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禾
“無論什么活兒,只要看一遍,我就能做個八九離十。”蘇景明星山西省化工廳后勤中心的一名管道工人。他心靈手巧,除了修理管道外,車、鉗、鉚、焊樣樣在行,尤其是用塑料繩編織各種造型的人物,堪稱一絕。
塑料繩編,是在繼承傳統(tǒng)手工編制方法的基礎(chǔ)上,以色彩豐富艷麗的塑料繩為原材料,通過編結(jié)、打扣等多種純手工藝攜去,運用塑與形的起承轉(zhuǎn)合,將構(gòu)思好的人物、動物等各種形象,進(jìn)行立體造型的民間工藝美術(shù)。
兒時的蘇景明路過工廠時,看到別人編玉米、編小魚,就對編織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也開始跟著編。然而他不滿足于這些簡單的編織,一心想把中國的文化編進(jìn)來,比如西游記、三國人物。130年前,蘇景明就用塑料繩編出了《唐僧師徒》,一直保存至今參加工作后,蘇景明因工作忙碌將自己的繩編愛好擱起來了
2002年,為使報考北京電影學(xué)院的女兒掌握一門才藝,蘇景明又拿起了扔掉30多年的塑料。最終“塑編”雖沒有成為女兒的才藝,卻重新喚起了蘇景明對藝術(shù)的追求
不用圖紙,不用模具,人物全部為空心,所有構(gòu)思都裝在腦子里翩翩起舞的《八仙過?!贰⑽┟铑⌒さ摹端拇筇焱酢?、姿態(tài)萬千的《千手觀音》、形神兼?zhèn)涞摹段迨鶄€民族》等,肌肉骨骼,甚至細(xì)微的衣服褶皺,女子嬌俏的紅指甲,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活靈活現(xiàn)。
如今,蘇景明已成為山西省小有名氣的民間藝術(shù)家,他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能用塑料繩編織立體造型的民間藝人:2005年,他被評為“山西省民間藝術(shù)大師”
蘇景明說:“咱不圖什么名利,就是一個喜歡!”在各種藝術(shù)品展覽中,蘇景明的作品屢次獲獎,可他對這些卻很淡然。在一次展覽上,曾有人出高價要收藏他的作品,被他婉言謝絕了。在他家有一整面墻的柜子,擺滿了他的作品,閑時。他會拿出來品品、看看,完全陶醉其中。
蘇景明說,也曾有不少人跟他學(xué)過這一“絕活”,但后來都紛紛放棄了,“太難,連我女兒都沒有學(xué)會?!笨此坪唵?,編起來復(fù)雜之至,經(jīng)緯線交錯排列,沒有骨架和任何填充物。還要有立體感。他說,即使是他自己想要復(fù)制一個以前的作品也不可能。
多年來,他總是沉浸在一個人的世界里,靜靜地編織著時光,五顏六色的塑料繩在他的手里仿佛被施了魔法,變成—個個活生生的人物。絲絲縷縷的塑料繩,編織的是他的奇思妙想,也編織著他對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