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在周歲抓鬮時,抓到的是一本《詩經(jīng)》,他的父親很高興,同時也感到有些為難:如果兒子長大后真的成為詩人,沒有一個漂亮的名字豈不遺憾?因此,他的父親對給兒子起名字十分謹慎,以至于李白7歲時還沒有名字。李白7歲的那年春天,一家人在院子里閑坐時,父親為考考李白的本事,就決定作一首詠春的絕句。他詠了“春風(fēng)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后,李白的母親想了一會兒吟道:“火燒杏林紅霞落”,話音剛落,李白就用小手指著李樹,脫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樹白?!崩畎赘赣H一聽,在連聲叫好的同時,忽然想到:“這句詩的頭一個字是自家的姓,最后一個‘白字正好道出了李子花的圣潔高雅,這不正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好名字嗎?”于是,他當(dāng)場就決定兒子的名字就叫李白。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