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窗
做音樂是件快樂的事,不信,你就聽蘇打綠。
蘇打綠?是什么?一種新飲料的名字?
若你不是80后,真的有可能不知道蘇打綠。網絡上就有人“弱弱問一句,蘇打綠是什么意思?”答曰“一個臺灣樂隊,音樂蠻贊的說!”
蘇打綠,成立于2001年,由臺灣政治大學學生組成,于2003年確立如今陣容,6名成員中5名曾是政大的學生。
記不得是去年還是前年了,我讀朋友主編的少女雜志,初次見到“蘇打綠”的名字,作者極盡溢美迷戀之詞,講述她聽蘇打綠的種種感動,蘇打綠帶給她的種種魅惑。
不久,收到唱片公司發(fā)來的樣片,其中有蘇打綠,我聽,帶著期待。沒想到,這是我實在無法接受的聲音,主唱不男不女,扁著嗓子,如小鴨在唱歌。聽了幾曲,終于把它打入冷宮。
一次偶然,和頗精通音樂的朋友聊天,說到蘇打綠,她竟然閃爍欣賞的目光。我有些困惑,是我不識好東西?還是對蘇打綠了解得太膚淺?
我依然沒有強迫自己去聽。
直到,這張碟的誕生。
我心不死,抱著再試著聽聽看的心理。
一聽,竟由衷地喜歡上了。
《各站停靠》、《日光》……旋律復古、清新、優(yōu)美。
怎樣形容它所營造的意境呢?
那是一派生機勃勃的自然之境。我眼前竟出現《音樂之聲》里瑪利亞帶著上校家的七個孩子在阿爾卑斯山上高唱《哆來咪》的場景,孩子們穿著她用窗簾縫制的衣裳如鳥雀般歌唱跳躍。
只是,《音樂之聲》里的歌唱更有舞臺感,更具表演性。蘇打綠吟唱著自己的創(chuàng)作,不刻意,不表演,情緒游曳得自由流暢,有如天成。
我以前怎么就沒有發(fā)現,蘇打綠的主唱青峰的嗓音如此可塑,竟能表現出這般的純凈清冽?
還是有些好奇,為什么這支充溢著創(chuàng)作激情時而民謠時而搖滾的樂隊取名為蘇打綠。專門去查字典,我最鐘情的解釋有“sodagreen——[ n.] 一種慢性腐蝕心靈的旋律性飲料。[ v.] 專指某種變調搖滾精神試著改變受眾音樂習性。[ adj.] 乍聽之下令人難以忍受卻又無力抗拒的。[ adv.] 綿密而愉悅、輕松又帶點溫柔地……”
那就讓我們打開CD機,享受這個性化的音樂滋養(yǎng),用心體會一個語義豐富的嶄新詞匯——蘇打綠。
四碟推薦
潘瑋柏《007》
該碟意為瑋柏的個人第七張專輯,這些年積累的能量、機密,都在一個個新鮮“任務”里一一展現。碟里,瑋柏跳起微醺的《雙人舞》,唱起《愛的歌》,卻依然酷味十足。
郭靜《在樹上唱歌》
郭靜的聲音活潑里不帶輕狂,明亮里帶著溫婉質地。而今這張專輯,聲音一如既往的好,外形也愈發(fā)靚麗?!对跇渖铣琛肥请y得聽到的明朗情歌,歌詞也好。
戴佩妮《原諒我就是這樣的女生》
喜歡《這就是我》,更喜歡縱情演繹著“我”的女生。文學底蘊塑就了唱作合一的戴佩妮,而多年習舞的肢體奔騰更激發(fā)了她的聲音情緒,讓她的歌聲曼妙,游刃有余。
《God Help The Girl》
《God Help The Girl》是一部講述男孩女孩故事的音樂電影。碟中共收歌曲14首,歌曲整體風格偏向民謠,女聲嗓音甜淡優(yōu)雅,輕盈如夏日小風,耐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