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紅梅
在各學科的教學中,廣泛運用了以計算機為主的多媒體和以網(wǎng)絡通訊為基礎的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促使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到教學模式、教學觀念乃至教學形態(tài)的一系列變革。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進入課堂已成為一種趨勢,在教學過程中融圖、文、聲、像于一體,在提高教學效率、開發(fā)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其他手段無法比擬的效果。
在語文教學中,筆者針對具體的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力求設計最優(yōu)化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探索激活興趣、點化難點,實現(xiàn)多媒體語文教學的最優(yōu)整合。
一、激活興趣,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心理場
多媒體以其強大的表現(xiàn)力,使客觀事物的形、光、聲、色等直接作用于感官,對學生有極強的吸引力,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心理場。
1形象感知,使學生受到“情”的誘導。文學作品以塑造形象為手段,達到教育、啟智的目的。多媒體以極強的表現(xiàn)力,將形象放大、縮小、連續(xù)、定格等展示在學生面前。如第十冊《豐碑》,在預習的基礎上,揭題后,教師提問:“豐碑是什么意思?課文中的豐碑指什么?”接著多媒體演示:大雪紛飛,在一棵大樹下,軍需處長被大雪覆蓋著,如一座晶瑩的豐碑。教師啟發(fā)學生:“軍需處長怎么會凍死的?在凍死前是怎樣的情形呢?”導入重點段第三段的學習。多媒體演示:畫面漸漸清晰,出現(xiàn)了老戰(zhàn)士的形象,他凍僵了……導入第七段的學習,教師著重引導學生觀察軍需處長的表情、動作、穿著等,使學生了解軍需處長是被凍死的。接著,教師通過富有感情的范讀,引導學生思考:軍需處長為什么會凍死?學生通過朗讀分析理解軍需處長的一心為公、毫不利己的高貴品質(zhì)。為了讓學生更深刻感受他的這種精神,可用多媒體把兩個畫面結合起來:老戰(zhàn)士凍僵了……大雪越下越大,覆蓋住他的身軀,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使學生從內(nèi)心受到極大的震撼,產(chǎn)生“情”的沖動。
2模擬手法,使學生獲得“真”的感受。多媒體的模擬功能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微觀和宏觀的限制,把客觀世界、文學藝術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既縮短課堂教學時間,又增加課堂信息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第十冊《飛奪瀘定橋》攻天險一段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理解“奮不顧身”一詞,可用多媒體模擬喊殺聲、槍炮聲,再通過定格放大紅軍戰(zhàn)士不怕危險,奮勇奪橋的場面,讓學生仔細觀察幾個紅軍戰(zhàn)士奪橋時的動作,用“紅軍戰(zhàn)士奪橋奮不顧身,有的……有的……還有的……”進行說話訓練。在視聽的基礎上引導觀察思考,運用詞語表達,使學生的形象思維轉化為抽象思維,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3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扒橐晕镞w,辭以情發(fā)”“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文心雕龍》語)說明“境”與“情”的關系。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與課文有關的情景,以增強學習的情趣,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例如,在教學第十冊《只有一個地球》時,抓住“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一句的中心詞“可愛”“易破碎”進行教學。為了讓學生理解地球的可愛和易破碎,在欣賞了太空所見地球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藍白交錯,美麗極了后,教師可說:“讓我們再到身邊去看看吧。(多媒體演示:音樂聲中,——展現(xiàn)桂林山水的美、黃山的奇……)我們的地球多美呀!我們要保護地球,因為地球太容易破碎。(多媒體演示:河水渾濁,小魚死亡:山上一片荒蕪……)工業(yè)污染,環(huán)境受到破壞。樹林被亂砍亂伐,到哪里去尋找綠色?”展現(xiàn)美的畫面,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展現(xiàn)丑的情景,激起學生對美的追求。
二、點化難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抓住重點和難點,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多媒體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通過設計課件突出重點、分化難點的辦法。逐步解決問題。
1化抽象為形象,化概括為具體。多媒體可以提供聲畫并茂、視聽結合的客觀世界的表象,將抽象、概括的文字符號轉化為形象具體可感的東西,使文字與客觀事物之間建立了聯(lián)系,化難為易。如《鳥的天堂》中描寫榕樹葉子“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引導學生理解“顫動”一詞是個難點,字面上解釋為“抖動”,光理解這些是不夠的。教師可用多媒體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葉在微風中輕輕地顫動……再適當點撥,學生便領悟到了“顫動”一詞。這樣,真正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
2化靜為動,化虛為實。想象、聯(lián)想是作者從客觀實體上生發(fā)出來的。以多媒體為載體,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主觀感受,化虛為實、化靜為動。例如,《荷花》一課,引導學生理解想象“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個難點。有位教師設計了如下教學:先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欣賞滿池荷花(播放課件)。它們姿態(tài)各異,看著看著,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多媒體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滿池的荷花也隨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蜒向我飛過來,告訴我飛行的快樂:小魚向我游過來,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隨著小作者的觀察想象虛實結合、動靜相生,整個難點的突破是在欣賞的過程中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馳騁于美的畫面中,積極參與學習。
多媒體與語文教學的最優(yōu)整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以興趣激發(fā)為先導,以視聽為手段,以點化難點為關鍵,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從而達到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
責任編輯:徐純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