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涌 蘇 楓
另一種紀念大師的辦法,是重走他走過的路。
想要了解一個人,有兩個好辦法:一、讀他寫的書和他讀的書;二、接觸影響過他的人;三、走他走過的路。
季羨林先生去世之后,一位大學生在北京郵電大學BBS上曾經(jīng)發(fā)帖說:“我女朋友居然不知道季羨林?!钡玫降姆磻浅娏?,許多人說:“你是讓大家一起圍觀并鄙視你MM嗎?”
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對季羨林的認識僅僅停留在一個名字上:他的書里最易懂的是他的散文和回憶錄,比如《牛棚雜憶》。
讀完這些就已經(jīng)不易,有多少人有時間和精力去讀《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zhuǎn)化》?
由于季羨林先生非常長壽,影響過、教育過他的人幾乎全部作古,得他傳授比較多的弟子,如今已經(jīng)得在《百家講壇》上才能看到了。
還有一個辦法能夠讓普通人深入了解季羨林,那就是和他一樣,行萬里路。
季羨林的國內(nèi)足跡
1、濟南
季羨林生長在山東臨清,6歲到了濟南,在濟南他曾經(jīng)就讀于山東大學附屬中學(今天的山東大學一附中),高三時轉(zhuǎn)入濟南省立高中(濟南市一中)。這兩所學校都認為季羨林是他們的校友,不過濟南一中的校名并非季羨林題寫,而是郭沫若。
濟南一中的校友還包括詩人臧克家、賀敬之、學者歐陽中石和國家領(lǐng)導人羅干。
2、泰山
山東人對泰山的感情豐富,季羨林也不例外,老人曾以94歲的高齡寫出《泰山頌》:
“巍巍岱宗,眾山之顛。雄踞神州,上接九天。吞吐日月,呼吸云煙。陰陽變幻,氣象萬千。興云化雨,澤被禹甸。齊青未了,養(yǎng)育黎元。魯青未了,春滿人間。星換斗移,河清海晏。人和政通,上下相安。風起水涌,處處新顏。暮春三月,雜花滿山。十月深秋,層林紅染。伊甸桃源,誰堪比肩。登高望岳,壯思綿綿。國之魂魄,民之肝膽。屹立東方,億萬斯年。”
溫家寶去醫(yī)院探望季羨林時曾經(jīng)評價此詩說:“寫得很好。文章感人,而且有氣勢?!?/p>
3、北京
清華大學是季羨林求學的地方,當時的清華大學校園,和今天的校園是同一地址。
北京大學是季羨林在國內(nèi)教育生涯開始的地方,當時的北京大學在沙灘紅樓,后來和燕京大學合并,才到了今天的中關(guān)村一帶。所以外地游客如果真想?yún)⒂^北大,應該從北大舊址開始。
參觀現(xiàn)在的北大校園時,不妨把《牛棚雜憶》里提到的一些地名記下來,有些建筑已經(jīng)由于拆舊蓋新蕩然無存,但有的依然存在。
301醫(yī)院,北京五棵松附近,北京最好的醫(yī)院之一。季老最后幾年生活在醫(yī)院病房里。但不推薦去參觀,醫(yī)院需要正常的秩序。
季羨林是北京奧運會顧問,喜歡他的游客可以購買福娃做紀念物,現(xiàn)在很便宜,地攤上20~50元就能買下五兄弟。
4、甘肅、新疆
1982年,季羨林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委托,花費近20年時間,對1975年在新疆焉耆出土的44張88頁的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劇本》進行釋讀,陸續(xù)寫作了10余篇文章,引起了轟動。
去烏魯木齊可以參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那里有三具著名女尸:樓蘭女尸、哈密女尸和且末女尸,都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
1983年,季羨林當選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季羨林有散文《在敦煌》,詳細地講述自己參觀千佛洞的感受,這是一本優(yōu)美的導游手冊,如果去參觀千佛洞,記得帶這本書去。
季羨林認為石窟里的時光似乎是凝固的,據(jù)說很多參觀者都有此感覺。如果有充裕的時間,不妨也像季羨林先生一樣,在千佛洞連看六天。季
羨林說千佛洞里的很多“到此一游”,都是康熙年間的,不知道近幾年被年輕的游客們更新沒有。
5、臺灣
臺北“中央研究院”附近坐落著胡適的墓,季羨林訪問臺灣時,曾經(jīng)來到這里寫下《在胡適墓前的記憶和反思》,追憶自己的這位老領(lǐng)導。胡適的墓朝向西北方向,也就是大陸的方向,許多死在臺灣的大陸人,都是這樣下葬的。
季羨林的海外足跡
6、德國哥廷根
這是季羨林求學10年的地方。哥廷根位于德國中部下薩克森州,是一座只有約13萬人的小城。1935年季羨林抵達這里留學時,該城只有4、6萬多居民,1945年離開時也僅有7萬余人。季羨林居住過10年的故居位于明希豪森街20號,是一幢三層小樓,季羨林當年就住在三層。該樓現(xiàn)在仍然是住宅,有學生居住。
1980年,季羨林曾經(jīng)因為學術(shù)會議來到聯(lián)邦德國哥廷根,尋找自己昔日的德國戀人,但沒有找到。
王子街21號是季羨林提到的“高斯—韋伯樓”。當年,他幾乎天天去那里做學術(shù)研究。小樓建于1737年,和哥廷根大學同齡,現(xiàn)在樓重新裝修后,租給了哥廷根儲蓄所。
季羨林故居東北有他《留德十年》里常提到的席勒草坪,風景優(yōu)美。更遠一點的東邊,有大片的樹林,據(jù)說有35平方公里,所以季羨林說:這一片叢林究竟有多大,我住了10年也沒能弄清楚,反正走幾個小時也走不到盡頭。
哥廷根大學沒有校門和圍墻,比參觀北大還要容易得多。
7、印度、緬甸
季羨林是印度榮譽公民。
老朋友胡喬木曾經(jīng)邀請季羨林參加中國文化代表團,出訪印度和緬甸,因為一個搞印度語言的教授沒去過印度,說不過去。
該代表團1951年9月20日離開北京,于次年1月返京,前后共4個月。路線是:香港乘船——緬甸仰光——飛機去加爾各答——在印度巡回參觀6周——原路返回香港。當時的印度與中國關(guān)系非常好。
季羨林這樣描繪過這次出訪:“我不能忘記,我們曾在印度洋的海船上,看飛魚飛躍。晚上在當空的皓月下面對浩渺蔚藍的波濤,追懷往事。我不能忘記,我們在印度聞名世界的奇跡泰姬陵上欣賞‘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奇景。我不能忘記,我們在亞洲大陸最南端科摩林海角沐浴大海,晚上共同招待在黑暗中摸黑走八十里路,目的只是想看一看中國代表團的印度青年。我不能忘記,在佛祖釋迦牟尼打坐成佛的金剛座旁留連瞻謁??我不能忘記,在金碧輝煌的土邦王公的天方夜譚般的宮殿里,共同享受豪華晚餐,自己也仿佛進入了童話世界。我不能忘記,在緬甸茵萊湖上,看緬甸船主獨腳劃船。我不能忘記,我們在加爾各答開著電風扇,啃著西瓜,度過新年。我不能忘記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怎么說也是說不完的。一想起印緬之行,我腦海里就成了萬花筒,光怪陸離,五彩繽紛。”
緬甸是一個有許多寺院的國家,青年男子十四五歲時都要短期出家,不過去緬甸旅游時,千萬要首先確認一下當?shù)氐恼帧?/p>
8、日本
季羨林曾經(jīng)去日本參加過會議:從京都到嵐上的路上,季羨林參觀過“詩仙堂”,這是一個供奉中國名詩人的小型園林式紀念館。在那里季羨林遇到了女中學生,“各個笑容滿面、無拘無束,一無恐懼,二無驚慌?!奔玖w林曾經(jīng)與其中一位用英語搭話,卻沒能記得人家的名字。只好對自己說:“只要我知道,我眼前站著的是一位日本少女,就夠了?!?/p>
季羨林曾經(jīng)去過箱根,這里有著名的溫泉,箱根有美麗的蘆湖,季羨林還在湖邊的野鴨窩邊撿到過鳥蛋。
9、其他國家
季羨林還去過:前蘇聯(lián)、伊拉克、敘利亞、埃及、阿爾及利亞、馬里、幾內(nèi)亞、曼谷,訪問過伊拉克和埃及之后,季羨林已經(jīng)去過了全部“四大文明古國”,考慮到最近伊拉克的局勢仍然不穩(wěn),這里不推薦參觀伊拉克。
季羨林去的時候,伊拉克還在戰(zhàn)前,當時伊拉克的國家博物館里,還有許多兩河流域出土的珍貴藏品。這些藏品在戰(zhàn)爭中損失比較嚴重。
游歷并不能讓一個普通人成為大師,但足以讓人開闊眼界,同時多游歷本身也可以促進人的寫作沖動,季羨林的許多作品,都是這樣寫風土人情和游學生活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