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勇
去年年底的美國總統(tǒng)大選,美國人思變,選擇了民主黨,向世界宣告了一個“新美國”的誕生,此前傲慢與霸道的美國意象似乎一夜之間被謙遜與參與所替代。人們在驚訝之后發(fā)現(xiàn),美國仍然是美國。如今,日本人也思變,選擇了民主黨,似乎又要宣告一個“新日本”的誕生。但稍加分析便知日本今天的“改朝換代”終究是換湯不換藥,這個“新日本”新的是政壇面孔,一脈相承的還是“改造日本”之路。
首先,以追求“正常國家”為目標的新國家主義思潮很難因為政權更迭而逆轉。1993年小澤一郎推出《日本改造計劃》一書,打出了“凡是其他國家可以做的事,日本沒有理由不能做”的旗號,這種“新國家主義”主張引起強烈反響,并為新生代政治家們所廣泛接受,無論是自民黨的小泉純一郎、安倍晉三,還是現(xiàn)在民主黨鳩山由紀夫、岡田克、菅直人等,他們的政治抱負是一致的:逐步推進國家“正常化”。在實現(xiàn)集體自衛(wèi)權、海外用兵、修憲以及成為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等關鍵性問題上,兩黨是貌離神合,而不是貌合神離。無論是2003年存在違背憲法質(zhì)疑的“有事法案”的通過還是去年《宇宙基本法》的通過,日本政壇自民、公明、民主三黨在立場上高度一致。顯然,日本重新構筑世界軍事政治大國的方向已經(jīng)不可逆轉,而最初謀劃這個方向的恰恰是民主黨。
另外,“遠交近攻”一直以來是日本對外戰(zhàn)略的基石,“新日本”的外交特色更多的應在于外交策略而不是對外方向。自近代以來,日本國家發(fā)展的對外戰(zhàn)略其實很簡單也很清晰,那就是與歐美搞好關系,而對亞洲近鄰磨刀霍霍。在對外關系方面,日本要實現(xiàn)“正常國家”夢想首先得過三關,美國、中國以及聯(lián)合國。拿歷史問題糾纏中國,與美國決裂,不尊重聯(lián)合國的結果必然使日本困窘,所以日本民主黨說要加強中日關系,要重視聯(lián)合國,不唯美國是從是務實的聰明外交之舉。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較早就有評論指出,民主黨即使有“親中疏美”的暗示,也只是一種政治姿態(tài)、外交策略。
最后的問題是美國的態(tài)度,美國會為發(fā)展深化與中國的戰(zhàn)略關系而冷淡日本嗎?對這個問題也不應過分樂觀。從奧巴馬新政府近來的動向看,美國其實在盡力平衡與中日的關系,但美國對中國是務實,對日本是利用。也就是說,在與中國博弈過程中,日本這顆棋子的作用可能還會被放大。負責東亞及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上被問及如何應對中國崛起時曾表示,最大程度地加強與日本的合作關系是最佳方法。
“經(jīng)歷著與明治維新時期一樣根本變化”的日本,在經(jīng)歷了超過半世紀的國家和平主義后,追求大國地位的呼聲更加強烈,這一點不會因為日本時下“變天”而有根本改變,處于“十字路口”的日本將來何去何從,都將是美國和日本亞洲近鄰需要面對的新挑戰(zhàn),民主黨引領下的新日本,究竟能在追求“戰(zhàn)后政治總決算”的道路上走多遠,仍有待觀察。▲(作者是北京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