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寶
眾所周知,語文學習如果沒有課外閱讀與學習作支撐將會蒼白無力。在知識大爆炸的今天,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應該為孩子們慶幸,課外學習的空間是那么廣闊,開放的局域網,書籍種類琳瑯滿目的書城,近在咫尺的社區(qū)圖書室……只要做學習的有心人,孩子隨處都能夠接受到學習的信息。
在教學中,我覺得語文課內與課外的接軌較從前容易,孩子們能夠比較容易地將各種資料搜集來,在課內進行交流,為語文學習豐富了內容,拓展了空間。作為語文老師的我,更興奮地根據課文的特色與教學的實際和要求,有效地調控課外閱讀,在師生互動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習的質量。在教學中我通常從下面三方面做好課內到課外的延伸。
一、讓美麗的圖片豐富孩子們的情感
圖片資料是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輔助資料之一,它以色彩明麗、生動具體讓孩子們興味盎然,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一
個支點。
《長城與運河》是一首抒情的短詩,詩中描寫了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雄偉壯麗,字里行間流露出強烈的愛國情感,讀著文章,看著插圖,孩子們不由地要想上長城和運河去看看。確實是呀!要是能夠親臨長城,親歷運河一睹風采,感情會得到升華。為了能夠更為直觀地進行教學,課前我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有關長城、運河的圖片資料,為教學作鋪墊。同時自己也搜集了兩處景觀的地圖、風光圖片,并做成幻燈片。課堂上當舒緩的音樂響起,一張張壯美的圖片閃現在孩子面前,他們出神、驚嘆與贊美之神溢于言表,我知道孩子完全陶醉了。長城是雄偉壯觀的,運河是雄
偉壯美的,在這許多直觀可感的圖片的撩撥下,愛長城、愛運河之情油然而生,祖國這么美,愛國之情自然產生。教學中,教師適時啟發(fā)談話,引導孩子們想想偉大的祖國還有什么奇景值得自己夸夸,從古到今,說不盡,道不完,課后就讓孩子們動手練筆,寫一寫抒情短詩贊美自己的祖國。
《恐龍》是一篇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為孩子們介紹了恐龍的許多知識,如恐龍的種類、形態(tài)和生活習性??铸埵呛⒆觽兿喈敻信d趣的話題,但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中等小城,沒有內涵豐富的科普知識館,更別提能夠有恐龍化石或生態(tài)摸擬館。因此對于早在6500萬年前就消失的恐龍,印象是相當模糊的。較文本而言,孩子們更有興趣的應該是具體可感的圖片或影像資料。于是課前我布置孩子們到書城去翻閱恐龍圖冊,利用網絡搜集恐龍相關的圖片,為課堂教學做些準備。課堂上我利用網絡教室,將自己預先做好的恐龍圖片和介紹展示給孩子們,讓孩子們一睹恐龍的風采,感知恐龍的相關信息。孩子們的興奮勁別提有多高了,教室里的驚嘆聲讓我感到一陣陣滿足,自己辛苦的課前準備帶來可喜的效果。孩子們能夠學有所獲,三角龍圖片的呈現讓孩子們對臉長三只角的怪物有深刻的認識,看著怪模怪樣的三角龍孩子們自然理解了“望而生畏”的意思?!棒~龍、劍龍、梁龍、雷龍”等,一見圖片,學生就知道他們的真模樣。當老師將課本上沒作介紹的恐龍圖片呈現在大屏幕時,學生一飽眼福,仿佛走進科技展覽館,和恐龍面對面。孩子學完課文,不由地產生一種探究的沖動,有的孩子甚至立志做恐龍研究的科學家。
圖片資料就是這么簡單,這么容易引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因此作為語文老師要做教學的有心人,備課時要注意收集資料,填補課堂教學的空白,讓語文教學更直觀更生動。在蘇教版第六冊課文中,如《廬山的云霧》《迷人的南沙群島》《微笑著承受一切》《荷花》《槐鄉(xiāng)五月》《海底世界》等,備課時要準備大量的圖片資料,以備課堂展示。老師適時展示圖片,會讓孩子們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獲得了大量感官資料,將課內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同時也為語文課堂注入更多活力,讓老師教學富有靈動的生命。課前展示,牢牢抓住孩子的心,為課堂理解作鋪墊;課堂講解出示資料,圖文結合,促進理解;課后呈現,加深印象,升華情感??傊?直觀圖片如磁石能夠牢牢鎖定學習的熱情,促進孩子語文的學習。
二、讓大量的文本材料延伸學習的空間
《花瓣飄香》是一篇洋溢著濃濃親情的課文。文中通過一個小女孩給生病的媽媽送花瓣的事,贊揚了孩子懂事與孝順。品讀課文,小女孩的形象逐漸從摘花不對中走出來,顯得那么有孝心。懂得關心、體貼自己的父母這一深刻的道理就自然凸顯出來,孩子們在文本品讀中自然而然接受到教育。故事學完了,“我”買的兩盆月季花早已深種在孩子的心里。但他們畢竟都是獨身子女,他們心里更多知道的是接受長輩的無私關愛,對于如何關心、愛戴自己的長輩,他們的潛意識里是相當模糊的,因此課堂教學中萌芽的愛心應該強化。我利用網絡教室進行大量的文本拓展:如《小黃香溫席》《烏鴉反哺》《花木蘭替父從軍》《江革背母逃難》《孔融讓梨》《沈季銓孝父母》《史元鎮(zhèn)舍身救母》等經典故事,通過這些故事的閱讀,讓孩子受到孝親敬長的教育,故事讀完之后,孩子們通過網絡平臺交流自己讀后的收獲。文本的拓展讓孩子們深深地懂得愛父母是每個孩子應做到的。
《狼和鹿》一文通過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下令捕殺狼前后凱巴伯森林的不同情況,說明了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人們必須尊重生物界的相互關系。文中對凱巴伯森林前后景象的描寫與鹿群的發(fā)展變化的描寫極富說服力,讓孩子們能夠感受到人類有意的破壞,會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甚至導致嚴重的失衡,后果嚴重的話,還會影響人類自身的發(fā)展。課文學完之后,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夠意識到作為未來環(huán)境的主人應該從小形成熱愛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以科學有效的行動踐行綠色宣言。環(huán)境保護人人有責,維護生態(tài)平衡意義重大。為了將這一環(huán)保的意識加深鞏固,我將自己收集的相關資料展示給孩子,讓他們在網絡教室自主閱讀,并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感受。當孩子們閱讀完《加拿大一枝黃花》《野兔與澳洲的命運》《草原上的狼與羊》《蛇與莊稼》《水葫蘆泛濫成災》等文本,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平衡的重大意義孩子們就牢記在心了。
文本資料的大量閱讀是孩子課外閱讀的一個亮點,如果能夠將課外閱讀引入課堂,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就顯得更有目的性,學生在交流中會產生共鳴,能夠激發(fā)強烈的課外閱讀熱情。學生自然就能夠走出課堂,自覺走向課外學習。在蘇教版第六冊課文中,有些課文是需要拓展課外閱讀的,如《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放飛蜻蜓》等。如果能夠很好地將課內向課外延伸,學生所獲得的體驗和收獲會更加真切、豐富。
三、讓多媒體影音文件豐富學生的感知
多媒體的影音文件隨著電腦等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走進課堂,早已為語文教學注入更多新鮮血液,讓孩子們在語文學習中更有興趣,更有情趣。
《荷花》是一篇傳統(tǒng)的老課文了,但它仍極具習作教學指導意義,仍為孩子們傳遞著美的信息。文章寫得美極了,荷花各具姿態(tài),神韻,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賞心悅目。但畢竟是較為枯燥的文本資料和少得可憐的插圖,對孩子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顯得比較無力。如果能夠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孩子們聽著樂聲,賞著千姿百態(tài)的荷花,那該是多么愉悅的語文學習呀!課堂教學前,我將自己精心制作的荷塘美景錄像和從網絡上下載的影音文件整合成多媒體課件,學生的多種感官受到刺激,學習的興趣當然濃郁。感官刺激后,孩子們走入文本,感受葉圣陶筆下荷花之美時,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感受。在品讀課文時,他們能夠聽著音樂,美讀課文,準確地傳達出如真似幻的美感,輕輕的語音,仿佛怕驚擾了滿池的荷花。課文中,荷花的各種姿態(tài)不可能,也不必要一一敘述,但孩子們可以以文為例進行練筆。我將荷花的各種姿態(tài)再一次呈現,那花、那葉、那桿都成為孩子們練筆的著眼點。我知道如果沒有影音文件作鋪墊,孩子是無論如何寫不出那么多美妙的文句的。
《微笑著承受一切》敘述的是關于我國優(yōu)秀體操跳馬選手桑蘭的故事。桑蘭在參加第四屆世界友好運動會時意外地從馬箱上摔下,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但桑蘭并沒悲觀絕望,而是頑強地與命運抗爭。對于桑蘭這名堅強的運動員,孩子們所知道和能夠了解到的并不是特別多,為了讓孩子們對桑蘭有更多的了解,我利用網絡搜集了相關資料,特別是《直播實錄》《名將之約》等多個有桑蘭近況和受傷的影音文件,為孩子展示桑蘭的風采,讓他們一睹桑蘭的頑強。當影像資料播放完畢,孩子們心中充滿了對桑蘭的敬佩,于是讀起文章,感情豐富。
多媒體影音文件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景,豐富多采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景,能使學生的多種感官接受刺激,促進學生的綜合運用和提高,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所以作為語文教師要善于根據教材的需要尋找合適的影音文件,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