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 圈
都說意大利像一幅畫,羅馬、威尼斯,一路走過始終未能觸及內(nèi)心深處??吹缴术r亮、陽光明媚的布拉諾島,似乎才找尋到心底那段綺夢。一個永不迷路的家
從威尼斯出發(fā)。船行40分鐘就能到達布拉諾。和人擠、鴿子也擠的威尼斯本島相比,布拉諾島顯得更加恬靜、悠閑,而色彩繽紛的房子又讓人不知不覺地感覺溫暖、雀躍。來到這個漂在一片溫和海水之中的小離島,無論你是喜歡熱鬧還是喜歡安靜,都會一眼愛上。
島上的房屋被居民們粉刷成了各種顏色:胭脂紅、孔雀藍、松石綠、檸檬黃、櫻花粉、丁香紫……從任意角度望去,都似一條立體的彩虹,而倒影散落在水面,又像極打翻的顏料罐。
在斑斕的街道中走走停停,似乎步入一座異域的童話王國,總覺得彩色的小房子里或許隨時者噲走出可愛的森林動物或者憨厚的小矮人……正因如此,人們把這個童話版的威尼斯叫做“彩色島”。
很久以前,小島以漁業(yè)為生,男人出海,女人則留下來守家守家的女人為了歸來的丈夫老遠就能看到家,便給自己的家涂抹上獨特的顏色遠遠的,看到那抹屬于自己的色彩,想著家近了,家人在那兒等候著,心便踏實了。一種顏色,一個家。不同的顏色,相同的溫暖。女人的心意,讓等待充滿了詩意,讓歸骯享受著浪漫。
時過境遷,島上的女人不再需要漫長的等待。政府卻把粉刷房子的習(xí)慣保留下來:如今這些漁民的后代,成為了真正的畫家,色彩已然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每年房屋的主人都需要向政府提出申報,由政府給出幾種備選顏色,主人再挑選最心儀的顏色自己動手將房屋粉刷一新,相鄰兩家一定不能相同。我想這里的政府和人民一定對每年一度的粉刷都甚為期待。
彩色島的漂亮不僅在于房子的顏色,它的美是屬于真真切切的生活。
島上的人家似乎都有—份閑情逸致,他們精心地布置著朝向陽光的小地方,簡單到擺在白色窗臺上的花盆、海風(fēng)中飄動的布簾、掛在彩色木門邊的裝飾,都是自己親手制作,絕少有雷同蕾絲是華麗的思念
色彩給了布拉諾耀眼的美麗,而蕾絲使得布拉諾擁有柔軟而華麗的情懷,并讓布拉諾擁有了個更詩意的名字——“蕾絲島”。
關(guān)于布拉諾的蕾絲地有—個美麗的故事。島上的漁民們每次出海捕魚的時候,想念丈夫的妻子們百般無聊,閑來索生圍坐一起,仿照漁網(wǎng)的樣子,用棉線編織出類似的織物并將其綴飾在衣服的邊緣,希望時時刻刻都和丈夫有著心靈上的聯(lián)系。因為每一針、每一線的編織都牽著思念,粗糙的漁網(wǎng)竟演變成了華麗的蕾絲。
手藝代代相傳,數(shù)百年的工藝形成了布拉諾獨有的立體織眼蕾絲。到16世紀。布拉諾蕾絲已經(jīng)成為各歐洲皇室的御用品:路易十五、維多利亞女王、瑪麗皇后……全都把蕾絲當作華服上重要的裝飾。那時候,島上的家家戶戶幾乎都在編織蕾絲。因為蕾絲,小小的布拉諾才會早早聞名歐洲
從此,以蕾絲織品為主的手工產(chǎn)品逐漸成為蕾絲島居民收八的來源,也逐漸打破了布拉諾單純靠漁業(yè)維生的局面。慢慢地,布拉諾的手工蕾絲就與穆拉諾島的彩繪玻璃一樣,共同造就了手工之城威尼斯的美名。
有幸走進一間名為Emilia的百年老字號,微風(fēng)拂過,片片蕾絲都透著輕靈。店里面有一位老奶奶,好像已經(jīng)在那里端坐了幾個世紀,一針一線認真地編織著蕾絲。她制作蕾絲的態(tài)度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眼中盡是柔情。
她告訴我們,蕾絲是以一種六角網(wǎng)眼編織物為基礎(chǔ),然后再輔以絲線、金屬線、棉線、麻線或繩帶一類的織物制作而成。手工編制蕾絲是一個很復(fù)雜的過程,當中至少涉及7個工序。有時還需要把絲線繞在一只只拇指大小的小梭上面,一個不太復(fù)雜的圖案需要幾十只或近百只這樣的小梭,再大一些的圖案則需要幾百只小梭。制作時把圖案放在下面,根據(jù)圖案采用不同的編、結(jié)、繞等手法來制作完成。
而今,島上懂得這種古老工藝的婦人,已經(jīng)不出50個,大部分都是和她年齡相仿的六七十歲的高齡老人。
全世界為之瘋狂
都說世界上有三樣?xùn)|西讓女人為之瘋狂:英俊的男子、大顆的鉆石、華麗的蕾絲、曾經(jīng)以為那樣的說法是對蕾絲的恭維。當見識過小島中心廣場邊上的蕾絲博物館才徹底被折服。
若非親見,誰會相信全球最著名的蕾絲博物館,會坐落在只有3000人口的小島之上,
19世紀,威尼斯有個叫巴歐羅的人,在蕾絲島上發(fā)現(xiàn)一位很會編古蕾絲的老太太,就想著把她的蕾絲工藝引入學(xué)校,讓更多的人學(xué)會這門工藝。巴歐羅的想法獲得了馬切羅伯爵夫人的經(jīng)濟援助,“瑪格麗特王妃蕾絲學(xué)?!痹诶俳z島成立,從此工藝得以流傳至今。
曾經(jīng)的蕾絲學(xué)校,就是今天的蕾絲博物館。源遠流長的蕾絲文化全部記錄于館內(nèi),當今世界上品質(zhì)最高、工藝最復(fù)雜、做工最精美的手工蕾絲精品讓人眼花繚亂。那一片片價值連城的“古董”,大都是在18世紀制作完成??粗鼈?,不難想象出幾1分從前貴族們的奢華生活。
從蕾絲博物館出來,思緒還沉浸在依靠蕾絲勾勒出的華麗宮廷生活之中。當路過一問別有韻味的蕾絲精品店,卻發(fā)現(xiàn)其實這些精致離生活很近。店里的蕾絲都融入到與我們息息相關(guān)的物品中。因為蕾絲,這里的臺燈看起來更迷人、婚紗顯得格外嫵媚、連雨傘都別有風(fēng)情。每一件都讓路過的女孩子無法移動前行的腳步,當然價格也是貴得離奇。
隨手拿起一片,就是上千歐元。而這小小的一片就需要一個熟練的手藝人,每天7小時,足足編上兩個星期才能完成。蕾絲的編結(jié)手法因人而異,一件蕾絲作品一般都是一個人獨立完成,每一款成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價格昂貴,也不足為奇
如今,這些費時極久的手工蕾絲產(chǎn)品都只走精致路線,要么用在一些高級的時裝上,要么就是直接提供給王室御用。普通人若不是到過布拉諾,則很難看到物以稀為貴,正是這個原因,手工的蕾絲才深受上層人士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