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無限深情的祖國之戀

      2009-09-01 09:03管謹義
      人民音樂 2009年7期
      關鍵詞:歌唱家歌唱祖國

      歷史進入了2009年、共和國六十華誕在即,她的忠誠的兒子、新中國培養(yǎng)的第一代男中音歌唱家劉秉義先生向祖國母親獻上了一份厚禮,一份無限深情的“祖國之戀”——新的獨唱專輯《祖國頌》。當我聽到此音訊后,急不可耐地向老學兄秉義索取了該唱集,又如饑似渴地連續(xù)聆聽了數遍。他那無限深情的歌唱,歌聲中那飽滿的熱情,那散發(fā)著泥土的芳香、閃爍著“民族之魂”的聲音,以及無形地溶解于這情意之中的嫻熟的歌唱技巧無不深深地激勵著我,令我興奮、令我感動,并給了我靈感和欲望,情不自禁地提筆記下我的聽后感。

      祖國情

      該歌集中,劉秉義先生從自己半個多世紀的保留曲目中精選了十八首以直接或間接歌頌祖國為主題的歌曲,重新錄制成集,由中國唱片深圳公司于2009年2月出版。

      羅曼?羅蘭在他的名著《母與子》中曾寫道:“一切能夠永存的藝術品,是用它的時代的本質鑄造成的。藝術家并不是一人創(chuàng)造作品。他在作品中記錄他的同伴們,整整一輩人的痛苦、熱愛和夢想的一切?!笔堑?劉秉義這“一輩人”的痛苦、熱愛和夢想,恰恰與共和國的痛苦、熱愛和夢想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共和國建國初期,十六歲的劉秉義欣然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石家莊的“華北軍政干部學?!睂W習,一次偶然的機會被選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9兵團文工團。在戰(zhàn)火紛飛的朝鮮戰(zhàn)場上,他用歌聲送戰(zhàn)士出征,用歌聲迎戰(zhàn)士凱旋。在現代戰(zhàn)爭中分不出前方和后方,在飛機轟炸下,前后方都是一樣。每天都面對生與死的考驗,承受著血與火的洗禮。戰(zhàn)士們的英雄事跡,身邊戰(zhàn)友的壯烈犧牲,時刻激勵著年輕的劉秉義,使他的青春在戰(zhàn)火中閃光。經受過如此錘煉的靈魂,由這樣的靈魂凝結出的歌聲,怎能不飽含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真情呢?在劉秉義的人生底色上難道不是真正的紅色嗎?請聽劉秉義在《黃河頌》中的歌聲?!鞍?黃河!你是偉大堅強!象一個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體魄,筑成我們民族的屏障?!边@飽含民族精神的高亢、雄偉的歌聲,深深地震撼著人們的心。在《延安頌》中,那十分溫暖的歌聲:“夕陽輝爍著山頭的塔彩,月色映照著河邊的流螢,春風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結成了堅固的圍屏?!边@種對革命圣地延安的深愛,難道不是以無數的生命作代價而換取的嗎?我從他的歌聲中聽到了這歌詞背后那些更加深邃的愛。

      《滿江紅》是一首岳飛(1103—1142)作詞的古曲,歌曲表達了岳飛靖忠報國的強烈愛國之心。劉秉義在演唱該曲中:“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使我們不僅感到了岳飛強烈的愛國心,而且更加鮮明地感受到了歌唱家賦予它的更深、更廣、更新的含義,尤其在“踏破”二字,以及“渴飲匈奴血”幾個字中,那有力的頓挫和果敢的吐字韻味,我們似乎可以體驗到從古到今中華民族在經歷了無數的苦難以后的悲憤和堅強的意志!十分難能可貴。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五四以來的作品。劉半農詞、趙元任曲,,創(chuàng)作于1926年。歌詞是劉半農旅居英國時創(chuàng)作的,表達了懷念祖國的懷舊之情;趙元任曾說過:“歌中的‘他……代表著一切心愛的他、她、它”。此歌雖然技術性的難度不高,旋律的起伏也不大,但要求歌者通過聲音表現深刻的內心世界。劉秉義演唱此曲是我聽過的唱該曲唱得最完美的一位。大概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曾聽過著名華裔歌唱家、20世紀世界十大男低音歌唱家斯義桂先生唱過,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這次和劉秉義相比較,似乎劉的演唱更勝一籌。這可能是劉的語言的表現力更細致、考究的緣故;斯先生離開祖國多年,華語的運用必然顯得生疏。歌曲雖然是五聲音階為基礎,而且采用京劇西皮原板過門的音調加以變化,但又成功的借鑒和運用了西方的作曲技法,因此必然地要求歌唱家具備既熟悉民族風格又有西方聲樂藝術表現力的功底。劉秉義的風格恰恰體現了兩者的完美結合,因此表現力既豐富又有深意。四段歌詞以四季的不同景色為背景,劉的演唱均層次分明,洋溢出對大自然與生活的無限眷戀,同時也流露出對危難中的“它”——祖國的思念。尤其是第三段中:“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魚兒慢慢游”。劉的聲音在此處平穩(wěn)而從容,聲音控制極好,形象地描述了凋謝的花瓣落水和水面接觸的瞬間形態(tài)的情感。同樣,在第四段中:“枯樹在冷風里搖,野火在暮色中燒……?!备杪曉谶@里轉到了e小調。此處的聲音既穩(wěn)健,又含蓄、深刻,從凄涼的聲音中我們聽到了主人公對苦難中的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深切思念。這兩段中的歌唱,沒有一定的生活經歷,不具備相當歌唱功底的人是很難達到此種境地的。通過對這首歌曲的欣賞,我們可以理解到,對祖國的歌頌,不僅是在口號當中,不僅是高昂的情緒,在低回的聲音中,在深深的思念的情景中同樣能歌頌祖國,同樣能表現對祖國母親的深愛。

      民族情

      聲樂界過去對歌唱的“民族情”、“民族性”好像有一種錯誤的認識,似乎認為只有用民族唱法演唱的聲樂作品才能很好地表現“民族情”、才能具有“民族性”。這種認識是不當的。其實不論是“民族唱法”還是“美聲唱法”都可以表現“民族情”和具有“民族性”。

      石惟正教授最近在一篇文章《再致吳碧霞的公開信》(《音樂周報》,2009.1.14)中談到“美聲”和“民族”沒有本質沖突,他寫道:“你認為你能做到‘魚和熊掌兼得,意識中還是把中外聲樂作品真的當成魚和熊掌那兩種差別極大的東西。這樣想,你就不會認為,至少不迫切將唱外國歌、唱花腔和高聲區(qū)時的好方法能用于中國歌,用于抒情段落和中聲區(qū)。也就形成在用母語唱民族風格中國歌時習慣上把親切、甜美,將聲音向前說出和聲音的豎立感、共鳴的整體、集中、高位置對立了起來。其實表情自然、語言清楚、親切、潤腔合乎風格和西方歌唱優(yōu)點中的豎立感、整體共鳴、集中的感覺完全可以統(tǒng)一”。這些觀點是完全正確的。

      劉秉義同志正是在“洋為中用”中做出突出貢獻的著名歌唱家。他用畢生的精力在“魚和熊掌”的統(tǒng)一中進行了探索和實踐。他在這兩者的學習中都下了相當大的功夫。20世紀50年代,他還在部隊文藝團體時就唱過單弦、京韻大鼓,說過相聲、評書,演過話劇??既胫醒胍魳穼W院以后,先后在著名聲樂教育家呂水深、楊比得教授班上學習歐洲傳統(tǒng)歌唱。留校任教以后,又向來華任教的世界著名的保加利亞聲樂教育家勃倫巴洛夫學習,學得了美聲歌唱的精髓。在校期間,曾拜梁小樓為師學習京韻大鼓,拜石連城為師學習單弦,同時還向許多京劇前輩學習京劇。劉秉義是一位能持之以恒、十分有毅力的人。在朝鮮戰(zhàn)場上,他堅持在冰天雪地里練唱;在音樂院里,他每天堅持在宿舍——琴房——食堂——課堂一條線式的學習生活;畢業(yè)后,每天練唱不斷,直到現今已經74歲仍然如此。巴爾扎克曾說:“人類最大的弱點是惰性”。劉秉義正是一位畢生能克服惰性的人。巴爾扎克還說過:“持續(xù)不斷的工作是人生的鐵律,也是藝術的鐵律;因為藝術是最醇的創(chuàng)造。何以偉大的藝術家與詩人,既不等定貨,也不等買主;他們今天、明天,永遠在制作,從而養(yǎng)成勞苦的習慣,無時無刻不認識困難;憑了這點認識,他們才和才氣、才和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打成一片”。用此語比喻劉秉義的歌唱藝術人生,我以為是極為恰當的。正因為有了這不惜追求、不惜奮斗的精神,所以才能學貫中西,并在以西方技法為工具,用以表達我們的民族風格、表達民族感情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

      我們從劉秉義的這張唱片中可以聽到其中的許多首歌曲都有著十分動人的、濃郁的民族風格,如四、五十年代曾廣為傳唱的《咱們工人有力量》和《老司機》。

      《咱們工人有力量》,是馬可詞曲,創(chuàng)作于1948年。歌中唱道“為了求解放”,是支援解放戰(zhàn)爭的歌曲。劉秉義以堅實有力、豪邁熱情的歌聲十分形象地表現了當時工人們?yōu)橹г珖夥哦o張勞動的生活,生動地塑造了獲得解放的中國工人頂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在前一段以頓挫有力的切分音,又與合唱隊互相穿插、遙相呼應,用他那濃烈的聲音一氣哈成,充分地刻劃了工人們沉著、堅毅的性格,表現了他們改造世界的雄偉氣魄;后一段,歌聲節(jié)奏更加緊湊,唱出了歡快的勞動呼號,通過多次反復的短小樂匯,以無比堅強而自豪的聲音把歌曲引向高潮,唱出了“為什么,為了求解放”的主題,形象地描述了工人忘我勞動的場面。劉秉義在這首歌曲里以果斷而清晰的吐字、洪亮而有彈性的聲音,象說話、朗誦一樣,讓人充分體會到了他演唱現代群眾歌曲中的民族氣質。

      如果說,他演唱《咱們工人有力量》是表現工人的群體形象;那么,在緊接著演唱的《老司機》則是表現靈魂純潔得象水晶一樣的20世紀50年代的工人個體形象。歌中唱道“50歲的老司機我笑臉揚啊,拉起了手風琴咱們嘮嘮家常啊”。在電聲模擬小樂隊和手風琴的伴奏下,他以十分口語化的聲音、俏皮而幽默的語氣、生動而清晰、甚至帶一些北京口音中兒化的語音,形象地表現了一位汽車司機的形象;表現了這位充滿感激情的老司機發(fā)自肺腑的對新中國之愛的形象。在這首歌曲里我們感受到了劉秉義同志從青年時代就充分具備的運用自如的說唱藝術的雄厚功底。在這里,他用歌聲表現的工人形象、“民族情”十分鮮明。

      唱片中歌唱家還選擇了兩首表現我國多民族特點的少數民族民歌《在銀色月光下》和《阿拉木汗》;前者是悠揚的抒情,后者是歡快的舞蹈形象,兩者形成對比?!对阢y色月光下》是一首新疆塔塔爾族民歌。在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這首歌曲深為廣大聲樂愛好者喜愛,并且久唱不衰。歌曲由三部曲式結構組成。第一段在富于流動性的清淡的和弦琶音的陪襯下,引出了歌唱家那男中音特有的渾厚、優(yōu)揚而深切的旋律。“在那金色沙灘上,灑著銀色的月光。尋找往事蹤影,往事蹤影迷?!?。歌唱家用穩(wěn)健的氣息、親切的吐字、十分連貫而深情的聲音把人們的想象引入到“金色的沙灘、銀色的月光、迷茫的往事”等一系列詩情畫意之中,生動地表現出了多情的塔塔爾民族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在第二樂句中有一個八度大跳,他唱得抒展而自然,沒有一點斷裂的痕跡,顯示了良好的歌唱功底。第二段,音樂轉入了小調性,“往事蹤影已迷茫,猶如幻夢一樣。你在何處躲藏?背棄我的姑娘”。這里,雖然歌聲的音量不大,但我們從那微微地顫動和較為暗淡的音色中聽到歌中主人公那稍激動而較強烈表現出內心彷徨、迷惘的情感,以及在突然醒悟過來之后,四處尋找在月光下背棄他而躲藏起來的姑娘,表達出塔塔爾族青年在凄涼中對愛情仍然忠貞的形象。在第二句反復中,以極輕的半假聲唱“背棄我的姑娘”尤其“姑娘”二字的輕聲,聲雖輕而情意濃,顯示出歌唱家良好的藝術修養(yǎng)和深厚的歌唱功底。姑娘雖然背棄、躲藏,情感也迷茫而凄涼,但經過一個七小節(jié)的過門,進入第三段的“a tempo”(恢復原速)歌唱時,我們從那激動而豪邁的歌聲中聽到主人公又恢復了自信?!拔因T在馬上,箭一樣地飛翔,飛呀飛呀我的馬!朝著她去的方向。”在這里,我們從那充滿青春活力的聲音中,感到了塔塔爾族男青年那純真而奔放的個性和不屈不撓的追求精神。歌曲的結尾處,再次反復歌唱“飛呀飛呀我的馬,朝著他去的方向”。前半句音量不斷加強,充溢英雄氣;后半句隨著減緩下來的節(jié)奏,音量由強到弱、再弱、到聽不見,音質由真聲到半假聲、假聲……。這一句難度較大,用此變化表現出飛奔的快馬逐漸消失在茫茫的月色之中。歌唱家處理的得心應手。當今,有不少技術粗略的歌手在演唱漸弱時常常依靠錄音,請錄音師用按鈕掌握。劉秉義則不是,我們從唱片中聽到該句中樂隊仍保持適當的音量,而歌聲卻逐漸地漸弱下來,直至聽不見。顯示了歌唱家高超的技藝。

      和抒情的《在銀色月光下》相比,《阿拉木汗》則是歡快的,是一首流傳在新疆吐魯番地區(qū)的維吾爾族的雙人歌舞曲?!鞍⒗竞埂笔枪媚锏拿帧8杪曇贿M來就是輕巧的、一問一答,活躍而風趣,使人感到有雙人在邊歌邊舞,贊美象鮮花般美麗的阿拉木汗。劉秉義將該曲唱得楚楚動人,那富于舞蹈性的節(jié)奏、不斷出現的切分音運用得準確而鮮明,使旋律輕快活潑的效果更加突出,結合手鼓的伴奏,使人聽之欲舞。

      歌曲《回延安》,是我聽過劉秉義演唱的中國作品中將美聲唱法的優(yōu)點充分發(fā)揮,而又和民族風格相結合最佳、最動人的歌唱之一。此歌是彥克作曲,陳宜、陳克正作詞;生動地塑造了老一輩革命家重回延安的豐滿形象。歌曲以第一人稱“我”為敘事中心,通過30年后重返延安,親眼目睹延安壯麗的景色而引出的感想,回憶和戰(zhàn)友在往日的戰(zhàn)爭年代奮勇殺敵,以及邊區(qū)的大生產運動等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歲月。今日延安,舊貌換新顏,山河壯麗、陽光燦爛,更堅定了“我”繼續(xù)革命的信念。歌曲是三部曲式。第一段,一開始“離別三十年,今日回延安”,歌曲以十分雄壯、豪邁的聲音開始,這聲音好似居高臨下,可以穿過陜北的高山大川,傳遍千家萬戶一般,充分表現了一位老革命踏上熟悉的土地之后,激動不已的心情。緊接著“寶塔映朝陽,延水金光閃”歌聲馬上變得婉轉而親切,把人們帶入延安的寶塔和延水的美景之中?!鞍?延安!啊,延安!眼望你壯麗的山河,我心潮澎湃憶當年。”歌聲那發(fā)自肺腑的對延安的呼喚,就好似從歌唱家的心臟里流出的血液而變成的聲音似的,情深、意猶深。此后的歌聲寬廣而連綿不斷,表現了深情地回憶往昔歲月的境界。歌曲的中段,以十分甜美的聲音、十分親切而民族風味十分濃厚的歌唱語言,把人們帶入往日延安的回憶之中:月下紡線、山邊操練、揮舞鋤頭開荒地,鳴號出征的戰(zhàn)斗生活,香噴噴的小米飯,甜甜的延河水,以及醇厚、親切的老鄉(xiāng)親。我們聽到聲音在這里非常柔美、細膩,感情表現得無比真切、樸實,而且滲透著陜北民歌那獨具的音韻,展示了這段歌曲十分親切的意境。第三段,是“三十年后回延安”主題的再現。歌聲頓時展現了雄偉的形象,進而又抒發(fā)戰(zhàn)士的豪情。歌曲由4/4拍轉為2/4拍,變成進行曲風格,“我滿懷豪情抒壯志,歌唱延安精神代代傳。沿著延安光輝的路,昂首闊步永向前!”這里歌聲相當穩(wěn)健,氣息不僅富于彈性,而且有韌勁兒,換氣自然而不留痕跡,充分地表現出進行曲堅定有力的風格。歌曲的結尾處唱出了全曲的最高音(#f2)這個音高正是男中的“試金石”,然而劉秉義唱得豪邁、雄壯、有力,并且自然而有韌性,生動地表現了歌曲結尾處激昂、亢奮的戰(zhàn)斗情緒。最后,我還要專門提及,在歌曲的中段,歌唱家演唱的那一句“小米兒香啊延水甜”我們似乎可以從這深情的音調中聞到小米飯那噴噴的香味和嘗到甜滋滋的延安水。用歌聲將人的聽覺、嗅覺、味覺有機的聯(lián)系在一起,這難道不正是劉秉義歌唱獨特魅力之所在嗎?不正是他用西洋唱法和民族風格相結合,以表現民族情方面做出的極為可貴的探索嗎?

      石油情

      《我為祖國獻石油》這首歌曲是劉秉義重要的成名曲之一,全國人民從帶紅領巾的小學生到頭發(fā)銀白的老人都會把劉秉義的名字和《我為祖國獻石油》聯(lián)在一起。他的名字和這首歌曲,我們說“家喻戶曉”并不過分。這首歌曲創(chuàng)作于20世紀60年代初,正是我國石油工業(yè)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困難時期。我們知道,1963年時,北京的公交車上還背著大煤氣包,外國輿論也嘲笑我們是貧油國。當時,中國人心中都憋著一口氣,而這首歌正是讓我們中國人、中國石油工人揚眉吐氣的一首歌。劉秉義首次演唱這首歌是在1964年。他曾說:“當時就覺得這首歌非常豪邁,真正唱出了中國人特別是石油工人的壯志豪情”。他那時還在中央音樂學院當老師,就開始唱這首歌了,并在群眾中引起很大反響。

      這首歌的詞作者薛柱國,當時就是大慶油田的石油工人。曲作者是秦詠誠,在大慶深入生活時,創(chuàng)作的這首作品;因此,歌曲非常貼近石油工人的生活,也真實地反映了石油工人的精神風貌;而他們所要謳歌的也正是那種“天不怕,地不怕,風雪雷電任隨它的大慶精神”。

      劉秉義是70年代初第一次踏上大慶的土地。他回憶:“當時,石油工人們還住著一種叫干打壘的土坯房,燒瓦斯氣,我被他們的奉獻精神深深感動。我和工人們在零下30多度被冰雪包圍的井架下,手挽手、肩并肩,高唱《我為祖國獻石油》。當時,我覺得一股股熱浪涌遍全身,嚴寒冰雪仿佛都要被我們融化”。

      劉秉義還向我講述過使他至今仍激動不已的,一次在北京首都體育館演出時的場景:當他唱完《我為祖國獻石油》這首歌時,觀眾席上掌聲如雷。他退到后臺準備卸妝時,舞臺監(jiān)督滿頭大汗跑來說觀眾還在鼓掌,下邊的節(jié)目進行不下去了。他趕緊返回舞臺,多次謝幕后,只好又重新演唱了一遍《我為祖國獻石油》!當再一次唱起“頭頂天山鵝毛雪,面對戈壁大風沙,嘉陵江邊迎朝陽,昆侖山下送晚霞”時全場更是掌聲、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并且場上所有的觀眾都隨著這首歌的節(jié)奏整齊的鼓掌。他發(fā)現場上大多數觀眾都是青年人??磥?源于生活,貼近生活的藝術品,不會因為時代的推移而褪色;相反,會放射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茫茫草原立井架,云霧深處把井打,地下原油見青天,祖國盛開石油花……”,劉秉義唱著這首歌走遍了祖國幾乎所有的油田。石油工人忘我的奉獻精神經常感動著歌唱家。他?;貞?000年去塔里木油田沙漠腹地的一個井隊的演出情景:“當時,我站在工人們用汽車車板搭成的舞臺上,當看到寫有‘我為祖國獻石油七個大字的巨幅標語從井架最高處一直垂下來,我眼眶濕潤了,我覺得《我為祖國獻石油》已不再是一首歌的名字了,而是石油工人向祖國母親立下的錚錚誓言?!?/p>

      這首歌曲經歷了40余年久唱不衰,這原因除了作品優(yōu)秀之外,和劉秉義在該歌曲中的動人歌唱亦不可分。近來筆者又多次欣賞了歌唱家在該唱片中演唱的這首歌,領悟到劉秉義演唱此歌的魅力確有非比尋常之處:

      此曲為單三部的曲式結構,開始由8小節(jié)流暢熱情的前奏引入歌聲。第一部分“錦繡河山美如畫,祖國建設跨駿馬。我當個石油工人多榮耀,頭戴鋁盔走天涯?!痹摬课淖稚鲜莾删?音樂上由四個樂句組成。歌唱家用自信的氣質,稍快的速度,清晰、準確而有一定分量的吐字,通過高亢、抒情的聲音,表現了石油工人的自豪氣概。一、二、四樂句結尾的四拍延長音唱得豐滿足拍、恰到好處。其中的“畫”、“馬”、“涯”三字字尾都是韻母a的延長,在這里,歌唱家把a母音唱得準確、飽滿、圓潤而富有共鳴,使感情在這幾個母音里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在這幾個字及其延長音中(以及其他許多歌聲延長音中)我感到有著獨特的劉秉義式的味道,細心的同行不妨仔細的品味一下,這原因大概是鼻腔共鳴充分、韻母準確、混聲有科學的比例,而在里面?zhèn)魉偷母星橛质终鎿吹脑?。第二部分“頭頂天山鵝毛雪,面對戈壁大風沙,嘉陵江邊迎朝陽,昆侖山下送晚霞?!币魳愤M入平行調的小調性。歌唱家的輕巧、有彈性的聲音將聽眾帶到了天山雪、戈壁風、嘉陵朝陽、昆侖晚霞的景色之中,以低調、流動,時而起伏的抒情聲音唱出了富有浪漫色彩的石油工人樂觀主義的精神。第三部分,“天不怕,地不怕,風雪雷電任隨它”這一樂句,音樂又回到了大調性,用果斷、堅強有力的聲音配合以節(jié)奏的變化,與前段形成鮮明的對比。歌聲中那富于生命力的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節(jié)奏的運用,增強了旋律的時代感,表現出了石油工人的堅強意志和大無畏的精神。緊接著“我為祖國獻石油,哪里有石油那里就是我的家”音樂逐漸進入全曲的高潮。歌聲從較低音開始逐漸地上行十度,并在最高音上延長四拍,聲音的力度并從“mp”過渡到“f”,用充沛的激情和富于金屬性的高音,生動地突出了“我為祖國獻石油”的主題。在這句中演唱的“油”(you)字中的復韻母ou,在歌唱中屬較難運用的韻母之一,而且又在高聲區(qū),但劉秉義唱得從容、準確、豐滿、動聽。最后,旋律以拖腔樂句結束時,歌聲里充滿著自豪、樂觀和自信的情感,并使其得到充分的表現和發(fā)揮。在演唱第二段時歌唱家的情緒更加激昂、自豪。特別引人入勝的是,在結尾句“石油滾滾流,我的心里”時,歌唱放慢速度以加深語氣,用語感的力量把聽眾引入仔細傾聽的境界,然后再自由、舒展、歡樂地唱出“樂開了花”用以結束全曲,收到了極好的演唱效果。

      《我為祖國獻石油》這首歌不僅傳遍大江南北,而且海外的不少華僑也都知曉這首歌和它的演唱者劉秉義先生的名字,不少的人甚至都會唱這首歌。劉秉義曾說:“我每次到國外演出,都有華僑給我送條子,要求我演唱這首歌”;“一位日本友人曾對我說,雖然這首歌的歌詞他聽不懂,但覺得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鏗鏘有力,是長中國人民志氣的一首歌”。

      歲月悠悠,如白駒之過隙。轉瞬間,劉秉義演唱這首歌,和石油結下的不解情緣已經45年了!現今的劉秉義已經是74歲高齡的老人,但他的歌聲不老、豪情不老!由于他成功的演唱了《我為祖國獻石油》并表彰他為石油工人服務的精神,他曾被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授予“榮譽石油工人”光榮稱號(1993)。他還告訴筆者,他現在最大的心愿,是要到海上去,站在海上油田的平臺上高唱《我為祖國獻石油》……

      技巧與情

      我國聲樂教育的老前輩、新中國聲樂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著名聲樂教育家喻宜萱教授生前曾經說過:“歌唱技術發(fā)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種應用科學”。既然是“應用科學”,就必須研究它的科學原理和應用方法。該“原理”和“方法”并非一篇小文能闡述清楚的,但我們可能涉及到部分內容以解釋劉秉義所應用的科學歌唱技巧。

      從歌唱生理學上講,歌唱家?guī)缀趺恳粋€重要的歌唱技術的獲得都是正確的條件反射的形成過程。我門不難理解,一位歌唱家在演唱時,大腦主要應當考慮聲音的形象、情感的傳送、語言內容的表達,他怎么能顧及得上指揮和歌唱生理有關的數十塊、甚至數百快肌肉的運動呢?顯然,這不可能。因此,要使這些肌肉形成自動化、有記憶力的職業(yè)性的正確運動,就必須使其形成“條件反射”。而“條件反射”的獲得,它的創(chuàng)始人巴甫洛夫(俄國生理學家,1849—1936)告訴我們必須進行長期的反復的訓練才能獲得。有經驗的聲樂教育家都知道,這訓練的時間是以“年”為單位,要堅持幾年、數十年、甚至畢生,時間越長,歌唱技術越純、越精。我講這些,是為了說明劉秉義高超的、純熟的歌唱技巧獲得的原因。不是嗎?他從少年時代、青年時代就滋滋不倦地學習、練習;中年時代也不放棄頑強的錘煉,不息地追求、探索;直至老年,仍然每天練聲不止。我想,這就是歌唱家劉秉義事業(yè)成功的奧妙所在之一。

      這些歌唱生理上所需要的條件反射不是一種,而是許多種。大體上可分為四個系統(tǒng),即“呼吸系統(tǒng)”、“音源系統(tǒng)”、“共鳴系統(tǒng)”和“語言系統(tǒng)”。研究這幾個系統(tǒng)中正確的歌唱生理上的條件反射的原理及其訓練并非本文的任務,也不可能簡單予以闡述;但,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研究、觀察劉秉義純熟的歌唱技巧之所在。

      關于歌唱的技巧和情感的關系,現在聲樂界其說不一,如“以情帶聲”、“聲情并茂”等等。簡單講兩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并且兩者需要密切地結合在一起為佳。“以情帶聲”是指歌唱技術和情感的表達都有一定基礎的歌唱者在歌聲未出之前,感情提前“先現”出來,然后聲音隨之而出;此為一種聲樂表演的方法,正確無疑。但,如果聲樂教師用“以情帶聲”作為一種訓練聲音的方法,那就錯了。你只用“情”,永遠也訓練不出聲音來。所以較恰當的提法還是“聲情并茂”為好,不容易產生誤解。劉秉義的歌唱,可謂在洋為中用方面“聲情并茂”的一個典范。他的“并茂”是以雄厚的歌唱技術、技巧作基礎的。好比軌道和列車的關系。列車有了坦平、堅實的軌道才可以通暢,自由的奔馳;軌道有了奔馳的列車,才能體現它的價值。下面,我們將通過該唱片中的幾首歌曲,繼續(xù)研究他在技巧與感情結合方面的特色。

      唱片中的第五首《嘉陵江上》(端木蕻良詞,賀綠汀曲)是一首技巧性與藝術性要求都很高的藝術歌曲。嘉陵江是一條流經重慶市的長江支流,在重慶匯入長江??箲?zhàn)時期,重慶是陪都,國民黨的統(tǒng)治中心。許多流亡者聚集在這里。歌曲抒發(fā)了廣大流亡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對敵人的憤恨、以及“打回故鄉(xiāng)”的必勝信念。它那悲壯動人的歌聲,曾經激起無數愛國志士奮起抗日的決心,是抗戰(zhàn)時期最受人歡迎的歌曲之一。

      這首歌曲的風格很像一首詠嘆調,不同的是外國詠嘆調一般是喧敘調在前,詠嘆調在后,詠嘆調作為喧敘調感情的一種發(fā)展和深化。此曲恰恰相反,具有抒情性的“詠嘆調”部分在前,為第一部分;具有朗誦性的喧敘性部分在后,以表達抗戰(zhàn)的決心,這是根據內容的要求決定的。

      以上的風格布局,也決定了這首歌曲的二部曲式結構。在第一部分中,劉秉義演唱一開始就把我們帶進了主人公因敵人入侵、背井離鄉(xiāng)只身徘徊在嘉陵江上,傾吐著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懷念和“失去一切歡笑和夢想”的沉痛、悲憤的心情之中。歌聲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帶有濃烈的感情色彩。“那一天敵人打到了我的村莊,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我仿佛聞到故鄉(xiāng)泥土的芳香”。這一段,基本上在男中音的中聲區(qū)音域中歌唱。我們感到歌唱家穩(wěn)定的氣息和適量而豐富的共鳴,就好似火車行駛的兩條牢固而堅實的鐵軌;以此為基礎,那感情的列車在這軌道上自由而順暢地流淌;再配合那清晰而準確的吐字,向人們訴說著主人公失去“田舍、家人和牛羊”的痛苦回憶,抒發(fā)了對故鄉(xiāng)的無限思念之情。這里要特別提到的是,這一段的最后一個樂句:“我仿佛聞到故鄉(xiāng)泥土的芳香”這其中的歌唱技巧?!拔曳路鹇劦焦枢l(xiāng)泥土的” 十個字當中,歷時兩小節(jié)多一點,音量經歷了由弱到強,感情亦不斷濃烈;到“泥土的”三連音處音量最大,此后的“芳香”兩字,用六拍的時值音量逐漸地弱下來,以至很弱,音色也逐漸地由濃到淡;其中,音量、音色的變化亦與感情密切配合。這里,我想解釋一下,這句歌聲中的一個漸強、漸弱變化;聽起來簡單,但一個完美的漸強、漸弱,理論上是較復雜的。在漸強的過程中聲帶經歷了振幅由小到大的過程。同時,由于強聲“#do”和“re”兩音恰在男中音的換聲區(qū)上;而唱換聲區(qū)的聲音,理論上是聲帶半幅或部分振動。這就難了,要求在聲帶的振幅逐漸加大的同時(即音量加大的同時)聲帶振動的面積要由大變小(或由寬變窄),沒有經過長期的專業(yè)訓練一般歌手是難以完美完成的。反之,在漸弱的過程中聲帶亦經過振幅由大到小,而聲帶振動的面積亦由小到大。在西方的聲樂教學中他們一般特別重視自十七、十八世紀流傳下來的漸強、漸弱的發(fā)聲練習。認為這不僅是一個聲音強、弱的練習,而且是一個聲帶機理轉換(即聲帶的全部振動,到部分振動,邊緩振動,再從邊緩振動到部分、全部振動)的練習。這個練習在各聲區(qū)都能做到以后,歌者的換聲區(qū)問題和高聲區(qū)、低聲區(qū)的問題也就都解決了。這個理論說明什么?一個看似簡單的聲音現象里面包含了歌唱家?guī)啄?、甚至幾十年的汗?

      接下去,第一部分第二樂段當中,歌聲雖然在低廻當中,卻深深地抒發(fā)了“失去一切歡笑和夢想”的悲憤心情。這是流亡者發(fā)自內心的傾訴。這時,我們可以感覺到歌聲的速度、節(jié)奏是較自由的,情感的表達是從容的、含蓄的。

      在這段的后部,歌曲以“江水每夜鳴咽地流過,都仿佛流在我的心上”作為過度,很自然地轉入激情奮烈并富于喧敘性的第二部分。在這一段里,歌唱家以十分果敢的聲音和向祖國宣誓般的語調,表達了主人公戰(zhàn)斗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念。這里面旋律中,果斷的節(jié)奏型、強力度的同音朗誦式的音調,和第一部分中的情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把歌曲的情緒在結尾部推向了富有戲劇性的高潮,表達了打回故鄉(xiāng)、收復國土的必勝信念。歌曲的最后一句歌聲“把我打勝仗的刀槍,放在我生長的地方!”這些音全部在男中音的高聲區(qū)運行,而且要求兩個“f”的強音,但劉秉義唱得豐富、穩(wěn)健而從容,還有著濃烈的感染力效果。顯示了歌唱家過硬的基本功。

      此外,還應說明,劉秉義演唱的《嘉陵江上》不僅出色地體現了歌曲的結構嚴謹、情感發(fā)展層次分明的優(yōu)點,而且在具體音樂的結構(例如歌詞和旋律的結合、韻味的處理等)都蘊含著歌唱家精湛的藝術表現力。還有,歌聲和伴奏的配合,許多裝飾音、三連音、六連音的妙用,并和內容有機地、動人地結合,這些也都值得青年歌唱家學習。

      在唱片的第13、14首,歌唱家安排了兩首很有特色的小歌,即《月之故鄉(xiāng)》(彭邦楨詞,劉莊、延生曲)和《夕陽紅》(喬羽詞,張丕基曲)。前者詞作者是臺灣詩人,描寫臺灣同胞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深情的歌;音樂也寫得很抒情。最后,在唱“一個在天上”時,歌聲以極弱的半假聲處理,取得了極佳的藝術效果。后者,是表現我國改革開放以后老年人老有可為的歌曲?!岸嗌偾閻刍饕黄﹃柤t”,對老年人的心態(tài)描繪得非常深刻。特別在第二段的演唱,歌唱家運用了半聲、輕聲的技巧,使人感到歌聲中滲透著撲鼻的“夕陽香味”。此乃劉秉義特有的“絕唱”之一。

      唱片的最后一首是作曲家田豐根據毛澤東主席的詞《沁園春?雪》譜曲的交響性的、有合唱隊伴唱的獨唱作品。詞,作于1936年,發(fā)表于1945年8月《新華日報》,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期間。曲,作于70年代。錄音,是80年代由原中央樂團交響樂團、合唱團伴奏、伴唱,劉秉義獨唱,在北京首演的原班人馬。指揮為著名指揮家——嚴良堃。為了創(chuàng)作好該曲的音樂,作曲家曾“認真地研究了京劇音樂的組織結構和唱腔特點”(《中國現代音樂家傳》,春風文藝出版社)。我們凝神吟唱這首歌,可以感受到深含于旋律之中的皮黃音韻。A段,歌聲從低音區(qū)迂回的旋律開始,唱“北國風光,千里冰封”;休止兩拍以后,馬上進入頭聲區(qū)唱“萬里雪飄”,以磅礴的氣勢描繪了北國原野、皚皚白雪、玉徹冰天的萬千景象。此后,我們聽到歌聲以戲曲唱腔上下句對稱的風格,緩緩地詠敘長城內外的景色,經過幾個回復把情推入了新的高峰,唱出“欲與天公試比高”。然后,歌聲一轉,用極優(yōu)美的音色和十分細膩的情意唱出“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結束了第一段音樂。此后,經過一個急速向上推進的間奏以后,進入B段音樂。歌唱家以寬廣而宏偉的氣勢、飽滿的聲音唱出“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在這以后,歌聲的速度平緩下來,娓娓地詠唱“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經過了14小節(jié)從容抒發(fā)的情意以后,切分音和符點節(jié)奏的出現,歌聲改變了音樂形象,從回憶中回到了現實。三拍子的節(jié)奏,突出了詞句中的重音,給音樂帶來新的動感。音樂再次變換4/4拍以后,歌聲頓時寬廣而雄偉,并在高聲區(qū)中長時值的保持,以無比遼闊的聲音在高潮中唱出這首歌的主題“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劉秉義演唱的這首歌曲氣勢宏偉、交響性強,具有雄渾的藝術氣派。從動人的歌聲中,我們不難感覺到歌唱家那豐富的演唱經驗和扎實的歌唱能力,同時在語言的表達和戲曲風格的演唱方面亦有很深的造詣。演唱這首歌曲有相當的難度,不僅音樂跨越十三度,要求歌唱者具備寬廣的音域;而且音樂形象塑造多變化,音色的變換和風格也是多方面的。不僅如此,篆者在譜子上數了一下,這首歌曲前后共出現了10個g2高音,并且必須使用得得心應手;有些旋律并且長時間在高音域上保持,這些都是男中音的“試金石”。內行都知道,男中音唱g2,就好比男高音唱c3(即High C)。眾所周知,唐尼采蒂的歌劇《軍中女郎》中有一段著名的炫技詠嘆調“快樂的一天”,其中兩分鐘內要一連唱9個High C,認為這是男高音的極限。當年帕瓦羅蒂正是憑此實力而威震樂壇的。這里,劉秉義是10個g2,相當于男高音的10個High C。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水平。難怪當年意大利專家吉諾?貝基在學生面前說劉秉義“是你們身邊最好的老師,你們怎么不好好向他學呢?”并在聽完劉秉義演唱的《卡門》選曲《斗牛士之歌》后說:“他的演唱就是我對你們的要求”??磥聿粺o道理。

      憑心而論,在劉秉義74歲高齡的歌唱中,你很難察覺到有老年人的蒼勁之感。由于他那高超的歌唱功力,幾乎使人感覺不到絲毫的年輪痕跡。而他唱的《沁園春?雪》恰是他在歌唱年齡的黃金時期的全盛之作。他那飽滿的聲音、多彩的音色,富有戲劇性、抒情性和民族性的歌唱,那高音中的金屬性和穿透力,是我國歌壇上的寶藏、陽光!祝劉秉義歌唱生命不老,青春永駐。

      管謹義 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理論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 張萌)

      猜你喜歡
      歌唱家歌唱祖國
      為你而歌唱
      為你歌唱
      小歌唱家
      我和我的祖國
      對祖國唱出愛
      我和我的祖國
      歌唱家與報曉員
      我愛我的祖國
      河南省| 乌海市| 鲁甸县| 云霄县| 兴宁市| 乌什县| 叙永县| 宜都市| 张掖市| 英吉沙县| 师宗县| 绥宁县| 光山县| 泰州市| 淮北市| 鄂伦春自治旗| 林州市| 朝阳市| 漠河县| 沧源| 澄江县| 南召县| 长海县| 通海县| 崇信县| 新乡市| 滕州市| 华池县| 肥西县| 桃园县| 肥城市| 尉犁县| 通州市| 策勒县| 乌拉特后旗| 仪陇县| 新晃| 诏安县| 平果县| 合肥市| 金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