像獵人埋伏下的陷
阱。
野草都長到他們的膝蓋了,小學生還在埋
頭畫漫畫。
而床鋪上運動的兩個人,一停止,
瘋草就將從他們眼睛里長出。
種紅薯
九月。驕陽曬焦臉骨的黑礁石。
他們彎下腰,深掘進紫黑色的沃土。
嘴唇被堵住了,他們從不說話,
只是偶爾翻翻石頭樣的白眼。不說話。
他們很響地放屁,或者剔掉指縫里黑垢,
或者對著電視張大嘴巴;
要不,就是呆滯地睡下去。他們不說話。
他們彎下腰,鋤頭深掘進沃土里。
一臉的荒郊地,葦草蓬松在耳朵的土包邊;
汗水的螞蟻攀爬在被風雨剝蝕的溝壑上。
一陣風。孤樹喋喋不休,而薯葉翻譯風的
話語;
然后他們不說話,不見了。陽光暴曬荒野。
只有鋤頭,固執(zhí)地挺進沃土的黑暗里;
一如陽具插進陰影;
他們交媾出許多聾啞的紅薯兒子,在土里
歪頭裂腦地悶長著。
打著最野蠻的手勢,如今赤露在霓虹燈下。
主持人推薦語:余旸的詩歌生機十足,語言雄辯而富于變化,它擺脫開某種既定的傳統(tǒng)的負擔,而潛心于語言與存在最為赤裸和面對面的問答關系中。就我的觀察而言,年輕的詩人余旸在努力追求一條更為寬廣的詩歌道路,他的抱負和雄心來自于他對沉悶的當代生活的洞察與突圍,這也使得他的詩歌獲得了一種令人駐足的力量。
——張偉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