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東
新課程的實施,教師是關鍵.教師是教育實踐的直接承擔者和教育變革的實施者,一切教育變革和發(fā)展都離不開教師的參與,因而教師發(fā)展水平又直接決定了教育改革的成敗.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化學教師專業(yè)化成長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素質必須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那么,中學化學教師如何才能適應實施新課程的需要?這就要求化學教師必須跟上課程改革的步伐,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拓寬學術視野,調整教學行為,努力提高專業(yè)化水平,實現專業(yè)化成長,與新課程同行.筆者就化學教師如何做好專業(yè)成長談談自己的幾點拙見.
一、加強學習,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前提和核心
1.學習新課標,更新教學理念
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關系到新課改的成敗.作為化學教師必須研究新課程標準,這樣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新時期化學教材教學的理念、目標與要求、內容標準及教與學的評價方式等.新課改的教師應改變過去只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生存、做人、合作,在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創(chuàng)造新思維的開發(fā),特別要重視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能力.
2.學習新的專業(yè)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
在科學發(fā)展中,真理的探索是沒有盡頭的.化學科學也正處在不斷的發(fā)展之中,化學知識量迅速增加,進入新世紀的化學,它在研究對象、研究領域、研究方法都正在發(fā)生變化.教師的職業(yè)是一個專業(yè)化的職業(yè),教師的職業(yè)行為要以專業(yè)知識和理論為依據.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化學教師,離不開教師本身對于學科知識的完整把握和不斷更新.
在新課程背景下,化學教師的知識必須進一步擴充和發(fā)展,特別對與化學密切相關的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地學、計算機、環(huán)境科學、醫(yī)學等學科領域的有關知識及其與化學知識的綜合必須有一個較好的把握.這樣才能有利于培養(yǎng)出具有科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優(yōu)秀學生.
3.向學生、向課堂學習,做到教學相長
新課程倡導互動教學,在互動中形成共識、共享、共進的氛圍,營造一個互勵、互助、互惠的局面,使課堂教學積極有效地開展.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真正成為了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fā)揮,他們經常會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悟.作為教師,就要善于處理學生提出的問題,要虛心向他人求教.要尊重和利用學生的長處,向自己的學生學習,經常與自己的學生探討問題,用虛心好學的態(tài)度和行動去感染學生,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在相互學習的氛圍中提高師生的各種能力,這無疑是教學相長的好方法.
二、加強反思,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途徑和保障
反思是行為主體對自身既往行為自覺進行異位思考的認知活動.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上對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問題的思考和研究,使教師的反思問題受到空前關注.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G.J.Posner)提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yōu)秀教師的成長=教學過程+反思”.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只能靠自身對教學實踐的反思.教師應該在教中學,在學中教.教學前要反思,教學中要反思,教學后更要反思.那么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反思什么?如何反思?
1.反思教學過程.課堂是教學實踐的主陣地,我們可以通過書寫“教學案例”“教后感”等方式反思自身的教學.記成功之舉,記敗筆之處,記教學機智,記課堂靈感,記學生新見解,記再教新舉措.
2.學習觀摩,反思對比.通過公開課或教研課,觀看他人或自己的教學錄像,增強對課堂教學的直觀了解.吸取他人的成功經驗,將先進的教育理論轉化為自己的思想和教育理念,這是教學反思新的增長點.如在進行《氯氣的性質》教學時,筆者以前采用的是講授和實驗演示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通過觀摩第5屆浙江省優(yōu)質課評比活動,結合自己的反思,我改為以問題為中心,讓學生實驗探究,再通過點撥和引導,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加強集體備課,促進協作反思.教師要充分利用備課組、教研組的集體智慧和力量,集思廣益,從而達到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的效果.事實證明,反思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過程,反思是化學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催化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要我們勤于發(fā)現,勤于思考,勤于動筆,相信課堂上的“活水”會源源而來.
三、加強教研,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引擎和階梯
教學科研是對教學實踐中積累的經驗或遇到的問題,運用教學理論加以總結、提升,尋找出應對策略,用來指導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不竭動力和源泉.現代學校鼓勵教師加強教研,現代教師要學會教研,教學研究已成為現代學校和現代教師的重要特征,成為學校教育改革、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重要手段.教師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尤其在先進的理念向具體實踐轉化的操作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迫切需要教師潛心思考、研究,也只有通過廣大教師的實踐和研究才能解決,在教學中科研,在科研中教學,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教然后知不足,研然后知所用.
實踐是教師發(fā)展的基礎和生命,教師專業(y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是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實現的.教師要進行教學實踐,在實踐中掌握科研的步驟、方法,并進行科學的選題.選題可從化學課程改革所面臨的新情況中去挖掘;從如何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去挖掘;從新課程下如何開展化學實驗教學去挖掘,等等.只要我們有進行教學研究的意識,就可以讓研究貫穿于我們的教學過程之中,從而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學的效率,也可加速教師自身的專業(yè)化成長.
總之,新課程具有全新的理念,教學中教師角色的巨大轉換,學生學習方式的多元化,都讓人耳目一新,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顯得尤為迫切.高中化學課程的實施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筆者感到自己經歷一次教學理念的變革,就是經歷一場“頭腦的風暴”,筆者應該說: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責任編輯:廖銀燕]