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評估
臨床特征①氣道異物不完全性阻塞:強烈的刺激性咳嗽,病人神志可保持清醒??人缘拈g隙出現(xiàn)喘息。②氣道異物完全性阻塞:病人不能說話或呼吸,并用拇指和示指緊抓自己的喉部。很快面色、口唇青紫,意識喪失。小兒不能哭出聲。
病因誤咽異物、嘔吐、咯血、外傷、昏迷等。
急救處理
原則立即解除氣道阻塞,保證呼吸功能。
急救程序見圖1。對口咽部異物者可以安慰患者,囑吐出或咳出異物;意識不清者應開放氣道,同時用手指伸進口腔清除異物。對氣管部分阻塞者應鼓勵患者盡力呼吸和用力咳嗽,將異物咳出,如無效,或確認患者已發(fā)生完全性氣道阻塞,應迅速采用海氏手法進行腹部沖擊,連續(xù)數(shù)次,可聯(lián)合應用胸部沖擊法、背部拍擊法,對嬰兒采用胸部推擊法和背部拍擊法。
上述處理無效時,立即行環(huán)甲膜穿刺或氣管切開。切忌氣管插管。吸氧。立即就近轉(zhuǎn)送。
注意用海氏法、拍背法等清除氣道異物時,應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面色、瞳孔等變化,如有好轉(zhuǎn),可繼續(xù)做幾次;如患者的意識清楚轉(zhuǎn)為昏迷或發(fā)紺、心跳呼吸停止,應停止排除異物,而迅速做心肺復蘇術(shù)。
轉(zhuǎn)送注意事項
確保呼吸道通暢,吸氧。
途中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建立并保持靜脈通道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