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三部宋版書的命運

      2009-08-17 09:53:14田鶴年
      書屋 2009年7期
      關(guān)鍵詞:錢謙益漢書文選

      田鶴年

      葉德輝《書林清話》中談到古籍之罕品時說:“宋版書自來為人珍貴者,一《漢書》、一《文選》、一《杜詩》,均為元趙文敏公松雪齋故物?!边@三部宋刻書籍至今已鮮為人知了,但自北宋初年刊印問世后,在人間輾轉(zhuǎn)流傳,其中存世最久的長達八百余年,歷盡世間坎坷。圍繞這些秘冊精槧,不知多少藏書家為其競折腰,為了這些書,演繹了不少動人心弦的故事,這在中國藏書史上實為罕見,令人感悟到古籍存世實在不易。

      這三部書均刊印于北宋真宗時期,系宮內(nèi)府根據(jù)當(dāng)時所存的善本書中多方校勘、抉擇眾長定稿雕板,采用仿南唐所造之澄心堂紙印刷而成。其紙“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xì)箔光潤,為一時之甲”。其字體系以當(dāng)時盛行的顏真卿體書寫鐫刻,字大如錢。書原藏于宋皇室,歷經(jīng)戰(zhàn)亂遂流入民間,至元初為書畫家趙子昂所得。當(dāng)時,這些書雖已問世達二百八十年,但仍完好如新,這在當(dāng)時已不容易了,所以趙子昂雖藏書萬卷,獨對此宋版菁華倍加珍愛,視為鎮(zhèn)庫之寶。北宋初年版的書經(jīng)歷了數(shù)代遍及全國的戰(zhàn)亂后,別說至元代,即使到了南宋時也很稀罕了。這里有個例子可以印證,南宋藏書家陳振孫(1183-約1261),為官多年,累官至國子監(jiān)司業(yè),畢生致力于購書、藏書,其書多達五萬余卷。史載:“一日他因事出訪,于途中遇賣書者,覓得五代開運丙午年(946)刻印之《九經(jīng)字樣》,彌足珍貴,為其平生所藏最古之書,乃終身引為幸事?!惫?46年系北宋開國之前十四年,距陳振孫出生也不過二百三十七年,按他的見識不可謂不廣,其覓書之條件也絕非常人可比擬,但北宋前的書他已絕難見到。由此可見,北宋初年的書到了元代是何等珍罕。

      趙子昂得到這三部書后,在每部書后面的空頁上均以小楷恭題跋文,為實現(xiàn)“子孫永藏、不得變賣”的心愿,趙特別在《兩漢書》牒文前頁親手繪了一幅惟妙惟肖的自畫像,這是趙子昂惟一的傳世肖像。但不知何故,趙去世后,其藏書并未能由后代藏得太久,三部書均先后流入民間,成為藏書家所競相追逐的目標(biāo)。

      趙子昂(1254-1322),名孟頫,以字行,號松雪道人,浙江吳興人。入元后累官至翰林學(xué)士承旨,死后謚文敏。家富藏書,嘗曰:“聚書藏書,良非易事,善觀書者,澄神端慮,凈幾焚香,勿卷腦,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夾刺,隨損隨修,隨開隨卷?!彼评L畫,書法尤精,行書、小楷筆法圓轉(zhuǎn)遒麗、爐火純青已臻化境,人稱“趙體”,后人以能一睹其真跡為快事。趙去世后,其楷體字成了元代刻書所盛行字體?!稌智逶挕肪矶?“元一代,官私刻本皆尚趙松雪字,此則元體字所濫觴也?!逼鋾ㄓ绊懼罂上攵V猎?北宋初年刊印之書已鮮有覓得,這些由趙子昂親手畫跋之書,除了學(xué)術(shù)方面的價值外,也不啻為藝術(shù)珍品,正所謂“展卷盡可怡神,披翻自能豁目”。世間絕難再得,其價值不可估量。

      三部書出了趙府就分道揚鑣了。先說《兩漢書》,這原是趙子昂最看重者?!秲蓾h書》是《漢書》與《后漢書》的合稱。《漢書》,東漢時由班彪收集素材動筆撰寫,彪去世,由子班固承父志,根據(jù)《史記》的體例輯古鉤沉、征引考訂撰成初稿,班固遭冤獄而死,后又由妹班昭和馬續(xù)續(xù)貂,終成一部一百二十卷的鴻篇巨制。這是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斷代史;《后漢書》系南朝(宋)范曄集各家著作之長所撰成的紀(jì)傳體東漢史,原本僅有紀(jì)傳,范曄本作《十志》,書未成,不幸在四十八歲那年牽涉到一件宮廷內(nèi)變事件而被殺。北宋初年此書與晉司馬彪《續(xù)漢書》八志相配而成《后漢書》。對于史籍,歷來的版本以北宋最為珍貴,這是因為,至漢代才產(chǎn)生了紙,最初的《漢書》是以手寫的形式問世的,至唐代才出現(xiàn)了雕版印刷術(shù),因此可以認(rèn)為北宋初年,將《漢書》與《后漢書》相合璧所雕印的《兩漢書》是最初的印刷版本,這種版本很少存在手寫本的接力傳抄所難免的訛謬脫漏,故距原著的面貌最近,在學(xué)術(shù)上具權(quán)威性,且印量稀少、質(zhì)量精良,后刻之書實難比肩。因此,到趙子昂時,他所藏的《兩漢書》版本就彌足珍貴了。

      《兩漢書》藏于趙府多少年現(xiàn)已無考,現(xiàn)在已知元亡后于明代中期為吳郡陸完所得。

      陸完(1458-1526),字全卿,號水村,明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成化二十二年(1487)進士,授御史。正德三年擢右僉都御史。五年,遷兵部侍郎。七年,陸完受命鎮(zhèn)壓劉六、劉七造反,追至通州(今江蘇南通)擊敗二劉。明年,進兵部尚書。正德十年,改吏部尚書。擺脫了繁忙的軍務(wù)后,陸在家鄉(xiāng)吳郡著意于造園并廣積藏書,其藏書樓名為“五美堂”,《兩漢書》位列五美之首。但這部《兩漢書》在他手中并未藏得太久,其禍起于寧王(朱辰濠)的叛亂。陸完為人品德欠佳,早年以賄權(quán)閹劉瑾得以官升右僉都御史。寧王于謀劃反叛期間,在朝中的陸完等人幫助下恢復(fù)了已被削奪的護衛(wèi)軍。正德九年七月初一,寧王起兵反叛,一個多月后即被平定。此時的陸完正在吏部尚書任上,因受寧王案牽連,被搜得陸完與寧王往來書信,乃被逮下獄,時年六十一歲。寧王同黨多被處磔刑,陸未處死算是僥幸,但家產(chǎn)被抄,所藏書籍多數(shù)流入民間、書肆。至嘉靖中,《兩漢書》由太倉王世貞訪知,以一莊園的代價從一書商手中購得。清人葉昌熾《藏書紀(jì)事詩》卷三有句:“得一奇書失一莊,團焦猶戀舊青箱”即述其事。

      王世貞(1526-1590),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xué)家、戲曲理論家、藏書家,為“嘉靖七子”之一。他自幼成長于翰墨詩書、鐘鳴鼎食之家,父親王抒官居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王世貞自幼聰慧,“書過目終身不忘”,十九歲中舉,二十二歲中進士,從此宦途順利。在他的青年時代是有足夠的條件與財力來購置書籍的。在為官時以覓訪秘籍為樂趣。一次偶從一書賈處見到了趙子昂題跋的《兩漢書》即志在必得,書賈索價甚巨,乃商定以一莊園相易,一時傳為佳話。王得書后視若掌珍,在趙子昂跋文后增題曰:“班、范二《漢書》桑皮紙白潔如玉,四傍寬廣,字大如錢者,絕有歐、柳筆法。細(xì)書絲發(fā)膚致、墨色精純、奚潘流瀋,蓋有真宗朝刻之秘閣,特賜兩府,而其人也自寶惜,四百年來而手若未觸者?!庇纱宋目筛Q見此書的版本出源及其面目的一鱗半爪。王世貞家有別墅“弇山園”,園廣七十余畝,有東弇、中弇及西弇山峰,時號“東南第一名園”。遺址在今太倉城廂鎮(zhèn)長春村制藥廠一帶。王于園中涼風(fēng)堂后建藏書樓“小酉館”,藏書達三萬多卷。另建“藏經(jīng)閣”藏經(jīng)學(xué)之書,建“爾雅樓”藏宋槧元刻,而于“九友齋”專藏宋本精善,得《兩漢書》后,即為該齋之鎮(zhèn)庫之寶。王世貞與“天一閣”主人范欽為同時代人,世貞在青年時代即與年長他二十歲的范欽為忘年交。史載兩人甚為友善,“相互抄讀所藏,又增益之”。這兩位當(dāng)時名聞海內(nèi)之藏書大家,其藏書命運之迥異實有天壤之別。所謂“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王世貞之藏書甚至未能存至第二代,而范欽卻以他異于常人的眼光與遠(yuǎn)見,借助于宗族禮教,以遺囑的形式將藏書的責(zé)任交給子孫,后代像接力賽一樣地將天一閣藏書保存下來,因而創(chuàng)造出世界獨一無二的私家藏書史上的奇跡。

      在王世貞三十四歲那年,正當(dāng)仕途如日中天、門庭鼎盛之際,家中突發(fā)巨變。此前他父親王抒出任薊遼總督鎮(zhèn)守北邊。嘉靖三十八年(1559)二月,王抒因誤失軍機導(dǎo)致敵軍由潘家口南下,雖罪不當(dāng)死,但因嚴(yán)蒿素與王抒父子不合,判王抒斬刑。自此,王世貞家境由盛而衰。中年后王世貞無意于宦途,專心致意于學(xué)術(shù)研究,看來這與家庭變故不無關(guān)系。其藏書也未能保存得太久,若干年后王的大半藏書亡失,《兩漢書》也流出王宅。由“新安富人”顧光祿以一豪宅的代價購得,后又賣給安徽藏書家黃尚寶。至明萬歷四十五年前后,該書為錢謙益以一千二百兩黃金的代價購得。

      錢謙益(1582-1664),字受之,號牧齋,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考中探花,后為東林文壇之宗主,累官至南京禮部尚書,著有《初學(xué)集》、《有學(xué)集》及《投筆集》存世。人們對他并不陌生,這位傳奇人物的名字是與“秦淮八艷”中的柳如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作為學(xué)者兼藏書家,他愛書是出了名的。史載,大凡他要讀而所缺之書,必千方百計借得善本、孤本在家轉(zhuǎn)抄,抄畢裝幀時,書的內(nèi)頁均附有自刻印的書牌,上有“常熟錢牧齋謙益絳云樓鈔本”字樣。這些書世稱“錢鈔本”。他早年曾兼購劉風(fēng)、錢允治、楊儀、趙琦美四家藏書,更不惜重金購置古本,書賈“奔赴捆載無虛日”,于是,“所積充牣幾埒內(nèi)府”。中年筑拂水山房存其書。經(jīng)重加繕治、區(qū)分類聚,積書七十三大柜,共十萬余卷,所收多宋刻秘冊精槧,論數(shù)量歷來為私人藏家所罕見。據(jù)《牧齋遺事》云:“大江以南藏書之富,莫過于錢?!彼x書尤看重版本,曹溶《絳云樓書目題詞》曰:“于書無不讀,凡讀過之書,皆能言舊刻如何,新版如何,中間差別如何,驗之纖悉不爽。”謙益曾在書樓中自喜曰:“我晚而貧,書則可云富矣。”

      錢謙益購得《兩漢書》后,即抄錄一部供閱讀、??敝?原書則置于特制的木櫥存之于拂水山房。在收藏了二十余年后至崇禎十六年(1643),將此書售給了浙江四明謝象山。

      錢對《兩漢書》原已視之如命,何以竟從他自己手中售出?其原因與他異乎常人的性格不無關(guān)系。錢謙益家財富、交游廣,其藏書如同他的財富一樣,聚得快,散得也快。他的宋刻珍籍中若有復(fù)品,可以無償?shù)刭浥c同好而不吝惜,其性格之豪爽在藏書家中實為少見。冒襄在《影梅庵憶語》中記敘了錢謙益以巨資促成冒襄與董小宛結(jié)合,并致書冒襄之父說情,冒、董才得以同返如皋的一段史實,錢性格之豪爽由此可知。

      錢謙益出售《兩漢書》的直接原因是經(jīng)濟上的暫時困難。葉德輝《書林清話》云:“因床頭金盡,在萬般無奈之際將《兩漢書》以一千兩黃金價售于四明謝象山?!边M一步的詳細(xì)原因未說明。謝象山,名三賓,象山為字,號寒翁。明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喜愛藏書,擅畫山水,室名“竹景庵”。今美國國會圖書館藏崇禎本《古今考》三十八卷卷首題字有“明四明謝三賓象山定”字樣。近年偶讀陳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別傳》,書中對錢謙益售書一事有一些考證材料。謝三賓是被陳寅恪認(rèn)為“人品卑劣”的四明才子。錢謙益早年典試浙江時,謝為錢所錄取,后來卻與恩師錢謙益爭奪柳如是,但如是不喜三賓。崇禎十三年(1640),二十三歲的柳如是嫁給五十九歲的錢謙益為側(cè)室,以后謝三賓始終懷恨于心。崇禎十六年,錢擴建園林,將主樓名為絳云樓,取“真誥絳云仙姥下降”之意,作為讀書、藏書之處,樓將建成,但錢財已耗盡,不得不忍痛割愛出售一些藏書,但謝三賓指名要購《兩漢書》,終于這部北宋精槧以一千兩黃金的代價由謝三賓購得?!叭e雖不能奪回如是,但買得情敵深愛之書,可聊以快意自解”(《柳如是別傳》,第四百二十六頁)。

      這次出售《兩漢書》之決定其實是錢謙益的一念之差,以后對書的思念幾乎未停止過。至清順治七年(1650)絳云樓因家人不慎,蠟燭誤落紙堆引起大火將樓燒毀,錢謙益曾著有《絳云樓書目》四卷傳世,其中所錄之書大半毀于此,《兩漢書》抄本也毀于此難。

      這次大火人們謂之“江左圖籍之大厄”。葉德輝在《藏書十約》中就將藏書毀于火稱之為“絳云之炬,武英殿之災(zāi)”??磥砣绠?dāng)初未售出《兩漢書》也未必能躲過“絳云之炬”。絳云樓之災(zāi)毀去藏書大半,平生數(shù)十年所藏竟然遽爾灰飛煙滅,其刺激之深可想而知,這時他已六十八歲了,于是,決意盡早將焚后余書付托一可靠之人。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遂將大部分余書贈與從子錢曾?!稌智逶挕肪硎?“絳云火后,其書多歸從子曾?!卞X曾(1629-1701)字遵王,常熟人,少時隨錢謙益治學(xué)、蓄書,深得謙益器重,自建述古堂藏書,著有《交蘆判春集》、《讀書敏求記》等書存世。絳云之炬究竟毀去多少書呢?據(jù)史載,絳云未燼之先,共藏書三千九百余部。火災(zāi)后,錢謙益將其燼余書籍及詩文稿悉付錢曾收藏。錢謙益晚年到錢曾述古堂觀藏書時對錢曾說,這些書“殆可當(dāng)絳云樓之什三矣”。由此推算,當(dāng)年絳云之炬之毀藏書當(dāng)在七成以上,且其中宋刻孤本不可多得者甚多。盡管他的藏書幾乎散盡,但到他晚年所念念不忘的主要還是《兩漢書》。

      《兩漢書》離開錢府前夕,這位錢公如喪考妣,心中痛苦萬分,在書后增空頁作跋稱:“以千金從徽人贖出,收藏二十余年,今年鬻之四明謝象山,床頭黃金盡,平生第一殺風(fēng)景事也。此書去我之日,殊難為懷,李后主去國聽教坊雜曲揮淚別宮娥一段,凄涼景色約略相似?!逼涫Щ曷淦侵畱B(tài)實令人同情。

      南唐后主李煜這位文學(xué)皇帝在位時,令他整日宵旰憂勞的并非國家政事,而是詩詞書畫。自亡國降宋后,其愛妻小周后被宋廷封為鄭國夫人,常被趙光義召進宮中陪宴侍寢,這使李煜蒙受奇恥大辱,但又無可奈何。他的一首傳世之佳作《相見歡》就是在此心境下寫成的:“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無力護花的心境躍然紙上。錢謙益將失書后的心境與李后主亡國又失小周后的心境相比擬,局外人聽來未免夸張了。

      《兩漢書》離家前夕,錢謙益掩卷唏噓,幾至流涕,又在書后補作一跋曰:“景山李維柱,書法模顏魯公,常語余:‘若得趙文敏家《漢書》,每日焚香禮拜,死后當(dāng)以殉葬。余深愧其言?!薄秲蓾h書》如刀刻斧鑿般鐫銘于記憶中,無法消蝕,從此也就不能再見一冊顏體宋刻本,每見此,就勾起心病,痛苦萬分。謝三賓得書后也未能久存,不久又易手。至順治十五年(1658),錢謙益已是七十六歲的老翁了,偶游武林名勝,在藏書家司馬府上又見到了該書,回想由昔年的鐘鳴鼎食之家到今天的玄酒瓠脯之困境;曾是富甲江左之藏書,如今已鴻稀鱗絕,令人恍若隔世、悲憐不勝。他將此事的經(jīng)過書跋于《初學(xué)集》中:“……今年游武林,坦公司馬攜以見視……司馬家插架萬簽,居然為壓庫物矣。”失《兩漢書》之痛,就這樣陪伴了他的余生。

      司馬家得《兩漢書》后居然也珍藏了一百二十年。其中有個插曲,王士禎《分甘余話》云:“趙承旨家前、后《漢書》……康熙中有人攜至京師,索價甚高。真定梁蒼巖大司馬酬以五百金,不售攜去?!贝蠓彩篱g藏品,其價值若珍貴到“國寶”的地步,則決非靠個人之力所能永存了,《兩漢書》的命運當(dāng)然逃脫不了此歷史規(guī)律。至清代政權(quán)鞏固后,朝廷即開始注意圖書的收集、整理工作??滴跄觊g,在武英殿設(shè)修書處,專司翻刻古籍圖書,并向全國廣泛地征集善本、孤本。

      乾隆九年(1744),皇帝下旨征集天下圖書珍籍,早已聞名遐邇、眾目睽睽之趙氏遺書當(dāng)然在劫難逃,一紙詔書調(diào)入內(nèi)廷沒商量,就這樣《兩漢書》輕易地成了乾隆的掌中物。司馬家也只能眼淚往肚里落,除了愧對祖宗,又奈何得誰。幸虧錢謙益當(dāng)初賣了,否則即使當(dāng)年能逃過了“絳云之火”,如將書傳之子孫,那將是一場更大的災(zāi)難。錢謙益降清后,在柳如是的影響下,轉(zhuǎn)而從事抗清,并有所行動。錢謙益晚年所著的《投筆集》,其反清證據(jù)在書中比比皆是,這是朝廷所不能容忍的。錢死后,至乾隆三十四年,皇帝以錢謙益的著作多有“詆毀本朝”之語,乃明令查禁,并發(fā)上諭,對錢一番痛罵:“……伊既為本朝臣仆,豈得復(fù)以從前狂吠之語,列入集中,尤為可鄙可恥?!笨梢?乾隆如發(fā)現(xiàn)《兩漢書》尚存于錢家,征集此書的手段絕不會是一紙措辭客氣的詔書了。

      乾隆九年,乾隆帝得《兩漢書》后在書中題跋曰:“雕鐫紙墨,并極精妙,實為宋本之冠?!迸c《兩漢書》同時征集入宮的還有那部當(dāng)年同時從趙子昂府上所流出的《文選》,四百余年歷經(jīng)人間滄桑,均完整無缺地在宮中相遇,真乃人間奇事。

      《兩漢書》與《文選》在清宮被藏于武英殿歷時不足半個世紀(jì),至嘉慶二年(1797),武英殿發(fā)生火災(zāi),所藏珍籍大半毀之于火,這兩部寶書未得幸免,此實我國文化之一大浩劫。葉德輝在《藏書十約》中談到藏書法則時對《兩漢書》有幸逃過了當(dāng)年的“絳云之炬”卻毀于“武英殿之災(zāi)”而嘆息:“絳云之炬,武英殿之災(zāi),此太平時至可痛心之事也?!?/p>

      三部宋版書出了趙子昂府第后的去向,歷來為藏書家所關(guān)注,但有關(guān)史籍中記載得較多的是其中的《兩漢書》,其次是《文選》了。

      《文選》由梁武帝的太子蕭統(tǒng)主編,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文學(xué)選集,共收錄了周代至南朝梁時七百年間的文學(xué)作品共七百余篇,因原文絕大多數(shù)已亡佚,故《文選》對后世影響甚大。到了唐、宋成了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在唐代有“文選爛,秀才半”的說法。對《文選》的研究和注釋成了一種專門的學(xué)問——“文選學(xué)”。趙子昂所藏的刊本,在當(dāng)時無疑距原著的面貌較近,其學(xué)術(shù)價值無法估量。關(guān)于這部《文選》的真面目,據(jù)葉德輝《書林清話》所載:文選二十三卷后有吳興(趙子昂為吳興人)小楷書跋云:“霜月如雪,夜讀阮嗣宗《詠懷詩》,九咽皆作清冷氣,而是書玉楮銀鉤,若與澄月相映,助我清吟之興不淺。至正二年仲冬三日夜,子昂識?!?按:此句有誤,疑為至大二年(1309),因至正二年(1342)趙子昂已去世。)

      今天所能確認(rèn)的是,此《文選》一書在明萬歷甲戌年(1574)由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朱大韶所藏。朱大韶,字象元,一作象玄,號文石。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性好藏書,尤愛宋時鏤版。室名有“文園”、“橫經(jīng)閣”等。葉德輝之《藏書十約》一書中說,古人得一圖書珍本,“必系以題跋,方為不負(fù)此書。或論其著述之指要,或考其抄刻之源流”。該書流傳世間數(shù)百年,書中留下了甚多的名人題跋。其中明代王世貞題跋云:“余所見宋本《文選》,亡慮數(shù)種,此本繕刻極精。紙用澄心堂,墨用奚氏。舊為趙承旨所寶,往見于同年生朱太史(按:即朱大韶)家,云得之徐太宰所。幾欲奪之,義不可而止?!泵魅f歷甲戌年,王穉登書曰:“此本紙墨鋟摹,并出良工之手,正與瑯琊長公所藏《漢書》絕相類。《漢書》有趙魏公小像,此書有公手書,流傳至今僅三百年,而卷帙宛然。今歸朱司成象玄。出示諦賞,此本視《漢書》亦猶蜀得其龍,吳得其虎矣?!庇钟忻髂┒洳?“北宋人學(xué)書競習(xí)顏體,故摹刻者亦以此相尚。其鐫手于整齊之中寓流動之致,洵能不負(fù)佳書。至于紙質(zhì)如玉,墨光如漆,無不各臻其妙,在北宋刊印中亦為上品?!笨磥泶瞬俊段倪x》刊印的年代與規(guī)格與《漢書》是相近的,由此也可窺見《文選》出趙府后的大致經(jīng)歷。至于《杜詩》一書在何處,則鮮有人知了。乾隆帝得二書后,在《文選》書后題跋曰:“此書董其昌所稱與《漢書》、《杜詩》鼎足海內(nèi)者。紙潤如玉,南唐澄心堂法也。字跡精妙,北宋人筆意?!稘h書》見在大內(nèi),與為連璧,不知《杜詩》落何處矣?!睋?jù)《天祿琳瑯書目》一書所載,當(dāng)年武英殿所藏之宋版書之珍品甚多,但經(jīng)乾隆帝有此評價者也不多見,可知此兩部書實乃古籍珍品中之菁華。由此也可推斷《杜詩》一書自出趙府后大概并未存世太久,早已灰飛煙滅了。

      這三部宋版書的經(jīng)歷給后人留下的感悟?qū)嵲谔?“書籍”這一人類文化之重要載體,存世為何如此之難。近讀清人葉昌熾《藏書紀(jì)事詩》,書中對我國古籍毀于天災(zāi)人禍之慘劇多有描述,不時發(fā)出錐心的感嘆,當(dāng)提起清初錢謙益絳云樓及嘉慶年武英殿之火災(zāi)時,曾詩曰:“絳云未逐劫灰紅,江左圖書日正中。一自新宮三日哭,閑翻貝葉唱宗風(fēng)?!弊怨胖两?收藏品類別眾多,但存世之難當(dāng)首推書籍。且不說天災(zāi)難防,歷來時局變化,朝代更迭,首先遭難的非圖書莫屬。就拿《昭明文選》來說,別說明版五臣注版本早如鳳毛麟角,就是二十世紀(jì)二十年代上海掃葉山房的石印版本,在目前也已罕見了,成了珍本,又何能指望千年古籍保存至今?這不能不說是人間的一大憾事。

      猜你喜歡
      錢謙益漢書文選
      蘇東坡讀《漢書》(節(jié)選)
      蘇東坡讀《漢書》(節(jié)選)
      畫與理
      懸梁刺股
      畫與理
      畫與理
      畫與理
      錢謙益《投筆集》用典的敘事意義研究
      錢謙益的鄉(xiāng)居書寫及其旅游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
      『兩朝領(lǐng)袖』錢謙益
      愛你(2016年12期)2016-11-26 03:33:24
      江门市| 日照市| 大荔县| 连南| 筠连县| 姚安县| 庄河市| 阳城县| 兴海县| 娄烦县| 阿巴嘎旗| 吉安县| 海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柳州市| 友谊县| 余江县| 浦东新区| 潮安县| 西贡区| 盘锦市| 依安县| 永胜县| 钟祥市| 贡觉县| 苍南县| 怀宁县| 定边县| 中超| 寿宁县| 岗巴县| 莱州市| 平凉市| 贡嘎县| 黔南| 湛江市| 道孚县| 尖扎县| 红原县| 德阳市|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